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集束化护理在髋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自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6例髋关节置换患者,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护理组采用集束化护理,对照组给予围手术期的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SDS和SAS评分以及和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护理组患者的SDS和S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住院时间护理组也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较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髋关节置换患者实行集束化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临床价值较高。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护理;应用价值
髋关节置换是指由于外界的伤害导致的患者髋关节受到损伤,通过手术将人工制造的髋关节植入患者的髋关节,从而恢复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减少对患者的影响。本文就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采用集束化护理,对其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6例髋关节置换的患者,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护理组患者48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25例,年龄65-87岁,平均年龄(74.5±1.5)岁。对照组患者48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21例,年龄67-89岁,平均年龄(76.5±2.5)岁。通过对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进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在患者人院后,首先给患者测量生命体征,介绍医院环境,然后询问患者的基本情况,根据患者病情进行治疗,在用药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叮嘱患者按时休息。
护理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集束化护理:①在患者入院后,首先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病房,调节好温湿度,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交谈,对患者基本的情况进行了解,然后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②术前护理:首先测量好患者的生命体征,评估患者的手术指标;告知患者手术的目的和意义以及与手术相关的注意事项,帮助患者了解手术,以取得患者的信任与合作,从而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在患者需要手术的部位进行备皮,做好术前准备。③术中护理:在手术中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面色等的变化情况,若患者出现如:血压下降、面色惨白、皮肤湿冷等情况时应立即通知医生停止手术,采取相应的对症处理措施,待患者恢复正常后继续手术,以保证患者手术的安全。④术后护理:在手术结束后将患者安全送人病房,告知患者及家属术后的注意事项,若患者带有引流管,告知患者应保持引流管的通畅,并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颜色和量,并给予相应的饮食和生活指导。⑤当患者的疼痛较轻时可以告知患者则转移注意力来减轻疼痛,当患者的疼痛较为严重时,给予镇痛药物以减轻患者的疼痛;同时帮助患者及早进行锻炼,注意锻炼的程度,以防髋关节脱位,造成功能散失。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的SDS和SAS评分给予住院时间进行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全文数据采用软件SPSS13.0进行计算,以P<0.05表示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护理效果对为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SDS和SAS评分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SDS评分和SAS评分,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2.2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
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护理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4.82±2.5)天,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23.24±3.1)天,两组之间比较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t=14.6481,P<0.05)。
3讨论
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临床手术,当患者发生髋关节骨折时,患者会出现骨折部位的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对骨折进行手术治疗,能够有效帮助患者恢复关节功能,减少对患者生活的影响。而在手术期间,实行有效的护理可以帮助患者加快恢復速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
集束化护理是由美国健康研究中心提出的,将循证医学与护理模式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护理方法,可以为患者尽可能提供优质化的护理服务。集束化护理在围术期的实行能够充分考虑到患者的整体性、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相关问题,对患者的护理较为全面,有效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在围术期,尤其是对手术风险较大的患者提供了有效的护理保障,效果较为明显。
对患者在术前给予一定的心理护理,使得患者能够充分相信医护人员,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在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减少患者发生危险的可能;在术后给予患者一定的饮食、生活和用药等方面的指导,提高患者的身体营养,促进患者身体的恢复,并且及时纠正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指导患者按时、按量、准确地服药,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
综上所述,对髋关节患者实行集束化护理,能够有效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有效促进患者的恢复,效果较好。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护理;应用价值
髋关节置换是指由于外界的伤害导致的患者髋关节受到损伤,通过手术将人工制造的髋关节植入患者的髋关节,从而恢复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减少对患者的影响。本文就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采用集束化护理,对其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6例髋关节置换的患者,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护理组患者48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25例,年龄65-87岁,平均年龄(74.5±1.5)岁。对照组患者48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21例,年龄67-89岁,平均年龄(76.5±2.5)岁。通过对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进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在患者人院后,首先给患者测量生命体征,介绍医院环境,然后询问患者的基本情况,根据患者病情进行治疗,在用药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叮嘱患者按时休息。
护理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集束化护理:①在患者入院后,首先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病房,调节好温湿度,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交谈,对患者基本的情况进行了解,然后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②术前护理:首先测量好患者的生命体征,评估患者的手术指标;告知患者手术的目的和意义以及与手术相关的注意事项,帮助患者了解手术,以取得患者的信任与合作,从而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在患者需要手术的部位进行备皮,做好术前准备。③术中护理:在手术中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面色等的变化情况,若患者出现如:血压下降、面色惨白、皮肤湿冷等情况时应立即通知医生停止手术,采取相应的对症处理措施,待患者恢复正常后继续手术,以保证患者手术的安全。④术后护理:在手术结束后将患者安全送人病房,告知患者及家属术后的注意事项,若患者带有引流管,告知患者应保持引流管的通畅,并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颜色和量,并给予相应的饮食和生活指导。⑤当患者的疼痛较轻时可以告知患者则转移注意力来减轻疼痛,当患者的疼痛较为严重时,给予镇痛药物以减轻患者的疼痛;同时帮助患者及早进行锻炼,注意锻炼的程度,以防髋关节脱位,造成功能散失。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的SDS和SAS评分给予住院时间进行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全文数据采用软件SPSS13.0进行计算,以P<0.05表示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护理效果对为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SDS和SAS评分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SDS评分和SAS评分,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2.2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
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护理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4.82±2.5)天,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23.24±3.1)天,两组之间比较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t=14.6481,P<0.05)。
3讨论
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临床手术,当患者发生髋关节骨折时,患者会出现骨折部位的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对骨折进行手术治疗,能够有效帮助患者恢复关节功能,减少对患者生活的影响。而在手术期间,实行有效的护理可以帮助患者加快恢復速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
集束化护理是由美国健康研究中心提出的,将循证医学与护理模式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护理方法,可以为患者尽可能提供优质化的护理服务。集束化护理在围术期的实行能够充分考虑到患者的整体性、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相关问题,对患者的护理较为全面,有效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在围术期,尤其是对手术风险较大的患者提供了有效的护理保障,效果较为明显。
对患者在术前给予一定的心理护理,使得患者能够充分相信医护人员,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在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减少患者发生危险的可能;在术后给予患者一定的饮食、生活和用药等方面的指导,提高患者的身体营养,促进患者身体的恢复,并且及时纠正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指导患者按时、按量、准确地服药,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
综上所述,对髋关节患者实行集束化护理,能够有效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有效促进患者的恢复,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