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和艺术总在山顶相逢”

来源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f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李惠虽已来光谷任教两年,但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环境建设、文化理念,仍然是她每天睁眼便要思考的问题,“拥抱现实、 悦纳自我、心存感恩、追求卓越”,她勇敢向前,与光谷第十五小学(以下简称“十五小”)同进退、共发展,经过七年奋斗,学校从20名教师300名学生发展为现在的拥有200多名教师、3000余名学生的省市知名学校。
  近年来,光谷第十五小学先后取得了全国首批人工智能实验校、国家皮影传承示范校、教育部STEAM教育应用试验共同体学校、 湖北省综合实力百强学校、武汉市素质教育特色学校、武汉市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武汉市创客教育示范学校等荣誉。而她自己也成长为全国教育科研先进个人、湖北省优秀教师。
  我的孩子们,“人人都是诺贝尔,个个都是达·芬奇”
  2014年8月,李惠调到还处于建设之中的光谷第二小学分校,面对这样一个陌生之地,她明白:这是一次教育创新的机遇,也是一次人生的挑战。
  两年后,学校正式更名为“光谷第十五小学”,地处光谷科技中心的十五小怎样走出自己的路子?几经思考,一个想法大胆地跳出了她的脑海:要办具有“光谷”元素的特色学校。
  于是,“点燃科技之光,奔向艺术之谷”的办学愿景和“创艺教育”特色路径在李惠心目中逐渐清晰浮现。点燃科技之光,就是点亮学生的科技智慧或者创造智慧,学校用丰厚的校园文化去“点燃”,用多元化的课程去“点燃”,用焕发生命活力的课堂去“点燃”,用创意无限 的活动去“点燃”,用张扬个性的新型评价去“点燃”。艺术则是创造的源泉,培养学生的艺术气质,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是光谷十五小的美好追求。
  几经考察之后,学校确定了皮影作为发展特色。皮影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有意思、好玩,还可以跟语文、 数学、音乐、美术等学科相整合,与STEAM教育理念相吻合。
  学生小力虽然学业成绩不够出色,却在皮影表演上很有天赋,操控皮影人物走路、翻跟斗、捋头发,都不在话下,很快他就成为全校皮影表演最棒的学生之一。他参与的皮影戏《龙宫借宝》在北京斩获全国金奖,小力作为主演上台领奖时说:“皮影让我找到了自信,成绩提高了,朋友也多了,连爸妈看我的眼神都变了。”
  他的爸爸也说:“感谢学校开设的皮影课,让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更加多姿多彩,能够用科技的方式传承这门技艺,我们家长也蛮骄傲。”
  “科学和艺术总在山顶重逢。”显然,十五小在现代教育和古老艺术之间,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契合点。皮影戏是中国古老的童话世界,正面临失传的危机,在光谷十五小却焕发出新生机。皮影博览馆既弥漫着传统文化气息又彰显现代科技色彩,一台3D打印机摆放在显眼位置,过去制作一个传统皮影人物要一周时间,有了这台机器则只需要几分钟,这让孩子们感叹着科技的进步。
  就这样,科技创新就像一颗种子,无心撒下去,却肆意生长出来。在学校举办的科技节上,学生围绕同一个“桥”的项目,更是集体秀了一把自己的创意。一二年级用牙签和橡皮泥进行创意搭建,造型和高度决定分数高低;三四年级需用4张A4纸,制作一个能承重200克的桥体,由评委老师统一测试承重。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不断创造着新的惊喜。“创艺教育”已成为光谷十五小的一个代表性符号。
  李惠说:“我坚信,我的孩子们,‘人人都是诺贝尔,个个都是达·芬奇’,我们提出‘创艺教育’,目的并不是培养科学家和艺术家。小学教育更多的是立足长远,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基础,从小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艺术素养。”
  “一个深受学生喜欢的老师,也是学校喜欢的老师”
  在李惠的办公室挂着一幅书法作品,上面写着“科创激智,艺创润美,伙伴乐行”,这12个字由学校的书法老师撰写。青年教师叶威说,第一次从李校长口中听见“伙伴”这个称呼时,并不知道这称呼背后的深意,而随着在十五小的工作时间渐久,他越来越能感受到“伙伴文化”带给每一位老师的成长。
