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纳森·艾维:去乔布斯式的“任性”?

来源 :现代青年·精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kl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pple Watch于3月正式发表,你肯定对于Apple Watch幕后操盘手感到好奇。当然这是出自于苹果设计首席——乔纳森·艾维(Jonathan Ive)之手,不同以往的是,过去的iPhone、Mac都是由乔纳森·艾维与苹果前创办人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共同打造,单由乔纳森·艾维一人打造的Apple Watch能否取得成功,同时负责苹果产品软硬件设计的乔纳森·艾维在去乔布斯时代是否开始有了任性的资本,耐人寻味。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乔纳森·艾维
  Apple Watch是乔布斯死后,苹果第一款完全由乔纳森·艾维主导的产品。当前的苹果,是由CEO蒂姆·库克(Tim Cook)主导市场营运,而艾维则是负责创新产品,虽然艾维职称上是高级副总裁,但他是真正能决定iPhone、iPad走向的关键人,是苹果内部心照不宣的事实。
  iPhone能成功,事实上是透过iOS之父斯科特·福斯特(Scott Forstall)与艾维的合作,但是理念不同的两人,在乔布斯死后,已无法维持表面的和平,为了留下艾维,苹果只好藉由Apple Maps事件炒了福斯特。之后,艾维就由仅负责硬件设计,改为也负责苹果iOS系统更新的设计,而艾维与福斯特本身认同的设计语言之别,从iOS 7以及iOS 6之间的分别就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如果要说艾维是一位目前世界上最优秀工业设计师之一,并不为过。但是他的经历主要专攻于硬件设计,对于软件设计来说,肯定无法比拟福斯特。在艾维操刀之下,iOS 7风格巨变,也变得更为开放。不过在iOS 7之后,更为开放的系统,稳定性却不如以往,使用者彷彿成了苹果的小白鼠,是不争的事实。
   Apple Watch是乔纳森·艾维的初生Baby
  相对于iPhone以及iPad,虽然也都由艾维设计,但是这当中都包含了乔布斯的意见与风格。不过Apple Watch却不是这样,在苹果内部这项计划是由2011年秋天启动,已接近乔布斯快离世的日子,纵使乔布斯知道这项计划,也会因病情而无力干预。从这款新品不叫做iWatch,而叫做Apple Watch也可看出端倪,命名上明显带着去乔布斯痕迹的作法。
  从艾维对于Apple Watch的发言,不难看出他对于Apple Watch所投注的心力,不同以往。他曾表示苹果会彻底改变人们配戴手表的方式,并表示瑞士钟表业危在旦夕。对此,瑞士传统手表业作出不少回应,包含豪雅表在内,都打算推出智慧表来迎战。
  为什么会有18K金版Apple Watch?这一点,要谈到一些历史。在2007年,艾维曾向乔布斯辞职,打算回到英国从事奢侈品的设计。对艾维而言,从来没想像乔布斯一样改变世界,他也不认为自己设计的产品,要让所有人都买得起。在他的内心里,实际上更想创造艺术品。因此,艾维想透过可穿戴式装置的浪潮,帮助苹果品牌升级。
  这样的理念跟库克为商的理念不谋而合,库克也从巴宝莉公司挖来了当时的CEO 安吉拉·阿伦茨,以及多位在时尚圈举足轻重的人物,由此可见一斑。
  因此,透过Apple Watch,艾维时代的苹果将逐渐变成一家奢侈品化的科技公司,越来越有老大哥的味道。让人感到不再那么亲民。而身为消费者的我们,似乎只能让他们如此任性。
  追求完美的“匠心”不变
  乔纳森·艾维总是孜孜不倦地寻求着能帮助他设计出最薄计算设备的知识。因此,当这位设计天才搭乘14小时的飞机远赴日本,与日本一位娴熟的武士刀铁匠见面时,苹果上下无人感到惊讶。
  很少人见过日本武士刀的铸造工序。这在日本被认为是神圣的过程,是鲜有的传统工艺胜于现代科技的典范。日本铁匠通常在夜间工作,便于通过眼睛来判断金属的热度。铁匠们手工锤击、熔化和锻造出世界上最好的刀刃。
  经过千锤百炼,终于锻造出外坚内柔的武士刀,锋利无比,比西方锻造的任何武士刀都要刚硬。
  一旦铸造出刀刃,铁匠们将对它进行镜面抛光处理,这道工序需花上数周的时间来完成。经过漫长而艰苦的铸造过程,将金属锻造成绝无仅有的武士刀。这就是为什么乔纳森·艾维想要亲眼看看这种传说中的铸造工艺的原因。
  就这样,剃着光头肌肉发达的艾维专心致志地观察着这位铁匠如何在夜间进行锻造工序。
  这才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iPad 2。艾维在实验室一遍又一遍地实验,直到将新的产品削薄三分之一,减轻0.2磅。
  艾维全心投入细节。90年代末,乔布斯要求他设计一款多彩实惠的阴极射线管电脑,也就是后来的iMac。艾维在一家糖果工厂待了好几个小时,试图寻找“多彩”的灵感,告诉世界这不仅仅是用于工作的机器,它也可用来娱乐。
  时隔15个年头,艾维如今已是苹果的明星设计师,但由于苹果的保密机制,英国本地人很少知道艾维,很少人知道,这位毕业于英国纽卡斯尔市一家理工学院的埃塞克斯人竟能对苹果乃至世界产生如此大的影响。
  他对苹果的价值超过数百万英镑,最后的十年是属于他的十年:他为苹果作出的设计,从音乐和电视到手机和手持电脑,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革新。
  从1998年设计第一台iMac开始,到后来的iPod,iPhone,iPad和Apple Watch,艾维使苹果发展为世界上市值第二大的公司,营业额超过谷歌或微软。
