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3月16日傍晚,新疆哈密铁路局的大门前人头攒动热闹非常,有人放起了成挂的爆竹,有人高呼口号:“感谢政府、感谢党啊!‘小玺子’终于被双规了,我们的铁路终于有盼头了!”“小玺子”究竟何许人?为什么他被双规新疆铁路就有盼头?怀着种种疑虑,记者经历近2个月的采访后,终于了解到一起涉及众多新疆铁路官员的腐败案件。
生猛:“黄铺军校”的“小山东”
“小玺子”大名宋德玺,1963年7月14日生于山东平度,是新疆乌鲁木齐市铁路局(下称乌铁局)的局长。也许是应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老话,宋德玺从小就没让父母多操心,相反还经常帮着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可以说无论在父母的眼里,还是在邻里乡亲的眼里,宋德玺都是一个既孝顺又懂事的好孩子。
追溯宋德玺命运的转折,还要从他初中毕业那年说起。看到很多同学因为没有考上高中而要从此回乡务农,宋德玺死也不愿跟他们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苦作一生。于是他暗下决心一定要考上大学,永远离开平度这个穷山沟,但宋德玺又转念一想:想通过考大学这条路改变命运的人,又何止自己一个?自己要怎样才能考上大学呢?
思来想去,宋德玺想到了远在新疆工作的叔叔。由于国家考虑新疆是个多民族聚集的地区,因此在高考录取的分数上对新疆考生相对比较照顾。为了钻新疆考生录取分数线低的空子,宋德玺只身从山东来到新疆,投奔他在哈密三道岭煤矿工作的叔叔。
“功夫不负苦心人”,1982年7月,宋德玺得偿所愿地考入了兰州铁道学院运输系,1986年8月毕业,他被分配到了被新疆铁路人戏称为新疆铁路“黄埔军校”的乌铁局哈密分局柳园段工作。
说起柳园段,还要从柳园举足轻重的地理位置说起,你别看柳园小站既偏僻又小,但却地处新疆通往内地的咽喉要道,是新疆人去内地的必经之地。因此柳园段的工作人员要比其他段的工作人员更容易接触到高层人士,而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乌铁局留给柳园段的卧铺票比留给哈密铁路分局的还要多,而且,柳园段的工作人员获得提拔晋升的机会也比其他段多。加之,整个哈密分局的很多领导都出身柳园段,更有个别出身柳园的人还跻身乌铁局或铁道部,柳园段也就更加坐实了新疆铁路“黄埔军校”的名号。
虽然此时的宋德玺只有23岁,但相对其他同龄人他更加懂得一些“人情世故”,他心里非常明白:在铁路这个权利垄断的、半军事化封闭式管理的特殊部门,官员的任命也是被垄断的,要提拔什么人完全凭领导的情绪和喜好。虽然,自己已经得偿所愿地进了新疆铁路的“黄埔军校”,虽然,相比其他的“校友”自己手里还多了份凤毛麟角般的大专文凭,但是,自己想要从段里胜出,就必须时时处处留意掌控自己命运和前途的段长赵如春的态度,必须牢牢抱住赵如春的粗腿。
有了这样的想法,宋德玺便整天揣摩赵如春的心思,观察段长最近对自己的态度。为了得到赵如春的赏识,宋德玺开始煞费苦心地投赵如春所好,一有机会不是去拍就是去送,甚至连赵如春家的体力活都包了。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宋德玺一心琢磨着如何拍赵如春的马屁,自然很快就得到了赵如春的赏识,加上他原本就“机灵懂事”,不久便从一个普通值班员被提升为企管办干事,而后又被晋升为运转车间主任、车务段副段长、段长。到赵如春入主哈密分局时,他干脆随其一起打道进了哈密分局,成为赵如春的局长助理,随后,赵如春进军乌铁局,宋德玺也从哈密分局的副局长提升成了正局长。
