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lula如何揩世界杯的油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xianc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妙语
  这家充满创意、有时候还有些恶搞的公司,开始了他们的“搭车”推广,不但没给国际足联一毛钱,反而拿这件大事幽了一默。
  谈到赞助,尤其是奥运会、世界杯这样世界顶级赛事的赞助,动辄几个亿的赞助费门槛,也只能是几个世界级的品牌巨头们谈论的话题。
  那么大量的中小型或发展中企业难道真的只能望洋兴叹了吗?当然不是,还有其他的借势方法——擦边球、狙击营销!
  2010年,世界杯第一次来到非洲,让南非的企业家们着实兴奋了很长时间。但问题是:世界杯的“蛋糕”不是随便可以切的。不交巨额的赞助费用怎么能搭上世界杯的车?
  因此,企业家们需要思考的是:怎样才能从这样世界性的大事件中分得一杯羹?
  Kulula是南非的一家航空公司,属于英航投资的廉价航空公司,创立于2001年。世界杯来了,Kulula不可能不想搭便车,而且他们也只能搭便车,因为他们没有成为国际足联合作伙伴、赞助商或者服务提供商的预算。
  于是这家充满创意、有时候还有些恶搞的公司,开始了他们的“搭车”推广,不但没给国际足联一毛钱,反而拿这件大事幽了一默。
  他们先是在推出的广告中使用了南非国旗、足球和塑料呜呜祖拉大喇叭的图案,并在广告中间写了一句话——“the unofficial national carrier of you-know-what”。翻译过来就是,“我们是‘你知道的那件大事’的非官方全国承运商”。
  反应迅速的国际足联绝不会允许有人在自己眼皮底下偷切“蛋糕”,他们马上送上一纸法律文书,称Kulula不正当地让受众产生与世界杯相关联的想象,责令立即整改,禁止Kulula在飞机机身上喷涂南非国旗、足球、球场以及呜呜祖拉图案。
  Kulula没钱没势,想要和国际足联硬碰硬是不可能的,南非政府也不遗余力地配合国际足联,生怕世界杯首次来到非洲,就产生什么不和谐的音符。
  Kulula没辙,但他们又有了新的创意。他们首先收回了第一款广告,表示说:“我们对国际足联的指证感觉意外,不过我们遵循国际足联的指导,因为我们知道世界杯的商业管制是极其严格的。”
  接着,他们在《星期日泰晤士报》上又刊登了整改后的整版广告:
  画面中心是一座桥,桥造型很像开普敦的世界杯球场。画面上方有很多看起来很像呜呜祖拉的高尔夫球基座,还特别标注道:“绝对是高尔夫球座。”
  画面四周环挂的布片,也有标注:“多彩海滩毛巾还是旗帜?”画面下方,还有一个形体动作像是踢球的人,不过光着脚,标注更搞笑:“这是跑步鞋。”
  一句斗大的广告语更是吸引了民众的眼球:“不是明年,不是去年,而是在中间这一年。”
  面对这样的广告语,国际足联也无语了,能说什么呢?一座桥、一堆高尔夫球座、海滩毛巾,更重要的是人家说明了“这是跑步鞋”。
  这幅广告让人不禁捧腹,不得不佩服创意人员的精明和智慧。
  李光斗
  知名品牌战略专家、品牌竞争力学创始人
  www.ceweekly.cn/special/liguangdou
其他文献
1998年,冯小刚导演的电影《不见不散》中,葛优把房车停在纽约郊区的森林公园里,在里面看电视、打电话、做饭洗衣、睡觉、出行,徐帆不可思议地问,这就是你家?  今年9月15日,在北京蟹岛度假村,第一届中国房车露营旅游大会召开,参展房车来自中国、韩国、日本、东南亚及欧洲各地,房车已经成为普通家庭出游旅行的最佳选择。  最经济的帐篷车  6000元,就可以携家出行。  在普通车辆上配置一个“顶盖”,就是
妙浯 一边是“股神”,易一边是“炒作”,“炒股”就这样诞生了:受巴菲特“效应”刺激,比亚迪股价在其到来前一日大涨逾4%。在如今的大环境下,中国本土汽车品牌纷纷遭遇困境,当年风光
中美俄三方机构成立世界信用评级集团去年8月的第一个周六,标普首次将美国的主权信用评级降至AA+。接下去的一周,全球股市都经历大跌大涨,A股甚至在周一大跌了3.79%。不过,标
1987年华北计算技术研究所创建了太极计算机公司,2002年,经原信息产业部、国家经贸委批准,太极公司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太极股份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上市。20多年
1月4日,山东省《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被国务院批复,这是我国第11个区域发展规划。另外,国家在战略层面还有8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下称“综改试验区”),在政策层面,有11个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这些区域政策大多是近三年出炉的。  如果说,30年前的深圳特区、20年前的浦东新区、10年前的西部大开发都是万众瞩目的焦点,那么近年来,当大量的国家区域规划涌现时,“国家区域战略”这块“金字
穿过未名湖,走过博雅塔,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静谧的四合院里,教授胡大源在堆满了世界各地、五花八门的幸福报告、书籍、数据中寻找有关幸福的答案。  1月6日,《中国经济周刊》对胡大源进行了专访,探寻幸福感调查所体现的社会真实。    《中国经济周刊》:你是从哪一年开始关注“幸福感”的?原因是什么?  胡大源:2005年前后,我开始对“幸福感”感兴趣,当时谈不上真正的研究。关于“幸福感”经济学的研究
2011年,是《湿地公约》签署40周年。2月2日,即将迎来第15个“世界湿地日”。世界各国都在以各种方式唤起人们对湿地这一具有强大生态功能的生态系统的关注和保护。  从全球层面看,湿地生态系统是现今全球退化、丧失最快的生态系统。从中国的现状看,整个“十一五”期间,中国的自然湿地退化、丧失趋势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在这个特别的时间点,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印红接受了《中国经济周刊》的专访。她向记者坦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