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研究“能量大小与物体运动关系”时,教材建议用三根吸管做成“火箭”,用卫生纸卷芯和橡皮筋做成“发射器”,研究橡皮筋拉伸后产生的能量大小与“火箭”发射高度的关系(如图1所示)。
一、原实验的不足
1.“发射器”的起点难以把握
因为“发射器”没有固定在一个具体位置,可能导致每次发射时“火箭”的起点不同,测量“火箭”运行的高度就没有可比性。
2.“火箭”飞行的方向难以控制
因为教材中使用的“火箭发射器”是用卫生纸卷芯做成的,其开口较大,“火箭”发射后,很容易偏离垂直方向。
3.“火箭”飞行高度难以准确测量
为了测量“火箭”飞行的高度,每组学生必须要有至少1米长的直尺作为测量工具,而且,学生在极短时间内测出“火箭”飞行高度也是有困难的,使用起來很不方便。
二、实验改进
1.将“发射器”改用金属罐,用竹筷作“火箭”
选用“小洋人”“椰奶”等金属罐替代卫生纸卷芯,制作“发射器”。制作时,先去掉金属罐的一个底,再在另一底面正中打一圆孔,圆孔的作用在于引导“火箭”离开“发射器”后沿着比较稳定的方向飞行,不轻易偏离垂直方向(如图2所示)。
同时,用竹筷做成“火箭”。制作时,将竹筷底端刻一凹槽,以卡住橡皮筋。另一端用纸巾包裹,以免误伤学生。
2.将“发射器”和直尺固定
选择一个1米长的塑料板,在塑料板上标出刻度。将“发射器”固定在直尺的一个点上,这样,学生每次发射“火箭”时,起点就不会发生变化,既能节省时间,又能更准确地判断“火箭”飞行的高度(如图3所示)。
改进后,学生操作起来简单易行,能获得更准确的实验数据。
湖北省潜江市王场镇小学(433122)
一、原实验的不足
1.“发射器”的起点难以把握
因为“发射器”没有固定在一个具体位置,可能导致每次发射时“火箭”的起点不同,测量“火箭”运行的高度就没有可比性。
2.“火箭”飞行的方向难以控制
因为教材中使用的“火箭发射器”是用卫生纸卷芯做成的,其开口较大,“火箭”发射后,很容易偏离垂直方向。
3.“火箭”飞行高度难以准确测量
为了测量“火箭”飞行的高度,每组学生必须要有至少1米长的直尺作为测量工具,而且,学生在极短时间内测出“火箭”飞行高度也是有困难的,使用起來很不方便。
二、实验改进
1.将“发射器”改用金属罐,用竹筷作“火箭”
选用“小洋人”“椰奶”等金属罐替代卫生纸卷芯,制作“发射器”。制作时,先去掉金属罐的一个底,再在另一底面正中打一圆孔,圆孔的作用在于引导“火箭”离开“发射器”后沿着比较稳定的方向飞行,不轻易偏离垂直方向(如图2所示)。
同时,用竹筷做成“火箭”。制作时,将竹筷底端刻一凹槽,以卡住橡皮筋。另一端用纸巾包裹,以免误伤学生。
2.将“发射器”和直尺固定
选择一个1米长的塑料板,在塑料板上标出刻度。将“发射器”固定在直尺的一个点上,这样,学生每次发射“火箭”时,起点就不会发生变化,既能节省时间,又能更准确地判断“火箭”飞行的高度(如图3所示)。
改进后,学生操作起来简单易行,能获得更准确的实验数据。
湖北省潜江市王场镇小学(433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