郁闷:“虾米党”操刀乌铁局
一个全部心思都放在迎合领导的人,他又会对属下做些什么呢?在哈密采访期间,记者在铁路职工中所听到的,几乎全是对宋德玺的骂声,而且所有的骂者都是那样的群情激奋。有人骂他“没给职工办一件好事。把铁路职工变成了光让干活不准说话的牲口。”有人骂他“毫不利人专门利己,把自己当成乌铁局的土皇帝,把企业财产收入当成他家的,想怎么支配就怎么支配。”采访中一些职工告诉记者:宋德玺在哈密的家里有一个特大的豪华鱼缸,据说是在房子封顶前用吊车预先吊进他家里的。”
而宋德玺被骂得最多的是他给所有干部的硬性规定:“每个干部每月必须抓7个违章員工,否则这名干部将被淘汰。”记者了解到,由于宋德玺出台了这一规定,导致许多干部为求自保故意诬陷员工,致使员工们本来就很可怜的几个工资还被扣去。宋德玺的行为引起了铁路职工的强烈不满,为了发泄心中的愤恨,不断有职工写大小字报偷偷张贴在哈密铁路局外,尤其是2004年,大小字报几乎贴满了分局内外,以至于宋德玺为派人撕这些大小字报忙得头昏脑涨。
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就是这样一个被哈密铁路员工公认为“没给职工办过一件好事的”人,不仅没有在铁路职工的吐沫里淹死,而且还吐沫载舟舟更高,他扶摇直上跑到武汉局当书记去了。而更让大家惊掉了下巴的是:宋德玺高升武汉还不到半年,又旋风般地杀回新疆,被任命为乌铁局的一把手。
这一连串的事郁闷得哈密铁路职工几乎吐血。虽然从运量上看武汉局要比乌铁局大,但实际上乌铁局要比武汉局的既得利益实惠得多。打个比方:武汉局辖区铁路网密集,不可能再有更多的投资建设。而乌铁局则不同,仅建设投资就高达数百亿元;另外,每年从乌铁局运出去的物资也难计其数。宋德玺领到这样一份“肥差”,乌铁局不被他搅个翻江倒海才怪。哈密铁路职工纷纷预言:“乌铁局的人要倒霉了!”
果不其然,宋德玺入主乌铁局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换人。据乌铁局前高层干部透露:乌铁局多元化经营管理中心(下称多元化中心)下辖的很多企业都是乌铁局最赚钱的机构。宋德玺上任后,短短数月就把他在哈密分局的朋党统统调进了乌铁局和多元化中心,而仅多元化中心被他垄断的位子就占70%以上。大家气愤不过,私下里按照哈密两字的谐音,给宋德玺和他的“哈密帮”起了个极具讥讽意义的荤名:“虾米党”。
掌握了乌铁局的大局后,宋德玺和“虾米党”所干的第二件事就是搞车皮、捞钱。在宋德玺掌权以前,乌铁局60%的车皮都是由自治区确定的,剩下40%的车皮则由散户和多元化中心各占一半。可自从宋德玺和他的“虾米帮”把持了乌铁局多元化中心之后,留给散户的车皮还不到总数的5%,使得绝大多数的散户只有通过多元化中心的代理公司或专业公司高价发货。
说到激愤之际,乌铁局的这位前干部还向记者出具了一份乌铁局和多元化中心干部每月多种经营奖的发放情况:局长2800元/月,副局长2200元/月,处长1800元/月,副处长1400元/月,正科长1000元/月,副科长800元/月,其他300~700元/月。
号外:
乌铁局的贪官拉了一火车
通常,一个贪官普遍有着一个穷困的童年,一个奋斗的青年,一个高升的中年,以及一个悲惨的晚年。而宋德玺不同的是,他在青年时代既有“奋斗”,又有高升,也许正因为此,宋德玺的悲惨就注定要从中年开始了。
