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像疗法和动作观察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疗效的影响

来源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dna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镜像疗法和动作观察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疗效。

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镜像组和动作观察组,每组20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镜像组给予镜像治疗,动作观察组给予动作观察治疗,每次治疗时间均为30 min,1次/日,每周治疗5 d,共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时和治疗4周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上肢部分(FMA-UE)、上肢动作研究量表(ARAT)、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对2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及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估和比较。

结果

2组患者的FMA-UE评分和MBI评分在治疗2周时和治疗4周时均较组内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镜像组患者的ARAT评分在治疗4周时较组内治疗前有明显的提高(P<0.05),而动作观察组患者的ARAT评分在治疗2周和治疗4周时均较组内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而治疗2周时和治疗4周时,2组患者的FMA-UE、ARAT和MBI评分同时间点的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镜像疗法和动作观察疗法作为基于镜像神经元系统理论的2种临床治疗方法均能提高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2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未见明显差异。

其他文献
目前,我国的经济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城市化进程也导致环境恶化、人口密集等问题凸显,成为了危害百姓健康的重要因素,也导致各类危害百姓安全的卫生事件频繁发生,对人们的生命
期刊
期刊
目的 观察千金苇茎汤配合血必净注射液对重症肺炎(SP)患者的质量效果.方法 选取苏州市高新区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72例SP患者,其中男性38例,女性34例;年龄32~70岁,平均(45.74±7
目的:分析总结合并小脑共济失调的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11—2019年诊治的抗NMDAR脑炎患者中合并小脑共济失调患者
目的探讨生酮饮食治疗TBC1D24基因相关婴儿癫痫伴游走性局灶性发作(EIMFS)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2020年就诊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儿科的2例TBC1D24基因相关EIMFS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及生酮饮食治疗情况,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2例癫痫患儿均在6月龄前发病,表现为多灶性的局部肌阵挛发作、癫痫持续状态,临床发作频繁,伴有明显的精神运动发育落后。发作间期脑
人多潜能干细胞移植成为最有前景的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手段之一,多项研究表明,人多潜能干细胞移植可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各项功能,但其作用机制和安全性仍不明确。本文通过对
脑卒中是导致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除传统的脑卒中康复方法外,无创性脑刺激技术(NIBS)作为一种新型治疗手段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本文对近年来采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治疗脑卒中的研究做一综述,总结归纳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tDCS治疗脑卒中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