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听人介绍采用如下治感冒的妙法并长期试用,效果不错,现介绍给大家。感冒患者坐立、低头,取中号大小热水袋,装上七八十摄氏度的热水,热敷颈后大椎穴(埋头时颈后最凸起部位——第七颈椎下的凹陷),持续0.5~1小时。热敷开始时可能会出现全身发热,但不要放弃,很快发热等不适就会消失,鼻塞等感冒症状也会很快好转。冬春季感冒以风寒感冒为多,采用此法效果更好。
江苏无锡陈来法
成都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蒲昭和点评:中医认为,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主要表现有:头颈强直疼痛、恶寒发热、无汗、鼻塞、流涕、舌红、苔薄白、脉浮紧等,治疗以辛温解表、宣肺散寒为主。
中医认为,大椎穴为督脉之腧穴,又是督脉与手足三阳经之会,能统领诸阳经,可主一身之表宣通诸阳,是调整全身机能的重要穴位之一。《针灸甲乙经》云:“伤寒热感烦呕,大椎主之。”表明刺激此穴治感冒的说法是有理论依据的。对多例患者的诊治经验表明,针灸大椎穴,的确能振奋阳气、调和营卫二气,由此达到解肌发汗、驱邪外出之功效,此穴也是针灸治风寒感冒之要穴。热水袋热敷相当于针灸刺激,能起温阳解表、促进发汗作用,尤其当风寒感冒初起时,采用上法可迅速缓解或减轻感冒症状。感冒如全身恶寒重(但发热轻),热敷时还可加服一些祛寒发汗中药,效果更佳。
注意:热敷水温以能耐受为宜,以免烫伤。严重感冒者,在试用上法一两次后症状如无改善,最好及时就医或采用必要的药物治疗。
江苏无锡陈来法
成都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蒲昭和点评:中医认为,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主要表现有:头颈强直疼痛、恶寒发热、无汗、鼻塞、流涕、舌红、苔薄白、脉浮紧等,治疗以辛温解表、宣肺散寒为主。
中医认为,大椎穴为督脉之腧穴,又是督脉与手足三阳经之会,能统领诸阳经,可主一身之表宣通诸阳,是调整全身机能的重要穴位之一。《针灸甲乙经》云:“伤寒热感烦呕,大椎主之。”表明刺激此穴治感冒的说法是有理论依据的。对多例患者的诊治经验表明,针灸大椎穴,的确能振奋阳气、调和营卫二气,由此达到解肌发汗、驱邪外出之功效,此穴也是针灸治风寒感冒之要穴。热水袋热敷相当于针灸刺激,能起温阳解表、促进发汗作用,尤其当风寒感冒初起时,采用上法可迅速缓解或减轻感冒症状。感冒如全身恶寒重(但发热轻),热敷时还可加服一些祛寒发汗中药,效果更佳。
注意:热敷水温以能耐受为宜,以免烫伤。严重感冒者,在试用上法一两次后症状如无改善,最好及时就医或采用必要的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