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口服抗凝药物治疗急性静脉血栓栓塞症疗效和出血风险的网络meta分析

来源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ttz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系统评价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治疗急性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疗效及出血风险。 

方法

计算机检索有关数据库截至2017年12月收录的关于NOAC治疗VTE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并进行质量评价,结局指标包括症状性VTE复发率、全因病死率、大出血发生率或临床相关性非重大(CRNM)出血发生率。应用STATA 13.1软件,采用网络Meta分析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结果进行合并,分析的效应指标为比值比(OR)及其95%置信区间(CI)。 

结果

共9项RCT纳入本分析,包括27 827例患者,涉及利伐沙班、阿哌沙班、依度沙班、达比加群酯和华法林等5种抗凝药物。质量评价结果显示,9项RCT中4项为低偏倚风险,2项为偏倚风险不确定,3项为高偏倚风险。网络Meta分析结果显示,应用5种不同抗凝药物的急性VTE患者之间症状性VTE复发率和全因病死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累积排序概率曲线下面积(SUCRA)分析结果显示,在降低症状性VTE复发率及全因病死率方面,阿哌沙班(SUCRA:69.0%,77.1%)疗效最优的概率最高,其次为利伐沙班(SUCRA:60.7%,51.4%)。在安全性方面,阿哌沙班致大出血的风险显著低于达比加群酯和依度沙班(达比加群酯比阿哌沙班:OR=2.36,95%CI:1.16~4.83;依度沙班比阿哌沙班:OR=2.64,95%CI:1.36~5.13);阿哌沙班致CRNM出血风险显著低于依度沙班和利伐沙班(依度沙班比阿哌沙班:OR=1.67,95%CI:1.26~2.20;利伐沙班比阿哌沙班,OR=2.09,95%CI:1.59~2.74);达比加群酯致CRNM出血风险显著低于依度沙班和利伐沙班(依度沙班比达比加群酯:OR=1.36,95%CI:1.01~1.84;利伐沙班比达比加群酯:OR=1.71,95%CI:1.27~2.30)。出血风险的SUCRA分析结果显示,阿哌沙班致大出血的风险(SUCRA:98.2%)可能最低,其次为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酯、依度沙班、华法林。阿哌沙班致CRNM出血的风险(SUCRA:97.0%)最低,其次为达比加群酯、依度沙班、利伐沙班、华法林。 

结论

对于新发或复发的急性VTE成年患者,各NOAC与华法林疗效相似,出血风险多显著低于华法林,其中阿哌沙班疗效最佳、出血风险最低的概率最大。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SerpinB5和β-catenin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检测60例原发性HCC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SerpinB5和β-catenin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癌组织中SerpinB5蛋白阳性表达率和SerpinB5 mRNA明显低于癌旁组织[25.0%(15/60)比63.3%(38/
期刊
汗证在临床杂病中较为常见,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对汗证有详细的论述.马鸿斌主任医师善于脉诊,精于辨证,崇尚经典,擅用古方,将汗证从肾虚湿热辨治用于临床,取得良好的效果.
目的探讨卵巢癌细胞转移与组织、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的相关性。方法选取89例行手术治疗的卵巢癌患者的手术标本,其中发生局部或远处转移40例(转移组),无远处或局部转移49例(非转移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卵巢癌组织、癌旁组织和外周血CD4+和CD8+ T淋巴细胞,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干扰素(IFN)-γ
目的 探讨持续吸入高浓度氧(高氧)后,新生大鼠肺组织病理和核因子(NF)-κB与κB抑制蛋白(IκB)α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 足月新生SD大鼠生后12 h内分别持续吸入90%的高氧(实验组)和空气(对照组),于1、3、7、14和21 d动态观察其肺组织病理学改变以及NF-κB p65与IκBα的定位与表达.结果 吸高氧3d时肺组织出现炎性细胞渗出,7d时肺间隔增宽,小肺泡数量减少,14和21d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