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对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的诊断价值

来源 :实用心电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gb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的心电图改变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72例川崎病患儿依据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分为冠状动脉损害(CAL)组(A组)和无冠状动脉损害(NCAL)组(B组),对两组的心电图表现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本文心电图异常者33例,其中28例超声有CAL征象。A组心电图异常率为82.4%(28/34),主要表现为ST—T改变(17/34)和低电压(5/34);B组心电图异常率13.1(5/38)%,两组心电图异常率比较X^2=34.82,P〈0.01。有高度显著性差异。结论对川崎病患儿作早期心电图检测有助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早期复极综合(ERS)患病率与性别、年龄及机体有氧活动量的关系。方法 对12760例事业单位职工进行健康查体,所有对象均做12导联心电图检查分析。结果 ERS患病率为3.57%,其
本文发现2例窦性激动QRS—T波形态正常,房性早搏时QRS—T呈急性心肌梗死(AMI)样改变,并具有动态演变规律。血清学检查有心肌酶升高。提示根据房性早搏之QRS—T改变可诊断AMI。
患者女性,72岁。因头晕,头痛20年,发烧咳嗽3天,3h前晕厥2次,晕厥时无抽搐及肢体偏瘫,扶起后神志恍惚,意识欠佳入院。查体:体温36.1℃,心率74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31/75mmHg。实验室检查:钾
目的分析研究高血压(EH)者24h动态血压(ABPM)变化的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50例患者进行24hABPM,观察血压水平、波动幅度及昼夜变化规律。结果150例中杓型组62例,非杓型组55例,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