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鸟类分布新记录——灰脸鵟鹰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tig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5月7日在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观察到2只灰脸鵟鹰(Butastur indicus);2012年3月25日在合肥大蜀山风景区(117°9.948’E,31°51.037’N)观察到8只灰脸鵟鹰迁徙停歇;2013年5月11日上午10:00在大蜀山再次观察到1只灰脸鵟鹰迁徒停歇;2012年3月26日在合肥市蜀山湖和2013年4月10日在肥西县紫蓬山也分别观察到2只灰脸鵟鹰迁徒飞翔。经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后证实灰脸鵟鹰为安徽省鸟类分布新记录。安徽省发现灰脸鵟鹰的迁徙停歇,对于研究其地理分布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其他文献
地层漏失是石油钻井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事故.对裂缝性漏失和溶洞性漏失的地层深度很容易断定;而对渗透性漏失地层,其深度在现场往往不容易判断.不借助其它仪器,通过采集有关钻
金属腐蚀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1%~4%,每年腐蚀的钢材占我国生产总量的20%.有30%钢材、设备、工具因腐蚀而报废。由于腐蚀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高达300亿元以上,占国民生产
以材料化工行业的研发人员为对象,探究工作激励与研发人员工作稳定性关系,并考虑市场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企业的激励政策会影响研发人员的工作稳定性,市场不确定性
目的探讨姜黄素增敏阿霉素治疗肝癌的效果和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联合用药前后姜黄素和阿霉素对HepG2细胞抑制率的影响。应用Western-blot法检测联合用药前后NF-κB信号通路
通过分析国内外水平井技术发展状况及目前技术水平,结合中原油田油藏结构和地层特点,着重分析了中原油田运用水平井技术的高难度性、复杂性和高风险性.通过介绍中原油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