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代诗人孟浩然有诗云:“桃源何处是,游子正迷津”。这是成语“指点迷津”的出处。作为初中学生,在阅读学习语文教材时,也定然会遇到诗句所及的情境,不可能一览无余、一通百通。但通过“解惑”者教师的指点迷津,又自然会“柳暗花明又一村”,呈现出“学子迷津处,指点是桃源”的美妙境界,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充分体现。无论何种版本的初中语文教材,对于学子来说,肯定存在着很多不解、不通、不懂的地方,这些地方可称之为“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