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应试化和功利化思想的深刻影响,当前语文课堂教学被置身种种樊篱中,丢失了诗意,禁锢了学生灵性。小学语文课堂应是焕发诗意,充满情趣,富有生命活力的,如同高山流水,明媚春光,自然流淌,生机勃勃,激情飞扬。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顺应学生天性,珍视学生个性,用耐心、爱心和智慧去打造诗意的本真课堂,营造诗意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盎然的诗意中洋溢快乐,释放童真,放飞想象,享受语文乐趣。
一、顺应学生天性:洋溢快乐,情趣盎然
小學生活泼好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顺应学生这一天性,精心设计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让课堂洋溢快乐, 情趣盎然,让学生由苦学、厌学、怕学变成乐学、爱学、善学。比如,在教学苏教版一年级下《识字4》时,笔者设计了如下游戏:首先,将“车”字放在转盘的中心,然后将可以与它组成新字的“九”“专”“仑”等几个偏旁部首放在转盘的四周。接着转动转盘,当指针指向“九”这一个部首时,让学生大声读出“guǐ”,并用它组词,如轨道,看谁又快又准。接着,让回答最快的学生上台充当小老师,亲自转动转盘带领同学一起做游戏。这样,通过转盘游戏,寓教于乐,点燃了学生识字热情,让学生收获了成功的喜悦。
二、营造诗意氛围:珍视个性,释放童真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营造生动活泼、诗意飞扬的学习氛围,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理解,呵护学生纯真烂漫的心灵,让学生诗意地栖居在课堂上,自由地徜徉于学习乐园中,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智慧主动质疑发现、勇于探究,用童心童趣去思考、理解、感悟文本,无拘无束地交流讨论,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表达自己的心声,展示真我风采,奏出灵性的生命欢歌。
譬如,苏教版五年级上《黄鹤楼送别》一文是一篇优美的叙事散文与李白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完美结合。在理解李白诗中 “孤帆”一词时,大多数学生将其理解为一条孤零零的小船,而此时有一位学生却说出了自己与众不同的看法:“老师,我认为‘孤帆’不仅仅指只有一条船, 而是指李白眼里只有他好朋友这一条船。大家想想看,坐船是出门远行的一种重要工具,除了李白的好朋友要坐船远行,肯定还有其他人也要坐船远行,那么这个时候在浩瀚的江面上肯定还会很多船,但是作者为什么却说是‘孤帆’?我认为这是因为诗人当时的整颗心都放在好朋友孟浩然身上,所以眼中只会有他好朋友的船,即使有其他的船只存在,也会被他所忽略,这充分体现了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深情。”这样精彩、独特、个性的发言,是课堂诗意与理性的浑然交融,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智慧的充分展现,充满了灵性又闪耀着童真。
三、拓展思维空间:放飞想象,发掘潜能
想象是灵感的源泉,是诗意的感悟,是智慧的闪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给学生预留充足的阅读想象时间和空间,巧抓文本空白点,引导学生放飞思绪,驰骋想象,读出画面,把握情感,发掘潜能。例如,在执教苏教版年五年级下《二月映泉》时,在引导学生感悟“卖艺度日”这一词的内涵时,笔者是这样引导学生想象的。首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能想象出双目失明的阿柄是如何卖艺度日的吗?”然后多媒体播放《二月映泉》音乐,创设想象情境:①炎炎盛夏,烈日当空,酷暑难耐,双目失明的阿柄是如何卖艺的?②寒冬腊月,白雪皑皑,寒风呼呼,阿柄是如何卖艺的?③有一天,阿柄生病了,发着高烧,全身无力,脸色苍白,他又是如何卖艺的?接着引导学生自选场景,想象说话:面对此情此景,你看到了什么?
