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橼酸咖啡因与氨茶碱联合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疗效比较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枸橼酸咖啡因与氨茶碱联合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疗效差异。

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新生儿监护病房收治的呼吸暂停早产儿14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患儿予以氨茶碱联合纳洛酮治疗,观察组患儿予以枸橼酸咖啡因治疗,记录治疗期间患儿不良反应情况,评价患儿治疗后呼吸暂停疗效,比较患儿治疗前和治疗48 h后血气指标,统计患儿病死率,并跟踪患儿出生1年内脑损伤发生率。

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48 h后氧分压(PaO2)水平[研究组为(10.54±0.41)kPa,对照组为(9.66±0.39)kPa]均较治疗前[研究组为(7.18±0.26)kPa,对照组为(7.21±0.24)kPa]显著升高,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研究组为(5.31±0.24)kPa,对照组为(5.82±0.25)kPa]较较治疗前[研究组为(6.83±0.28)kPa,对照组为(6.77±0.30)kPa]显著下降(t=19.153、13.624、11.271、7.304,P=0.000、0.000、0.000、0.000),且研究组患儿治疗48 h后PaO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t=6.029、4.327,P=0.000、0.000);研究组患儿呼吸暂停治疗总有效率(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77.14%)(χ2=4.509,P=0.034);研究组患儿病死率(1.43%)和出生1年内脑损伤发生率(0.0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0.00%和7.14%)(χ2=4.773、5.185,P=0.029、0.023);研究组患儿治疗期间各类不良反应发生率(30.00%)显著低于对照组(50.00%)(χ2=5.833,P=0.016)。

结论

与氨茶碱联合纳洛酮治疗比较,枸橼酸咖啡因可显著改善呼吸暂停早产儿血气状况,提高呼吸暂停治疗疗效,预防脑损伤和死亡不良事件的发生,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瑞舒伐他汀对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治疗效果及对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趋化因子受体4(SDF-1/CXCR4)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临海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的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早期DN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即厄贝沙坦组(对照1组,n=43)、瑞舒伐他汀组(对照2组,n=43)和厄贝沙坦联合瑞舒伐他汀组(观察组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3月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儿科住院治疗的MPP患儿95例为MPP组,64例肺炎患儿为非MPP组,儿科门诊正常体检儿童32例为对照组,MPP组再根据影像检查,分为大叶性肺炎组、支气管肺炎组和间质性肺炎组。入院后各组行FeNO检测,并进行肺功能检查。结果MPP组FeNO水平[(7
目的探索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7年8月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280例,采用信封随机化分组模式分为两组,各140例。对照组进行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组进行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舒张压水平、收缩压水平、总有效率、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胆固醇
目的探讨沉默免疫负调控基因技术(iAPA)联合辅助化疗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温州市人民医院2014年2月至2015年10月治疗的结肠癌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取mFOLFOX6方案化疗(治疗6个月),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iAPA治疗(治疗6个周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免疫功能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