  叶威从一名新进教师成长为能够执教全国援疆课,荣获武汉市优质课一等奖,提名第三届武汉市“最燃青年教师”,只用了短短两年的时间。旁人都惊叹光谷十五小青年教师的成长速度之快,而他仅仅是学校众多优秀青年教师的一员。“伙伴相长,快乐同行。”在学校专题式的集体培训中,在研究式的团队学习中,伙伴们相互交流学习。学校也定期将专家、教研员请进学校指导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多次举办国家级、省市区级教学研讨活动,为青年教师积极搭建平台,提供成长的机会。
  打造和实施“创艺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构建强大的师资能量场,而当时十五小的教师平均年龄仅26岁,老师们年轻有激情,可入职时间短,彼此缺乏了解,经验不足给工作带来了阻力,对此,李惠想了很多办法。
  在新校成立的一次教师大会上,李惠便宣布了第一个月的“学生最喜欢的教师”的名单,教师纷纷表示不理解。
  “孔子说,亲其师,信其道。一名老师让学生喜欢自己,正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第一步。”李惠笑着高声对老师们说,“一个深受学生喜欢的老师,也是学校喜欢的老师,这也是学校为什么在学生中做调研,并用调研结果来指引教师进行自省的原因。”
  话音一落,会议室风平浪静了。
  学校提倡“大家好,我才好”的伙伴文化,“先理解别人,再让别人理解你”的沟通文化。
  著名作家梁晓声说:“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须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按照这一说法,光谷十五小所追求的“做学生最喜欢的教师”显然与他所追寻的目标不谋而合。
  只有“富养”教师团队,才能营造“共生共荣共同体”
  2016年的某一天,一位家长抱着一个孩子,搭乘的士连闯三个红灯,哭喊着跑到正在巡堂的李惠跟前,撕心裂肺地吼道:“你是校长,你是怎么当校长的?我孩子第一天上学就不见了!你赔我孩子呀!”哭喊声顿时引来了一些教师的围观。
  询问之下,班主任面对李惠的疑问哑口无言,暗自落泪。
  “孩子第一节课点名时在教室,第二节课点名就不在了。我们在校园找了,没有找到,就打电话告诉孩子妈妈,问问是不是回家了。” 一旁的副班主任怯生生地说道。
  家长拉扯着李惠,一边歇斯底里地责问着。李惠一边安慰家长,布置干部们兵分几路寻找。学校监控显示孩子未出校园,校园的操场、卫生间等处也没有孩子的踪影,没想到隔壁班却在点名时多出了一个孩子。
  李惠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在道歉声中送走了惊恐的家长,抚慰了不停哭泣的班主任。
  “校长,你怎么还安慰那个班主任呀!” 一旁的德育干部对她的处理提出了“质疑”。
  李惠笑着说:“十五小教师这么年轻,平均年龄不到30岁,教师和家长之间、干部和教师之间要注意把握说话、处事的分寸,我们要始终在一起。刚才那位班主任才大學毕业,也想把工作做好,她现在只是缺乏经验。现在包容她,实际上是理解她。反过来,她也会理解我为什么这么做。这样的她,会成长得更快。”德育干部连连点头。
  因为她明白,只有“富养”教师团队,才能营造共生共荣共同体,让年轻的团队在交流中成长。因此,学校每学期进行一次教师运动会、班主任节等,推行复合式评价制度,通过组内自评、部门考评、校级总评等,多层面、多维度、复合式考核评价教师。十五小师生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和显著的教育成果很快就赢得了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认可。
  22年过去了,李惠依然简单、纯粹,热爱教育,之后的人生道路,哪怕是逆风飞扬,她也依然会在追梦教育的路上,勇往直前。
  责任编辑/周小益
其他文献
2016年起,老河口市中心幼儿园把打造户外游戏环境作为工作重点,致力于创设适宜环境,打造“生活即学习、学习即游戏、游戏即快乐”的教育特色,聚焦“资金困难、场地局限、经验缺乏、家长观念”四大问题,开“药方”、找策略,从借鉴模仿安吉、利津幼儿园户外游戏环境创设经验,到借助课题全面推进,挖掘园所现有场地资源优势,与校园文化深度结合,户外游戏环境有了巨大的变化。  分批投入 利用资源  良好的物质环境是保
群英聚会、群贤毕至,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于2006年8月8日在北京召开。193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民乐界代表和海内外嘉宾济济一堂,共商民乐发展大计,欢庆学会成立20周年。  大会在全体起立高唱《国歌》声中开幕。文化部常克仁副部长以学会的老朋友、民乐之友的身份参加了开幕式并观看了学会的“回顾展”;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傅庚辰发表了题为《光荣的使命——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民族乐派》的讲话,他说
