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与教师的作用

来源 :报刊荟萃(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10523332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家长对学前教育越来越重视,幼儿教育的科学性、规范性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区域活动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活动形式,被广大幼儿园和幼儿教师积极支持和推行,本文就我们工作中对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以及区域活动中教师的作用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幼儿教育;区域活动;材料投放
  2012年9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颁布,为幼儿教育指明了方向。区域活动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活动形式,被广大幼儿园和幼儿教师积极支持和推行。实践证明,幼儿区域活动能够有效提高幼儿活动能力、开发幼儿潜能、提高幼儿自主学习能力,在活动中教师不应该介入幼儿活动,只要保证幼儿的安全即可,但是在区域活动中,要保证活动的趣味性、多变性和层次性,保证区域活动安全顺利进行,幼儿区域活动材料的选择就显得特别重要。
  一、区域活动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区域活动是从幼儿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出发,利用活动材料,以小组或者集体或者个人活动的形式进行的教育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对幼儿活动不做过多干预,尽可能让幼儿在活动中自己决定自己的行为,想做什么、怎么做都有幼儿自己思考和决定,这种活动对幼儿的潜能开发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可以自己探索、还可以互动学习,在相互模仿中学会互动、学会探索,学会向老师求助,教师鼓励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索解决问题,幼儿通过自身努力有效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培养思维。
  二、区域活动材料的选择与投放
  区域活动极其重要的一环就是活动材料的投放,合适的材料才能实现儿童的健康和发展,不恰当的材料投放可能造成幼儿受伤或者健康受到威胁。因此在幼儿区域活动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活动材料的选择与投放:
  (一)保证健康与安全
  在区域教师的主要职责,首先是保证幼儿的安全,教师在材料选择上一定要选择安全、环保、五毒、无异味、健康卫生的材料,每次投放之前都需要對活动所需材料进行清洁和消毒,对腐损的材料要及时更换,对于易碎、易掉,易划伤或者误吞材料也要坚决杜绝。
  (二)保证美丽与新鲜
  幼儿对鲜艳美丽的东西充满兴趣,教师在材料选择上要选择好看能够吸引幼儿注意的材料进行投放,有趣的材料才能让他们更加投入的参与活动,而幼儿的积极参与是活动效果实现的基本前提。教师每次材料投放都要注意精心选择,尽可能让材料每天都有新鲜感,保持幼儿活动的趣味性,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探索兴趣。
  (三)注重探究目标
  区域活动中教师尽可能的少做出干预,但并不是区域活动是无目标,无指导的。区域活动教师通过材料的发放实现教育目标的实现,突出活动的探究性,教师要根据活动的主题和幼儿活动时的探究需求选择材料。
  (四)注重认识层次
  幼儿园小班、中班、大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差异很大,在材料发放中要突出层次性与差异性,同样的活动,小班的幼儿模仿倾向更为明显,因此在活动中应提供体积大,容易拿、容易放的材料,而大班的幼儿的活动材料则应突出精密性和多样性,这样才能更好的激发大班幼儿的探究心理。角色明确,分工简单的活动,有助于小班幼儿交往能力的提高,而复杂的“超市购物”活动可以锻炼大班幼儿进行分类、交往、计数等全方位的能力提高,在活动设置上要依照幼儿的“最近发展区”进行引导,尽可能实现幼儿的学习能力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发展。
  三、区域活动的教师的作用
  (一)选择投放环保安全的低结构材料
  幼儿对客观世界认识有限,仅仅靠语言的交流和教师动作的示范难以让幼儿较为全面的认识世界,因此他们需要依靠区域活动中的材料来亲身体会。教师在幼儿教育中,要精心选择材料,根据幼儿教育的特点和幼儿教育的目标选择恰当的材料,让幼儿自己观察、分析、学习和求助等等方式完成一项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提高创造能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交往能力、学习能力。
  (二)观察和引导活动中幼儿的行为
  区域活动中强调幼儿的自主学习,并不是说老师就失去作用,教师应该在区域活动中观察每一个幼儿的举动,分析其心理,观察其性格特征,对于性格内向,活动能力弱的幼儿要及关怀,予以帮助,让幼儿感受到活动的趣味,特别是感受到教师的温暖,只有这样幼儿才能轻松自在的参与区域活动,学习能力才能提高。
  (三)调整和更换活动中所使用的材料
  同样年龄的幼儿活动能力和思维能力并不一致,同时幼儿处于认识能力高速发展的阶段,他每天表现出的能力也有很大的差异,教师应该在活动中注意观察幼儿使用材料的状况,根据幼儿对材料的兴趣和活动能力随时调整活动材料,尽可能是材料符合幼儿真正的认识水平。当活动材料能够满足幼儿认知需求时,他们就能积极活动,当材料超出幼儿认知水平或者不满足幼儿认知水平时,幼儿便对材料失去兴趣。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仔细观察和认真思考,尽最大可能为幼儿提供最适合他们认知水平的活动材料。
  (四)评价和鼓励幼儿参与活动的结果
  评价一直是幼儿发展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要明确在区域活动中,评价能够发掘幼儿的学习能力,促进他们积极活动,教师应从鼓励和促进幼儿主动学习、积极活动的目标出发,对每一个幼儿的活动结语予以评价,教师可以根据幼儿不同特点,针对性的引导和帮助幼儿积极发展,评价中,教师应该讲评价的重点设定在幼儿之间分享活动结果的喜悦上,引导幼儿互相欣赏、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教师要对做的不好的幼儿予以关怀和鼓励,通过评价引导幼儿更好的学习和发展。
  四、结语
  区域活动在幼儿成长和学习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幼儿积极探索和自主学习的重要形式之一,教师在组织幼儿活动中要改变“教”就需要示范和指导的认识,要强调幼儿在活动中自己自觉主动的“学”,教师在活动中不多干预也是一种“教”。因此教师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充满爱心,帮助所有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中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朱若华.幼儿园活动区材料投放方式与儿童行为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2]郭健珠.开展幼儿园结构游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J].教育导刊,2002(12).
  作者简介:谢志薇(1986—),女,浙江台州人,本科,幼儿园二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其他文献
Minimising the fabric loss during spreading can reduce the total production costs of garment manufacturing.Although marker planning is a major determinant of ma
摘 要:体育是学校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体育教育的主渠道和基本手段是通过体育教学来实现的。实施素质教育,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既给体育教师带来了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本文拟就学校体育教学改革问题进行探讨,供参考。  关键词:学校体育;改革;体育教学  一、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体育教师固有习惯性经验  每位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实施过程中,都会在不自觉中形成一种符合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