基于当前高校发展战略下的高校文化建设机制探讨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j1987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高校战略管理必要性、高校文化及其对高校战略实施的影响的分析,提出高校应该在对现有文化理解的基础上,变革不合理的文化,发展适应高校发展战略的建设性的文化,以发挥高校文化对高校战略实施的促进作用,减少其阻碍作用,确保高校战略的成功实施。
  关键词高校战略管理 高校文化 文化变革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5-206-01
  
  随着高校战略管理的兴起,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高校战略管理的必要性,研究高校文化在高校战略管理中的作用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高校战略管理、理解高校文化如何对其产生影响,还可以帮助我们制定对策以发挥高校文化在战略实施中的促进作用,减少其阻碍作用,确保高校战略的成功实施。
  一、高校战略管理的必要性
  (一)环境急剧变化
  随着全球化及信息时代的到来,高校所处的环境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互联网的诞生、便捷的交通使得人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学习,这就需要高校发展出新的教学及组织方式以适应各种学习目标。但许多高校仍遵循旧的发展模式、教学方式和运营体系,使其发展相对缓慢。高校必须认清所处环境,制定战略改变相对落后的状态,重新树立其在社会发展中的领先地位。
  (二)竞争对手增多
  在知识经济时代,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支持力度有增无减,如今全国高校数量是建国初期的4.3倍,高校在招生方面由过去的主导地位逐渐向被动地位转变,每所高校所获得的国家财政支持也相对减少,给高校的运营带来了巨大挑战,这种情况下,高校只有增强自己的竞争力,才能争取更多的财政支持和良好的生源。
  (三)自身发展的需要
  要在发展中处于领先地位,高校必须要加强核心竞争力。首先要明确自己的优势,实事求是制定战略,如果忽视战略管理,或者忽视战略实施,盲目追求那些不符合自身特点的目标,或过分强调客观条件,那么它将会在未来竞争中多走弯路,错失发展良机,甚至最终面临淘汰出局的危险。
  二、高校文化的涵义及功能
  “大学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历史的积淀而逐步形成的一种独立的社会文化形态,是大学精神、物质和环境文化的综合,具有传承性、多元性、批判性和前沿性,是大学生存、发展、办学和承担重大社会责任的根本。”
  校园文化具有导向、凝聚和协调功能。首先,校园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以及所形成的文化氛围,深刻影响和引导着身处其中人员的思想和行为方式,这股力量一旦形成就很难被转变。因此,在战略管理中,必须认清这一功能并充分加以运用;同时,高校文化作为高校所用成员共同拥有的信念和价值观,渗入到每个成员的价值观中,使高校目标与个体目标达到统一,使得成员可以为了集体目标而放下个人利益,形成强大的内聚力量,这种力量往往比正式制度更具有约束力,并且也更容易增强成员满意度;最后,高校文化还具有协调高校成员间关系的作用,组织文化赋予组织成员共同的价值取向,使得组织成员行为趋于一致性,促进了高校成员之间的良好沟通,使得他们可以相互学习,共同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努力,减少了矛盾、摩擦等不良关系产生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组织文化所具有的引导、凝聚和协调功能对高校的良好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战略管理中,如果能对这些功能好好利用,高校战略实施一定会事半功倍。
  三、高校文化对战略实施的影响
  (一)阻碍作用
  高校在进行战略管理之前,首先得对现有的运行方式及相关制度进行分析,变革不合理的地方,但是一个组织中的文化是组织成员表现出的共同的行为模式,人们倾向于顺应这种模式,不喜欢这种模式被改变,这就是文化的核心与灵魂。因此,一旦高校要进行变革,一定会对现有文化造成冲击,从而受到成员的质疑及反对,这些不利于战略的实施。在战略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对现有文化进行分析,然后采取措施将其阻力降到最低。
  (二)促进作用
  从对文化阻碍作用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知强的组织文化会形成组织成员固定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一旦这些方式形成,就很难被改变,在高校实施战略后,一定要在高校内形成相应的文化以稳定战略实施后的成效,这样才可以保证战略的稳定性,不会被抵触。
  四、如何加强高校文化与战略的互动
  由上可知高校文化在组织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在组织战略管理过程中,我们必须对不合理的校园文化做出变革,形成与之匹配的文化,促进战略管理的成功。
  (一)理解高校现有文化
  学校文化主要表现在重大活动及仪式、学校认同的价值观、历史与传统精神和对待学生的各种行为的态度上,同时文化也通过组织成员的相互关系、团队精神、组织成员处理问题和交流的方式来体现。我们不能单一的理解任何表现形式,应该结合所有形式从整体上去把握,这样才能够对学校文化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二)战略变革不合理的地方,确定与之适应的文化
  在了解高校文化之后,学校管理层应该根据发展战略变革不合理的地方,确定与之适应的文化,不仅包括组织正式制度所体现的主流文化,也包括非主流文化。如为了使学校对外部环境具有更好的适应能力,培养核心竞争力,学校管理层必须制定相应的支持性制度,培养一种自由、创新的学校氛围,并且通过开展各种学生及学术活动将这种精神渗入到所有人员的工作中,以支持这些制度。
  (三)评估变革后的文化以确保战略顺利实施
