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消融在Campanacci Ⅲ级肢体骨巨细胞瘤外科治疗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dayedej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微波消融在Campanacci Ⅲ级肢体骨巨细胞瘤(GCTB)患者外科治疗中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及效果。

方法

回顾性研究。纳入2009年7月—2017年4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骨肿瘤科接受手术治疗的Campanacci Ⅲ级肢体GCTB患者25例。按手术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微波刮除组12例,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34~69(40.6±10.8)岁,桡骨远端1例、股骨近端2例、股骨远端6例、胫骨近端1例、腓骨近端2例;整块切除组13例,其中男7例、女6例,年龄29~68(46.0±10.5)岁,肱骨近端1例、桡骨远端2例、尺骨远端1例、股骨近端2例、股骨远端5例、胫骨近端1例、腓骨近端1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情况,术后肿瘤复发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肌肉骨骼肿瘤协会(MSTS)功能评分。

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未发生重要血管神经损伤。微波刮除组手术时间103~160(121±20)min、术中出血量70~110(85±16)mL,低于整块切除组的119~169(147±19)min和105~225(176±36)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66、8.158, P值均<0.01)。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4~72个月(平均31.17个月),术后3个月时微波刮除组VAS评分为1~3(2.25±0.62)分,低于整块切除组的3~4(3.23±0.4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88, P<0.01)。术后1年微波刮除组MSTS评分为27~30(28.33±0.98)分,高于整块切除组的25~28(26.08±1.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66, P<0.01)。微波消融组术中无血管、神经灼伤,术后无病理骨折;整块切除组假体松动1例,发生于术后26个月,予假体翻修手术治疗。

结论

微波消融联合病灶刮除术应用于Campanacci Ⅲ级肢体GCTB的外科治疗具有可行性,手术并发症少、术后肢体功能好,且术后肿瘤复发率与切除治疗相似。

其他文献
作为20世纪最负盛名的美国道德教育家劳伦斯·柯尔伯格,他以道德认知、道德发展和公正原则为基础构建了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并在大量调查和实践的基础上,创建了道德教育实践方
目的探讨颅内宽颈动脉瘤破裂后急性期使用单纯弹簧圈栓塞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前瞻性研究。纳入2017年6月—2018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符合要求的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60例,其中男22例、女38例,年龄38~85(57±11)岁。术前Hunt-Hess分级Ⅰ级16例,Ⅱ级23例,Ⅲ级16例,Ⅳ级4例,Ⅴ级1例;Fisher分级Ⅰ级7例,Ⅱ级36例,Ⅲ级11例,Ⅳ级6例。患者均行单纯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