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bin7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这就要求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鼓励质疑。情景创设。
  【关键词】 创造性语文教学;培养;质疑;情景创设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8-0-01
  创造性思维在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它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人的创造力核心就是创造性思维。这就要求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创造性思维是指具有推陈出新的思维,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与以往不同的、独树一帜的思想方法措施。对于教师来讲,要从本质上解决这种状况,就要在教学中打破思维定势,把思维的触角伸向教学中各个方面。教师在做这方面工作时,也要督促学生积极配合,共同完成教学计划,达到这一目的。
  一、鼓励质疑,以培育思维的灵活性
  我国宋朝教育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益,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上进。”这话很有道理。读书无疑,是不善于思考的表现。常有疑点问题才能常有思考,有疑好问才能常有创新。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要引导他们逐步将问题提到点子上,提高质疑问难的质量;要在学生敢于思考乐于思考的基础上,逐步引导学生善于思考。善于引导的方法,一是鼓励问题提得好的学生,说说好在哪里,是怎样想到这个问题的。二是指导学生围绕重点,围绕中心来思考问题,发现问题。遇事好问,勇于探索,是创造性思维的表现,是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对事物进行探究的习惯,永不满足质疑,这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内在的创造欲望。好奇心促进学生深入细致地观察、思考和探索,善于提出研究性问题,从中获得了必要的知识技能。
  二、运用比较,启发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是以假设能解决一个问题有好几种好的方法为基础的,从不同的方向寻求真理的过程,这就要求必须涉及推测、想象、创造等方向。科学史上的许多发明创造常常是从求异开始的。如: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哥白尼确立日心说都是求异思维结出的硕果。在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让学生养成求异的习惯,就能打破思维定势的束缚,不断拓展新的思维空间,提高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良好的思维品质的形成。
  三、情景创设,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人类思维中无与伦比的想象力是科學不断进入未知领域的原动力。早在古希腊时代,亚里士多德就指出: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爱因斯坦也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并且是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离开积极的丰富的想象,既难以理解教材内容,又难以发展语文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想象是关键论文格式。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着重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四、创造性思维,训练学生的左右脑协同活动
  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右脑主要处理语言信息,是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中枢。右脑主要主管形象记忆、图形识别和运动、音乐舞蹈等活动。从创造性思维产生的过程来看,在创造性的“火花”产生期间,主要是右脑在发挥作用。但要将创造性的“火花”加以分析和整理,就必须依赖于左脑的抽象思维。可见,创造性思维是左右脑协同活动的结果。而以前的语文教学以课堂上的注入、分析,到课后的“题海式”的作业,使学生更多的偏重于左脑的使用训练,往往忽略了右脑功能的开发。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和发散思维,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水平。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设法激发学生思维兴趣,使他们产生思维动力的良好的情感环境。教师在教学中,情感的投入、方法的选择、教具的准备、内容的准备等,就是让学生保持新鲜的感觉和新异的刺激。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开展思维活动,鼓励学生敢于提出标新立异的观点。
  五、在问题情境中培养,注重启发引导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种思维活动,思维贯穿于学习活动的始终,离开了思维活动,任何能力都难以形成和发展。而思维总是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产生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努力创设问题情境,通过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在传统的教学法中,“填鸭式”灌输的教学方法,阻碍了学生主观能动性以及思维的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抓住教材中的疑点、异点、插图、引文、注释等,灵活驾驭,扩充延伸,合理想象质疑,精心设计。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对学生进行启发,巧妙地展开讨论,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自觉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使学生的思维处于自由活跃的状态之中,使课堂教学氛围充满活力和激情,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在求异、求奇、求深中寻找灵感,点燃创造的火花。
  创造性思维来自生活与现实的需要,它在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中产生,并为现实生活和实践服务。教师应把课堂中的语文教学向课堂外延伸,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活动中实践,在自然中领悟,从而使创造性思维得到延伸。
  教师自己也应具有创造性思维,不断发现新问题,探索新知识,不断研究新方法,掌握新技术,向人所谓相,做人所谓做,让自己成为一条永远涌动的河流。一个具有创造性思维的教师,培养的学生不言而喻。
  时代在呼唤创造性人才,创造性人才需要创造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每位教师都应认识到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共同努力,尽最大力量创造出一个适合自己兴趣、爱好、特长和个性发展的环境。让教学碰撞出“创造的火花”,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以提高全民素质,让学生在创造中学习,在学习中创造。
其他文献
【摘 要】 新时期的教育形势面临着诸多挑战,教育界的广大同仁都在顺应时代发展,积极学习和落实新课程教学的理念。本文从六个方面,就新时期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进行了全面的论述。  【关键词】 数学;教学;教师;素质  【中图分类号】G6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5-0-01  目前新课程改革开展的扎实有效,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有了很大的提
目的 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检测在丙型肝炎筛查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我院门诊与住院患者1000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方法对丙型肝炎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7-0216-01  “四导一评”即“指导、诱导、引导、疏导和有效评价”。那么如何在班级管理中进行应用呢?本人结合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来谈谈我的理解。  一、班主任要充分发挥指导作用  班主任在班级日常管理中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思想教育和行为习惯上。对于初中生来说,学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是生理、心里、思
【中图分类号】G6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5-0-0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我认为在实际工作中应抓好下面几点:  一、新课的导入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新课导入设计,要根据教学内容巧妙地创设、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认知兴趣的问题情境。如教学“分数、小数的互化”,引
【摘 要】 本论文主要研究数字化故事叙述和初中英语口语课程整合的可行性。通过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分析总结了国内外的研究文献和数字化故事叙述应用到我国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理论支撑、可行性、以及其应用潜力和价值。  【关键词】 数字化故事叙述;数字故事;初中英语口语  【Abstract】This thesis researches applications of digital st
目的为更好救护批量伤员,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维护医院良好的就医秩序。方法回顾总结2011年1月~2011年9月2批共29人次批量伤员救护过程,采用启动应急预案,规范救护程序,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