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南通经济的兴衰

来源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llipop7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1899年,企业家张謇在实业救国理念的指导下,把老家南通作为实验基地,在短短的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南通迅速从落后闭塞的小城镇发展成为近代中国第一城,但是好景不长,二十多年后,随着大生纱厂的破产,南通经济迅速下滑,分析和研究南通经济兴衰,对今后南通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清末民初 南通 经济兴衰
  
  具有“中国近代第一城”之称的南通,在张謇地方自治的区域发展观指导下,成为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模范县”,并使得“南通模式”名扬天下。
  1 清末南通经济兴起的表现
  1.1 办实业
  20世纪初,张謇提出“棉铁主义”的口号,提倡实业救国。他于1899年在家乡南通建成大生纱厂,并相继建立大生二厂和三厂,1901创办通海垦牧公司,又相继创建食品加工业、电力业、染织工业、冶铁业、机器制造业、轮船运输业及通讯、金融、贸易等企业。经过20余年的努力,培育了一个横跨工业、农业、商业和金融业的庞大企业集团。大生集团的崛起,推动了城市商业结构的调整,不仅使得原有行业规模扩大、经营品种增多,而且出现了大量新生的行业,实现了由传统的日用消费品为主导的市场向生产性商品为主导的转化。现代交易组织———南通交易所的诞生更是进一步体现了近代南通经济的繁荣。
  1.2 重教育
  张謇提倡“父教育而母实业”,并对南通的教育事业进行大量投资。1922年,南通初级小学已达350余所,在校生人数15526名,高级小学60余所,初级中学7所,同时极注重师范教育、职业教育、社会教育乃至特殊教育的全面发展。通州师范1922年正科毕业生已达525人,简易科及讲习科毕业生有439人,工、农、蚕桑、测绘等科毕业生有95人。医校及以后的南通大学医科,共培养出200余名医务工作者。通州纺校则为中国棉纺业输送了大量纺织技术人才,其毕业生活跃在全国及南洋群岛纺织业和教育界的有800余人。
  1.3 兴文化
  张謇十分重视南通文化软环境的建设,他所手创的南通博物苑和图书馆、体育场、伶工学社、科学社、更俗剧场、城南五公园、唐闸公园等社会文化事业,使南通成为人文荟萃的首善之区。1905年,张謇在南通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国人自办的博物馆,1912年张謇创办图书馆,1913、1922年第一、二公共体育场建立,1915至1918年间,北、中、西、南、东五座公园先后落成,至1919年,更俗剧场落成。
  1.4 促民生
  首先,近代南通居民的收入大幅提高。在20世纪20年代,南通每个农民家庭(按每户5人计)年出产约76元,纯收入要少得多,而在大生一厂工作的中等男工年工资收入为120元,女工亦有90元。其次,张謇对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十分关注。1906至1916年,新育婴堂、养老院、贫民工厂、济良所、残废院、栖流所先后开办,1913 年,南通医院建成,先后设置了较为完整的4种病室、5科门诊,配备了先进的X光机等医疗器械,聘请了德国医学博士,发展成为功能齐全的医院。1915年,盲哑师范学校传习所设立,1916年盲哑学校创立,主要培养盲哑师资,以及盲哑人的独立生存能力。
  1.5 扩基建
  随着经济的发展,包括交通、水利、河渠、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得到长足发展。陆路运输方面,南通的公路建设始于1905年,1917年开办了汽车客运业,至1922年公路总长288.4公里, 占当时江苏全省公路总里程的66.5%。南通城内的电灯照明开始于1914年,1916年5月由张謇等人士集资在唐闸镇创办了通明电气公司。城市建筑与园林、绿化的投资也大大增加。
  2 清末南通经济兴起的原因
  近代南通经济兴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2.1 思想启蒙的推动作用
  在西方列强不断对我国进行侵略的背景下,大批知识分子号召振兴民族经济,呼吁实业救国,从而兴起了创办实业的高潮。他们主动学习西方先进思想,立志于强国济民,其中对南通的现代化有着巨大影响的实业家张謇就是其中之一。
  2.2 有利的外部环境为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时机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帝国主义无暇东顾,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利时机。表现在:帝国主义对中国市场的争夺减弱,商品输入减少,国内市场环境改善;同时由于战争,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部分商品的需求增加,从而有利于中国货物的出口;需求的增加刺激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其中张謇创办的大生集团在此期间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并带动了近代南通经济的繁荣。