18年来,他始终不忘寻求“本真”教育的初心,坚持制度向后,文化上前,寓管理于无形;他育真人才,让教育彰显魅力,让每一位学生都出彩;他努力践行“真教育”,让教育回归原点,做“真教师”,让教育充满人性;他就是南漳县徐庶学校校长刘道记,在这里,人人都是学校的主人,每位学生都能发自内心地微笑。  让学校充满文化味道  南漳县徐庶学校教学楼一楼大厅的四周,悬挂、展示着一幅幅精美的师生书画作品,作品色彩明快艳
如果一成不变,1365=1;如果每天增加或者减少呢?1.01365=37.8,1.02365=1377.4……0.99365=0.03,0.98365=0.0006……这其中的哲理让人震撼:积跬以致千里,积怠以致深渊!  在研究教师职业倦怠时,我们发现,许多教师专业发展处于被动、停滞状态,难以享受成长的快乐。怎样才能有效激发教师专业发展动力,并在不增加其负担和压力的基础上取得实效呢?为此,宜昌市西
创建名师工作室,既能深入研究名师成长的规律,又能充分发挥名师的领跑示范和辐射指导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地各层次名师工作室相继创建运行。那么,名师工作室究竟该做些什么?怎么做?湖北省王佑军名师工作室的构建与运行或许能给予一些启示。  怎么做  一个结构完整、体系健全的名师工作室,应该有清晰的工作目标、明确的职责分工、严格的考评机制、持续的任务驱动、丰富的交流辐射、确定的物化成果、鲜活的家园生态。 
12月6日,湖北省中小学书法教育区域推进研讨会在黄石市有色小学举行。本次会议由湖北省教育学会主办,湖北省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和黄石市下陆区教育局承办。来自全省各地书法教育实验区创建负责人、书法教育教研员、书法教育实验学校和示范学校校长以及各地中小学校长、一线书法教师共计25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湖北省教育厅学前教育与高中教育处处长姚刚,湖北省教育学会副会长谭细龙,湖北省教育学会副会长、书
2013年开始,课程设计逐步取代教学设计,成为教育实践领域的热词。那么,从教学设计到课程设计究竟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做一个像样的教学设计究竟要考虑些什么?首先得熟知课程标准,明确学科、年段目标,清楚要教授的内容在整个目标体系中的位置,与各部分的关系。其次得了解学生的状况,订立符合学生学情和需求的具体目标,选择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方式。第三,得熟悉教科书的结构体系,能够对教材做一些恰当的处理。
宜都市教育局坚持问题导向,立足教育实际,以“集团化”办学改革为着力点,全力破解政府关注、群众关切的“大班额”“择校热”等难题,有效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2020年,全市义务教育大班额占比从2017年的27.7%下降至0.92%,学前教育公办园幼儿占比从2017年的21.5%上升至50.08%。  从实践中来,深入调研“把准脉”  市教育局组建工作专班,坚持“解剖麻雀”,深入调研,找准切入点。  一
“我是校长,理应站在抗‘疫’工作第一线。”尽管一直深受腰椎病折磨,但从正月初一直至春季学期结束,他以校为家,做师生最好的守护者,确保师生零感染;他冲锋在前,带领老师联防联控;疫情期间,他将学校“雅”文化与线上德育活动有机融合,引领学生静心成长,取得了疫情防控、校园安宁、在线教学等阶段性成果,他就是竹山县宝丰镇中心学校副校长、双坝小学校长陈景瑞。  精准施策,抗“疫”一线有担当  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
中国音协创作委员会 西北民族大学 上海音乐家协会  甘肃音乐家协会 《人民音乐》联合主办  西北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承办  中国艺术歌曲研讨会通知  中国歌唱艺术源远流长。艺术歌曲作为音乐创作的重要体裁、院校教学的必要内容和音乐会的组成部分,已成为人们音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方面。然而长期以来,艺术歌曲的地位以及其本身在创作、表演、教学上存在的问题,常被人们所忽视。为进一步从创作、表演和教学领域推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