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皮筋火箭实验改进

来源 :湖北教育·科学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ja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研究“能量大小与物体运动关系”时,教材建议用三根吸管做成“火箭”,用卫生纸卷芯和橡皮筋做成“发射器”,研究橡皮筋拉伸后产生的能量大小与“火箭”发射高度的关系(如图1所示)。
  一、原实验的不足
  1.“发射器”的起点难以把握
  因为“发射器”没有固定在一个具体位置,可能导致每次发射时“火箭”的起点不同,测量“火箭”运行的高度就没有可比性。
  2.“火箭”飞行的方向难以控制
  因为教材中使用的“火箭发射器”是用卫生纸卷芯做成的,其开口较大,“火箭”发射后,很容易偏离垂直方向。
  3.“火箭”飞行高度难以准确测量
  为了测量“火箭”飞行的高度,每组学生必须要有至少1米长的直尺作为测量工具,而且,学生在极短时间内测出“火箭”飞行高度也是有困难的,使用起來很不方便。
  二、实验改进
  1.将“发射器”改用金属罐,用竹筷作“火箭”
  选用“小洋人”“椰奶”等金属罐替代卫生纸卷芯,制作“发射器”。制作时,先去掉金属罐的一个底,再在另一底面正中打一圆孔,圆孔的作用在于引导“火箭”离开“发射器”后沿着比较稳定的方向飞行,不轻易偏离垂直方向(如图2所示)。
  同时,用竹筷做成“火箭”。制作时,将竹筷底端刻一凹槽,以卡住橡皮筋。另一端用纸巾包裹,以免误伤学生。
  2.将“发射器”和直尺固定
  选择一个1米长的塑料板,在塑料板上标出刻度。将“发射器”固定在直尺的一个点上,这样,学生每次发射“火箭”时,起点就不会发生变化,既能节省时间,又能更准确地判断“火箭”飞行的高度(如图3所示)。
  改进后,学生操作起来简单易行,能获得更准确的实验数据。
  湖北省潜江市王场镇小学(433122)
其他文献
松褐天牛天敌的筛选是研究生物防治松材线虫病的基础工作,通过对不同时期的马尾松病死木进行解剖观察,搜集松木皮下和木材内的昆虫,对不能判断是蛀干害虫的昆虫,用松褐天牛幼
[目的]研究影响花生品质的主要土壤肥力因子,量化主要影响因子的作用程度,为花生品质区划、优良品种的选育和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08年全国18个花生主产省的花生
以新建张家口至唐山铁路8 m+16 m+8 m连续刚架桥为例,通过用MIDAS中的板单元建立斜交连续刚架的梁部和刚壁墩有限元模型,分析该工点桥跨结构形式及配筋计算,满足本工程建设需要
针对如何正确评判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笔者将其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及解决思路进行了阐述。
近年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创客运动和STEM教育,已把注意力转向了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上。在我们的小学科学课堂上,许多老师还是过于注重知识的学习,探究也变成了
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复杂而繁多,有时甚至多种因素相互影响。但就一些具体裂缝而言,总有主导原因。为了便于分析、鉴别工程中发生的裂缝。根据裂缝产生的原因,常见裂缝可分为荷载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