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胃腔外胃楔形切除术(ELWR)治疗胃胃肠间质瘤(GIST)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至2011年6月间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接受腹腔镜ELWR治疗的31例胃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1例胃GIST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65.5岁。肿瘤位于胃底22例,胃体前壁9例;肿瘤直径(3.3±1.5)cm。所有患者均成功施行了ELWR,无一例中转开
【机 构】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胃外科,福州350001,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胃外科,福州350001,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胃外科,福州350001,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胃外科,福州35000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胃腔外胃楔形切除术(ELWR)治疗胃胃肠间质瘤(GIST)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至2011年6月间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接受腹腔镜ELWR治疗的31例胃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1例胃GIST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65.5岁。肿瘤位于胃底22例,胃体前壁9例;肿瘤直径(3.3±1.5)cm。所有患者均成功施行了ELWR,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54.1±6.2)min,术中出血量(35.2±10.5)ml;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1.5±0.2)d,术后住院时间(4.5±1.0)d。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术后并发症,经过4-48个月随访,未见复发患者。结论ELWR治疗直径小于5em的胃GIST是安全、可行的。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CME)术后乳糜漏的发生率、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 收集2000年9月至2011年9月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结直肠外科同一组医师连续实施的592例结肠癌CM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92例结肠癌CME术后共发生乳糜漏46例(7.7%),CME右半结肠切除术后乳糜漏发生率为13.3%(30/226),显著高于CME左半结肠切除术后的4.4%(16/366) (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腹膜微结构损伤和腹膜纤维溶解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1年6月至2012年2月间山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结直肠癌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和医生决策分为腹腔镜组(27例)和开腹组(23例).分别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术后腹膜微结构损伤程度;采用ELISA法比较手术前后腹膜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水平的改变.结果 术后标本
患者,女,48岁,因“腹胀不适伴便秘40余年”于2011年3月1日入院.该患者于4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不适,呈间断性,进餐后较为明显,伴有便秘,偶有腹痛,无恶心、呕吐,无呕血、黑便;5年前因腹痛腹胀加重入当地医院治疗,诊断为急性肠梗阻,保守治疗后好转。
患者男,62岁.因"痔手术后10 d,肛门出血2d"于2012年3月16日入院.患者10d前因痔在当地县级医院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术后觉腹胀不适,无腹痛,2d前患者开始出现肛门出血,呈鲜红色,经输血、吻合口局部缝合止血等处理后,无明显好转而转入我院.入院时查体:生命体征正常.体瘦,贫血面容,腹部膨隆,全
先天性胃壁缺损是新生儿外科急腹症之一,近年来发病率上升,死亡率较高.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提高其存活率.现将山东省潍坊市妇幼保健院2006年12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5例先天性胃壁破裂病例分析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本组患儿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1~5d,早产儿2例,体质量2.2~3.8(平均2.9)kg.出生后1~4 d发病,14例患儿自出现症状至手术时间小于6h,另1例患儿发病至就
肛管肛管的准确定位有两种不同的说法,长度描述不一,一些教科书将肛管定义为从齿状线至肛门缘,长约3~4cm,显然混淆了解剖学肛管和外科学肛管,应予更正。
预防性结肠造口和末端回肠造口是外科很常见的一种手术方式,一般手术后3~6个月行造口还纳,但手术后伤口感染率可高达18.3%[1-2].自2006年以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采用一种新的造口还纳手术,可减少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60例患者选自2006年5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有预防性造口的患者,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24~68(平均56)岁.其中,低位直肠癌手
目的 探讨经肛-期直肠内拖出术(TOSEPT)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安全性、有效性及术后排粪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4月至2011年4月间在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接受TOSEPT的56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的临床资料。将患儿按手术年龄分为新生儿组(21例,手术年龄在出生后1个月以内)和非新生儿组(45例),比较两组患儿的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56例患儿手术时间(121.5±39.2)min,切除肠段(
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减重手术后糖尿病症状显著缓解并能长期维持,主要是因为术后胃肠道激素的改变,此外体质量下降、饮食减少以及其他的因素也起着一定作用.随着其治疗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减重手术有望成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种主要手段。
患者 男,52岁,因“胸部查体发现食管中下段肿物1个月,要求手术”于2011年2月22日入院.查体未见明显异常.胃镜检查结果提示:距门齿28~36 cm食管可见多条条索状黏膜隆起,表面黏膜尚光滑,病变食管管腔狭窄,内镜可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