  2.3 张謇及其创办的大生集团推动了近代南通经济繁荣
  张謇是清朝状元,知识渊博,形成了集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化成果于一身的区域经济思想。他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实践探索,首先利用南通盛产棉花、交通发达、竞争力强的优势,建成了大生纱厂,随后相继建立了通海垦牧公司等,并最终建成了横跨工业、农业、商业和金融业的庞大企业集团,实现了南通工业的发展。其次,在南通工业的带动下,南通周围乡村工业先后兴起,开拓了农产品市场,促进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时农村为城市源源不断的提供原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以城促乡、工农互补的良好局面。最后,张謇十分注重区域的全面发展,他将大生集团的很大一部分盈利用于教育、文化、基建和民生等方面的建设,从而带动了近代南通社会全方面的发展。
  2.4 清末官对商的翼助为南通经济繁荣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清末张謇创建大生集团的过程中官对商的翼助作用十分明显。其中两个人起了关键作用,即张之洞和刘坤一,如果沒有两人的帮助,大生集团的创办将更加艰难,甚至会胎死腹中。官为商助,是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由之路。
  2.5 清末经济立法为民营企业的经营提供了保障
  清末制定的一些重要的经济立法,对当时民族工业包括大生集团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其中一个突出的表现既是1907年大生纱厂召开的第一次股东大会其基本上是按1904年颁布的《公司律》的规定进行的。
  3 民国初期南通经济衰落的表现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近代南通经济于民国初期开始进入衰落阶段,突出表现在大生集团的巨额亏损上:1922年,大生纱厂一厂由上年赢利银866092两急转为亏损396074两,二厂由上年赢利411415两转为亏损317134两。1924年10月大生一厂的债权人南通的"家钱庄联合组成“维持会”对该厂进行了3个月竭泽而渔式的经营,1925年,中国、交通、金城、上海四银行和永丰、永聚钱庄债权人联合成立机构全面接管了大生。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1938年又占领了南通,控制了大生企业,南通各项事业受到沉重的打击,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官僚资本对大生企业进行了压制和盘剥。国民党政府管制期间,各厂每年收入的70%被其掠夺,1948年国民党撤退时又将4千纱绽拆走。这使南通实业发展进程搁浅,其他方面也因此停滞不前,现代化事业严重受挫,近代南通经济大幅衰退。
  4 衰落的原因
  南通经济衰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如下:
  4.1 西方帝国主义尤其是日本的经济侵略直接导致南通经济衰落
  欧战结束之后,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对我国的经济侵略加剧,占领国内市场,导致竞争加剧,同时国内政局混乱,民不聊生,严重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日俄战争日本控制东北地区以后,严重威胁到大生集团东北关庄布的销路,其他各方面相继出现不利局面,最终大生集团于1922进入亏损状态。
  4.2 当时的社会制度和政府态度是南通经济衰落的重要原因
  晚清政府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对民族工业的发展进行操纵,比如对大生集团的投资收取8%的高利,同时政局的混乱和盐政官僚的腐败,对实业发展重重设障。在这种缺乏发展实业的政治和社会背景下,张謇的实业兴国之路必然走不通。日寇投降后,南通的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尚末恢复元气,就又遇列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势力的三方夹击,从根本上加速了经济衰落。
  4.3 张謇经济思想存在的局限性加速了南通经济衰退
  南通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很少受到大规模西方舆论的冲击和影响,因此张謇在创办实业的过程中缺乏了解近代工业和资本主义的经营方式,导致大生集团在面临外部冲击的时候,抵抗能力弱,导致最后的破产。张謇经济思想的局限性具体表现如下:首先,超负荷地承担“工厂办社会”的重任。他把大生集团盈利的很大一部分用来改善教育、文化、基建和民生,而用于自身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部分匮乏,导致集团经营过程中隐含危机。其次,1919年后大生进行的远超过自身力量的过度扩张。大生集团采取的是横向扩张的战略,涉及工、农、商、金融等众多方面,导致资金周转困难,资金链中断,不利于其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的发展,各方面相互牵制,难以做强做大。再次,大生集团实行的股份制存在缺陷。大生纱厂的股票是以一百两规银为一股的,数目之大使得一般人难以接受,增加了集资难度,他们实行的“厚利股东,得利全分”的分配策略阻塞了大生集团的资本积累,使得它的基础十分薄弱,缺乏抵御风险的内在强大力量。
