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杜撰”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是:没有根据地编造、虚构。但“杜撰”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呢?
“杜撰”据说是杜默所撰的简说。杜默是北宋时代的人,他自小聪明好学,诗文都写得不错,时人将他与石介和欧阳修并称为“三豪”。
北宋仁宗康定元年,杜默从开封返乡之前,石介与欧阳修等设宴为他饯行。席间各人把酒言欢,免不了要吟诗应酬。欧阳修赠诗,称杜默“能吟凤凰声”,石介也称赞他“才格自天来”,杜默也即席写了一首《上欧阳公》的诗:一片灵台挂明月,月丈辞焰飞长虹;乞取一杓凤池水,活取久旱泥蟠龙。
吟罢满座赞好,但座中却有一人提出异议,认为在后两句中,每句在相同的位置中用同一个“取”字,是犯了诗家的大忌,应该改换另一个字为妙。
杜默对这种迂腐墨守成规的论点不以为然,竟然拂袖而去。此后人们对一些不合老规矩、无所凭据、只凭自己的意志捏造的东西,就开玩笑说:“这是杜默所编撰的。”后来简化为“杜撰”。
(摘自《北京晚报》)
“杜撰”据说是杜默所撰的简说。杜默是北宋时代的人,他自小聪明好学,诗文都写得不错,时人将他与石介和欧阳修并称为“三豪”。
北宋仁宗康定元年,杜默从开封返乡之前,石介与欧阳修等设宴为他饯行。席间各人把酒言欢,免不了要吟诗应酬。欧阳修赠诗,称杜默“能吟凤凰声”,石介也称赞他“才格自天来”,杜默也即席写了一首《上欧阳公》的诗:一片灵台挂明月,月丈辞焰飞长虹;乞取一杓凤池水,活取久旱泥蟠龙。
吟罢满座赞好,但座中却有一人提出异议,认为在后两句中,每句在相同的位置中用同一个“取”字,是犯了诗家的大忌,应该改换另一个字为妙。
杜默对这种迂腐墨守成规的论点不以为然,竟然拂袖而去。此后人们对一些不合老规矩、无所凭据、只凭自己的意志捏造的东西,就开玩笑说:“这是杜默所编撰的。”后来简化为“杜撰”。
(摘自《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