经过一番思索想象,学生踊跃发言。有的学生说:“我仿佛看到骄阳似火的盛夏,阿炳汗流浃背,嘴唇都裂开了,可是他没有钱买水喝,只能拼命地拉琴。路上的行人匆匆走过,没有人回头看一眼,没有在他身前伫立,没有对它伸出援助之手。”……缺少想象的学习是乏味单调的,多一份诗意的情怀,多一点想象的空间,学生的奇思妙想将会被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将会被发掘。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让诗意回归语文课堂,让课堂成为学生情趣和梦幻的栖息地,不断闪现着灵动的思维,释放着童真烂漫,展现着生成的动态,洋溢着学习的快乐。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实验小学(224001)
一、顺应学生天性:洋溢快乐,情趣盎然
小學生活泼好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顺应学生这一天性,精心设计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让课堂洋溢快乐, 情趣盎然,让学生由苦学、厌学、怕学变成乐学、爱学、善学。比如,在教学苏教版一年级下《识字4》时,笔者设计了如下游戏:首先,将“车”字放在转盘的中心,然后将可以与它组成新字的“九”“专”“仑”等几个偏旁部首放在转盘的四周。接着转动转盘,当指针指向“九”这一个部首时,让学生大声读出“guǐ”,并用它组词,如轨道,看谁又快又准。接着,让回答最快的学生上台充当小老师,亲自转动转盘带领同学一起做游戏。这样,通过转盘游戏,寓教于乐,点燃了学生识字热情,让学生收获了成功的喜悦。
二、营造诗意氛围:珍视个性,释放童真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营造生动活泼、诗意飞扬的学习氛围,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理解,呵护学生纯真烂漫的心灵,让学生诗意地栖居在课堂上,自由地徜徉于学习乐园中,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智慧主动质疑发现、勇于探究,用童心童趣去思考、理解、感悟文本,无拘无束地交流讨论,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表达自己的心声,展示真我风采,奏出灵性的生命欢歌。
譬如,苏教版五年级上《黄鹤楼送别》一文是一篇优美的叙事散文与李白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完美结合。在理解李白诗中 “孤帆”一词时,大多数学生将其理解为一条孤零零的小船,而此时有一位学生却说出了自己与众不同的看法:“老师,我认为‘孤帆’不仅仅指只有一条船, 而是指李白眼里只有他好朋友这一条船。大家想想看,坐船是出门远行的一种重要工具,除了李白的好朋友要坐船远行,肯定还有其他人也要坐船远行,那么这个时候在浩瀚的江面上肯定还会很多船,但是作者为什么却说是‘孤帆’?我认为这是因为诗人当时的整颗心都放在好朋友孟浩然身上,所以眼中只会有他好朋友的船,即使有其他的船只存在,也会被他所忽略,这充分体现了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深情。”这样精彩、独特、个性的发言,是课堂诗意与理性的浑然交融,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智慧的充分展现,充满了灵性又闪耀着童真。
三、拓展思维空间:放飞想象,发掘潜能
想象是灵感的源泉,是诗意的感悟,是智慧的闪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给学生预留充足的阅读想象时间和空间,巧抓文本空白点,引导学生放飞思绪,驰骋想象,读出画面,把握情感,发掘潜能。例如,在执教苏教版年五年级下《二月映泉》时,在引导学生感悟“卖艺度日”这一词的内涵时,笔者是这样引导学生想象的。首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能想象出双目失明的阿柄是如何卖艺度日的吗?”然后多媒体播放《二月映泉》音乐,创设想象情境:①炎炎盛夏,烈日当空,酷暑难耐,双目失明的阿柄是如何卖艺的?②寒冬腊月,白雪皑皑,寒风呼呼,阿柄是如何卖艺的?③有一天,阿柄生病了,发着高烧,全身无力,脸色苍白,他又是如何卖艺的?接着引导学生自选场景,想象说话:面对此情此景,你看到了什么?
经过一番思索想象,学生踊跃发言。有的学生说:“我仿佛看到骄阳似火的盛夏,阿炳汗流浃背,嘴唇都裂开了,可是他没有钱买水喝,只能拼命地拉琴。路上的行人匆匆走过,没有人回头看一眼,没有在他身前伫立,没有对它伸出援助之手。”……缺少想象的学习是乏味单调的,多一份诗意的情怀,多一点想象的空间,学生的奇思妙想将会被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将会被发掘。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让诗意回归语文课堂,让课堂成为学生情趣和梦幻的栖息地,不断闪现着灵动的思维,释放着童真烂漫,展现着生成的动态,洋溢着学习的快乐。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实验小学(224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