  文化变革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对变革后的文化进行定期的评估以确保文化是朝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直到新的文化在组织内部稳定下来,真正融入到组织成员的工作态度与行为方式中,只有这样,高校的战略管理才有可能成功,否则,一定会受到原先不适合的文化的排斥而困难重重。
  
其他文献
摘要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与广泛普及使它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力急剧扩大,由此引发了一系列仅靠技术规则和行业自律无法解决的问题。传统的对互联网“任其发展”的观点逐渐被各国摒弃,取而代之的是以政府为主导的“互联网治理”的实践。规范、协调互联网治理中的国家行为,明确各国在互联网治理领域的权利和义务,这是现代国际法在信息时代的全新使命。  关键词互联网治理信息主权国际法渊源  中图分类号:D99文献标识码:A文章
摘要在当代中国,反腐肃贪更是我们党和政府在政治建设与作风建设中持续关注与践行的重大议题。一个又一个高官的落马以及由此牵出的裙带性腐败,让我们在感叹当前反腐形势依然严峻的事实同时更多地是对痼疾性腐败产生原因的全面性思考以及在借鉴成功经验后对反腐制度体系构建的希冀。  关键词反腐 廉政 香港  中图分类号:D96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4-184-01   
摘要近年来,“群体性事件”在中国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中国法律对公民表达自由保障的缺失,是诱发“群体性事件”的根源之一。本文认为完善表达自由的立法和法律实施是解决群体性事件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 表达自由 权利保障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7-181-02    群体性事件的频繁发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公民表
谢峻刚  摘要本文指出在职务犯罪讯问过程中,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变化一般要经历试探摸底、对抗相持、动摇反复和供述罪行四个阶段,侦查人员需要掌握四个阶段的规律性,依靠良好的讯问技巧,方能成功讯问嫌疑人。  关键词职务犯罪 定势心理 讯问技巧  中图分类号:D9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12-180-02    检察机关依法负责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查处工作,而讯问是侦
摘要随着电信诈骗行为之猖獗,刑法并没有明确规定其归属于何种犯罪,其与传统的诈骗罪究竟有何不一样。本文将对电信诈骗在客观构成要件上的特殊性进行探讨。  关键词电信诈骗 诈骗罪 客体 客观方面  中图分类号:D9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5-278-01    一、电信诈骗之概念特征  电信指利用电子技术在不同的地点之间传递信息。电信包括不同种类的远距离通讯方
摘要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出台,对于确保劳动争议案件得到公正及时处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具有重大意义。加快建立一套独立的劳动争议处理体系是势在必行。  关键词劳动争议 调解 仲裁  中图分类号:D9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7-130-02    一、引言  在今年“五一”国际
摘要侵权责任法在规定多元的侵权责任方式的同时,亦应确定责任方式的构成要件和适用范围。本文认为我国《侵权责任法》第15条可视为责任方式的一般规定,其规定的责任方式均以过错为要件,且可适用于各种侵权行为;第21、45条可视为责任方式的特殊规定,不以过错为要件,适用于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侵权行为。  关键词侵权责任法 侵权责任方式 一般规定 特殊规定  中图分类号:D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摘要对于生命的紧急避险这一问题,国内外理论界主要有否定说、肯定说和折中说这几种学说分歧,其中肯定说更为符合刑法发展的趋势,但是也有相应的问题,应提出“修正的肯定说”并建立与之相应的理论体系。  关键词紧急避险 生命权 肯定说  中图分类号:D9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6-246-02    一、学说评析  对于生命权究竟能否作为紧急避险客体这一问题,学界存在
摘要发起人制度是公司制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先公司合同无疑是这一环节中的重中之重。目前,我国现行公司法及其司法解释对于先公司合同的效力和责任承担问题没有明确的规定,在理论和司法实践中亦有不同认识。本文结合较为成熟的美国发起人制度,对此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发起人 设立中公司 先公司合同  中图分类号:D9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9-086-0
摘要随着《京都议定书》的效力即将到期,后京都时代的来临,各国急需通过谈判确定后京都时代中采用的减排合作模式。本文着重分析了后京都时代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中所出现的重要问题以及进行国际合作时所采取的方式。  关键词后京都时代 京都议定书 国际合作  中图分类号:D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7-167-02    一、后京都时代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存在的主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