  4.4 封闭的市场机制和大生集团的垄断阻碍南通经济的持续推进
  张謇向政府请求南通棉纱业的独家经营权,所以大生纱厂自建立以来几乎没有来自外界的竞争压力,这种相对封闭型市场机制的落后性与保守性,使大生纱厂相对减少了技术与管理革新的紧迫感,导致其竞争力减弱。虽然大生集团“土销土产”的封闭式经营方针实现了近代南通经济初期的顺利发展,但终因缺乏充分竞争而导致创新活力的严重缺失,从而阻碍了南通经济的持续发展。
  4.5 相关法律的缺失使得企业无法健康发展
  清末民初相关经济法律的修订并不是在在国内政治经济足够成熟的基础上自发产生的,而是被动选择的结果,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从与中国国情背离的国外移植过来的,商人的意见并未得到充分吸纳,所以在贯彻过程中无法得到切实执行。相关法律的缺失,使得企业的合法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企业内部的运转也没有保障,从而我国的民族资本企业无法实现长期的健康发展。
  5 小结
  在内忧外患的时代背景下,近代南通经济尤其是大生集团盛极一时,却终究没有摆脱没落的命運。由此我们得知:没有一个政局稳定、主权独立的国家政权,没有公平有效的竞争环境,仅凭一人之力,一人之尊,企图实现国富民强的目标是行不通的。
  参考文献:
  [1]大生系统企业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
  [2]刘厚生.张謇传记.上海龙门联合书(1958).
  [3]虞晓波.比较与审视--“南通模式”与“无锡模式”[M],研究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4]严翅君.伟大的失败的英雄[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陈鹏,男,河南人,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社科系讲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经济史研究。
  注:本文为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之一。项目名称:近代扬州地区与南通地区经济兴衰的对比研究,项目编号:2010SJD770006。
其他文献
为同时定量检测苹果汁中5-羟甲基糠醛(5-HMF)、展青霉素、乐果及多菌灵的含量,建立了一种基于多通道紫外检测器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分离方法。以甲醇∶乙腈∶水=1∶1∶8
主要通过玉米盆栽试验研究了4种多年筛选的包膜肥料对玉米的生长及其氮素释放的影响。通过测定土壤中的速效N、脲酶、玉米生物量、氮肥利用率等,对包膜肥料进行评价。CRF-16
目的:对经腹行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宫颈肌瘤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2例宫颈肌瘤患者为例,所有患者均实施经腹行全子宫切除术治疗,观察患者预后情况。结果72
目的通过随访干预生活方式对患者空腹血糖(FPG)控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实验组对门诊糖尿病患者、出院糖尿病患者第0、1、2、4、8、12周进行随访健康教育干预;对照组:糖尿病患
0引言埋伏阻生牙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可发生于恒牙列、切牙、尖牙及磨牙,但最常见发生于尖牙,尤其是上颌尖牙,是导致牙颌畸形的因素之一。若不及时处理,可导致颌骨囊肿、邻牙牙根的
目的探讨吻合血管神经游离带蒂足内侧皮瓣修复同侧手掌皮肤毁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2年8月至2014年6月6例手掌皮肤创伤的患者,对于所有患者均需实施合血管神经游离带蒂
随着我们国力的增强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广大群众改善居住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现代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应该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以营造最佳居住环境、最好
协调是监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顺利实现"三控三管"目标的主要手段。本文通过一个项目监理的成功案例,具体阐述了项目监理工作中的协调内容、方法和技巧。
绩效考评在整体性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绩效考评不仅是对本单位职工个人绩效的评价和反馈,同时也是对本单位各项工作运作情况的总结和评价,因
通过对发酵玉米、发酵高粱秸和发酵麦秸3种秸秆进行发酵处理,添加于饲料中确定其对生长育肥猪的效果。选用48头健康生长状况相似的杜花F1杂种猪,将其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