  苹果前工业设计部门主管Robert Brunner说:“我常常开玩笑道,以后我的墓碑要写上‘招聘乔纳森·艾维的人’。他是一个全方位的设计师,尤其在外形、细节、材质、精纯和制造方面,他都精益求精,追求完美。”
  每天,艾维暂别家中的妻子和双胞胎儿子,开着他的宾利Brooklands前往苹果开始他一天的工作。他的行踪总是那么神秘。
其他文献
姓名:王敬  学历背景:北京大学国际MBA  目前所在公司和岗位:美世留学CEO  海外学习经历:2013年哈佛大学短期进修、参加美国国际教育工作者协会,走访美国TOP100大学并参与大学的录取委员会圆桌会议。  迄今为止申请案例数量:超过1000例  主要申请的国家:美国  主要申请的专业:高端本科,高端MBA  在业务方面的主要优势:留学早规划,升学指导,高端本科、MBA申请  “很多人在毕业
本栏目为家长、学生的发声平台,欢迎广大《留学》读者向我们提供你亲身体验过的优质服务信息和真实感受,用来惠及更多留学家庭。  当然,我们同时欢迎大家向《留学》杂志曝光非法机构、黑心服务,帮助其他留学家庭避免陷阱。  无论是推荐还是曝光,我们都将在调查确认属实后、在保护大家隐私的情况下,进行媒体公布。  你不是第一个要去留学的,也不是最后一个要去留学的,前辈的经验可以借鉴,你们的经验更可以分享给后辈人
你需要一块铜千年不生的锈  一块能分別黑白的玻璃  一层水银薄薄的毒  你需要一把能把石匠刻进石头的斧头  一个能把流水、落花和飞鸟  化作彩虹的手指,一只能把古今  敲成露珠和星光的木鱼  你唯独——  不需要我孤独的表情  以及我走近你时的鲜花和掌声
中文名称:阿凡达  英文名称:Avatar  导演:詹姆斯·卡梅隆  主演:萨姆·沃辛顿 佐伊·索尔达娜 西格妮·韦弗 乔·摩尔 拉兹·阿隆索  类型:动作 科幻 剧情 冒险  语言:英语、西班牙语  重映日期:2021年3月12日  片长:162分钟  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还很小,当时的审美甚至让我把这当作恐怖片,体型异常庞大的纳威人,有着完全占据了眼眶的黄色眼球,其中横穿一道令人生畏的竖瞳
U.S. News and World Report(简称U.S.News)新近发布了2015年美国大学排名。该排名始于1983年,1985年以后每年更新一次,是目前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美国大学排名榜。  在最新的2015年度大学排名中,前40位的学校名次几乎没有多少变化,前十的格局更是基本固定。普林斯顿蝉联第一,哈佛第二,耶鲁第三,唯一的波动则是达特茅斯学院(10-11)下降一名,跌出前十。  相
导语:英国的高等教育是如何从精英教育演化为大众教育?英国的教育如何走向产业化?产业化之后,高等教育的质量如何保证?国际学生又该如何选择英国学校?作为高等教育的发源地,这一老牌帝国的昔日荣光仍在延续。  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  英国高等教育发展至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英国最古老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分别成立于1167年和1209年。从这两所大学建立到19世纪初期,英国的高等教育是为教会和政府培养高级神
无论是在哪个半球,试图培养精英的学校都是极为严酷的,而“自由”往往也会制造“无用的灵魂”。  身边几个年轻父母总是感叹“生活不易”,原因是没有机会送尚在中小学的孩子去英美发达国家读书。问其缘由,便说孩子在中国小学被迫背诵《长恨歌》,或孩子因被老师批评罚站而丧失对于生活的热情,如此种种。而BBC的这部《中国学校》正好回答了这类让人长吁短叹的问题。这部片子记录了几个南京顶尖学校的老师用所谓的“中国方法
高校国际化是个全球性话题,无论是哪个国家的大学,都要向着国际化逐步迈进。就此话题,《留学》专访了两位在国外大学中负责国际合作与事务的副校长,请他们谈一谈如何才能提高高校国际化水平。  Dr. William I. Brustein  俄亥俄州立大学全球战略和国际事务副校长  Dr. William I. Brustein2009年加入俄亥俄州立大学,担任全球战略和国际事务副校长职务。在此前曾任职于
刘骁纯(1941-)  生于中国河南洛阳,196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1981、1985年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先后获美术学硕士、博士学位。曾任《美术》杂志编辑、《中国美术报》主编、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  徐冰(1955-)  祖籍浙江温岭,生于重庆。1977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1981年毕业
对英国历史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著名的维多利亚时代,这个时期可谓英国工业革命的顶点,也是英国经济文化的全盛期。开启这个黄金时代的人,就是自小在德国长大、对英语一无所知的乔治一世国王。  作为一国之君却不会讲本国语言,乔治一世的语言障碍令英国皇室大为头疼,为了让国王能够顺利治理朝政,英国皇室为乔治一世请来了最好的英文教师,教授其纯正优美的英文发音、精确无误的语法修辞及优雅得体的表达方式,皇家英语从此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