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健康教育管理模式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病情的影响观察

来源 :医学食疗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manus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社区健康教育管理模式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病情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9月-2018年9月来我中心就诊的糖尿病患者及糖尿病高危人群2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3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我中心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患者采取社区健康教育管理模式,研究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情控制效果。结果: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甘油三酯等临床指标比较,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健康知识知晓率、血糖自我监测率、控制饮食率等指标比较,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采用社区健康教育管理模式可有效控制血糖及甘油三酯等临床指标,有助于提高患者对糖尿病健康知识的认识水平,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社区健康教育管理模式,糖尿病,病情影响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22-0157-02
  糖尿病属于临床常见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病理特征为血糖升高,病情进展极易导致血管、心、脑、神经等多个组织器官发生病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相关资料统计显示,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已达9.7%,糖尿病前期患病率高达15.5%,糖尿病已经成为我国社会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大部分糖尿病患者无需长期住院进行治疗及病情监测,脱离医院环境后社区糖尿病健康教育管理对糖尿病病情的控制至关重要,本次研究以来我中心就诊的糖尿病患者及糖尿病高危人群268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社区健康教育管理模式对糖尿病病情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5年9月-2018年9月来我中心就诊的糖尿病患者及糖尿病高危人群26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34例,研究组男72例,女62例,年龄41~73岁,平均年龄(50.24±4.33)岁,对照组男73例,女61例,年龄43~74岁,平均年龄(50.29±4.3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具有统计学可比性(P>0.05)。
  1.2方法(1)对照组患者采取我中心常规护理干预,主要措施包括用药指导、饮食指导等。(2)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社区健康教育管理模式。①组建糖尿病管理团队及糖尿病医护团队糖尿病管理团队主要成员包括1名公共卫生科负责人及1名中心总负责人。糖尿病医护团队主要成员包括护师3名、全科主治医师1名、内分泌科硕士研究生1名、副主任医师1名。②制定差异化的干预计划为确保糖尿病病情的干预效果,我中心结合糖尿病患者及高危人群的资料,充分考虑家庭收入、职业、受教育程度、吸烟饮酒等嗜好、职业、体力活动、慢性疾病史及现有疾病情况、三代以内亲属糖尿病病史,制定差异化的管理干预计划。糖尿病健康教育主要内容包括糖尿病的基础知识、典型症状、致病因素、预防并发症方法等,为社区糖尿病患者建立档案卡,定期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和血糖检测。③一级防治措施:利用我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对社区范围内人群开展糖尿病管理干预,组织家庭医生和中心调查人员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进入社区居民家中宣传糖尿病健康知识,发放糖尿病健康宣传手册,详细介绍糖尿病的症状,高危致病因素、预防措施、治疗措施、日常生活注意事项等知识,在社区内定期举办糖尿病健康知识有奖问答活动,并聘请医学专家深入社区开展糖尿病健康讲座,重点为社区居民讲解糖尿病的运动、饮食、基础知识,指导糖尿病患者及高危人群进行血糖监测,掌握胰岛素的正确注射方法及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使其学会使用正确的降糖药物。④二、三级预防措施:建立糖尿病保健门诊,对社区居民免费开放,对管理的糖尿病患者及高危人群开展免费体检,监测血糖、血压、心电图、眼底,给予用药指导和其他健康指导。中心医护人员上门进行病情随访,了解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情况,指导正确用药,针对肥胖及家族糖尿病史患者,需要定期及检测血糖,并进行常规体检,糖尿病完善的健康指导,有效控制糖尿病的发展。
  1.3评价标准统计两组患者干预后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甘油三酯等临床指标,利用我中心调查问卷统计两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血糖自我监测率、控制饮食率等指标。
  1.4统计学方法健康知识知晓率、血糖自我监测率、控制饮食率使用%表示,检验方法为x2检验,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甘油三酯使用(x±s)表示,检验方法为t检验,数据分析比较使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22.0,P<0.05表明统计学分析具有实际意义。
  2 结果
  2.1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甘油三酯等临床指标比较,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
  2.2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血糖自我监测率、控制饮食率健康知识知晓率、血糖自我监测率、控制饮食率等指标比较,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
  4讨论
  现阶段,临床尚无治疗糖尿病的特效方法,通过社区健康管理控制糖尿病病情进展,预防各类并发症的发生是临床研究的热点。大部分臨床经验丰富的糖尿病专科医生在三甲医院工作,社区糖尿病诊疗主要由全科医生负责,临床治疗效果及健康管理的规范化程度与三甲医院存在较大差距。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采用社区健康教育管理模式的研究组糖尿病患者及高危人群各项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健康知识知晓率、血糖自我监测率、控制饮食率优于对照组。为提高社区居民糖尿病健康知识知晓率,降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发病率,我中心聘请专业内分泌硕士研究生加入糖尿病医护团队,定期组织社区医护人员至三甲医院进修学习,以此来提升糖尿病健康教育管理能力。利用社区成形的慢性病公共卫生管理体系,以社区卫生中心为基础,建立了完善的管理团队,糖尿病诊疗的规范和管理水平均得到显著提高。
  药物、饮食、运动是糖尿病治疗的关键环节,大部分糖尿病患者需要终身治疗,单纯从上述三个方面进行控制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为此需要加强糖尿病健康知识宣教,并开展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疏导,纠正其不良的生活习惯,使其能够自觉监测血糖,改善饮食结构,控制病情发展。本次研究中,我中心依据糖尿病患者的不同特点,制定了差异化的干预措施,采取血糖检测、心理治疗、健康教育结合饮食、运动、药物的3+3干预模式,糖尿病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超过95%,血糖血脂均得到有效控制。
  由此可知,社区健康教育管理模式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究急性重症脑外伤手术患者接受系统护理干预对其康复后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1月30例急性重症脑外伤手术患者,以单双号编号法随机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系统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急性重症脑外伤手术患者护理的结果。结果:两组急性重症脑外伤手术患者关干预后的NIHS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BI指数高于干预前,P<0.05;实验组干预后的NIHSS评分均低于对
目的:分析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的临床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起始时间为2017年3月,结束时间为2019年3月,共选择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
目的:本次实验将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方案对糖尿病患者的康复治疗进行改善,提升生活治疗,控制病情发展。方法:本次选取2019年1月到2019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48例糖尿病患者
目的:探究骨科I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骨科I类切口患者66例,对其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
[摘要]目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为脑卒中护理提供参考。方法:抽取我院于2017年11月-2018年11月诊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双色球分组方式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运功功能、自理能力、焦虑、抑郁情绪和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在路前,两组患者的护理指标评分相近,对比无意义;经过护理后,研究
目的:本文研究四手操作护理应用于椅旁CAD/CAM全瓷修复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临床研究时间:2018年1月到2019年9月,实验对象为我院收取的80例行椅旁CAD/CAM全瓷修复患者。其
目的:讨论螺旋型鼻肠管在NICU危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和护理比较。方法:我院中选取100例NICU危重患者,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将实行鼻胃管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实行螺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9年10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50例乳腺癌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方式将患者分成两组
目的: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并观察分析对干眼症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78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均于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采取随机
[摘要]目的:探析哮喘患者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0例哮喘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实验组25例。实施常规护理者设为对照组,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者设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及治疗依从性。结果:实验组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38.16±3.26)分、(39.13±3.56)分,对照组数据分别为(45.82±3.68)分、(4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