2008年3月5日是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的日子,作为新疆人大代表团成员之一,45岁的宋德玺也参加了这次会议。而据与宋德玺一起参加会议的代表Z先生讲:“两会”期间宋德玺一直很反常,好像非常焦虑似的,尤其是3月9日那天晚上,他好像预感到了什么似的,一直神秘兮兮地不断给人打电话。
也许是宋德玺的第六感官够准,也许是应了乌铁局职工说的恶有恶报,2008年3月10日一早,宋德玺就被中纪委的人请去“喝咖啡”了,而且这一“喝”就再也没有回来,直到第二天下午,新疆代表团的负责人才向与会代表宣布:宋德玺因严重的经济问题,已经被中纪委“双规”了。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小玺子”前脚刚被“双规”,后脚各种小道消息也通过各种途径一窝蜂地传到乌铁局,一时间被传得神乎其神光怪离奇,直到3月16日,乌铁局的领导才在很小范围内正式宣布:宋德玺被有关部门“双规”,他的位置将由北京铁路局党委书记罗金宝出任。其后在同一天的晚上,乌铁局电视台只是简单播发了宋德玺被免职、罗金宝上任的消息。这期间,还有儒雅职工为贺贪官宋德玺被抓即兴作七律一首:
贪足捞够尽疯狂,自比圣贤顺者昌。
买官卖官为主业,兼营国资皆败光。
权色交易数风流,勾结黑恶欺善良。
罪恶滔天不容赦,人间正道是沧桑。
3月18日这天对乌铁局的广大职工及其家屬来说,无疑是个比过春节还要开心的日子。因为就在这天,不仅“虾米党”的不少“虾将”因严重经济问题被抓,而且还被集中在由乌鲁木齐开往北京西的T70次列车的一节软卧车厢内,由专人荷枪实弹地押至北京。而这其中还包括已经退休的原工会主席屈德润、原副局长赵如春以及房地产处处长李殿文夫妇。为此,不少知情人士忍不住拍手讥笑道:“好啊!这可真是乌铁局的贪官拉了一火车啊!”
宋德玺混得如日中天,“虾米党”也正闹得如火如荼,究竟是什么经济问题会导致宋德玺以及“虾米党”的倒台呢?人大代表Z先生透露说:“宋德玺被‘双规’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他的直接责任,导致了1.8亿余元国有资产下落不明。”
说到1.8亿余元国有资产,还要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说起。因为企业发展的需要,哈密铁路分局花2000万元在北京市的五棵松附近买了块地,要在那里建设哈密铁路分局驻北京办事处。事到2005年8月宋德玺挥刀入主乌铁局后,他为了集中权力便下令撤销分局、上下合并。随着哈密分局的被撤销,分局驻扎在北京的办事处自然也要跟着被并到乌铁局驻北京办事处。
分局办事处搬进乌铁局办事处后,五棵松的地皮也就没有留着的必要了,于是乌铁局作出决定,将五棵松的地皮卖了。但是,由于北京的地价连年飞涨,办事处原本2000万元买的地皮一下就涨到2亿多元。于是在五颗松的地皮被卖出后,其中的2000万元被归还乌铁局,而余下的1.8亿余元则像空气一样突然人间“蒸发”了。
案发:
“金轮王”绊倒“小玺子”
1.8亿余元没了可不是小事,这么大的事为什么当时就没有人发现呢?为什么事至今日中纪委才突然请宋德玺去“喝咖啡”呢?说到究竟是什么人扯了宋德玺的袜底子,新疆铁路职工茶余饭后聊得热闹得不得了。
有人说是因为“小玺子”与情人反目,被情人反戈一击举报到了中纪委;也有人说是乌铁局的党委书记黄永斌顶着恐吓、冒着自己和家人被打击和伤害的危险向中纪委反映的;还有的说,宋德玺倒台完全源于原哈密分局金轮建筑有限公司(下称“金轮”公司)总经理周国际的揭发。而综上种种,有近50%的知情人认为:宋德玺的“事发”跟周国际的关系最大。
周国际今年54岁,中等个头,有些中年发福的样子。由于周国际出身普通的铁路工人家庭,加之家中兄弟姐妹又多,因此他家屋里的大炕既是全家睡觉的地方,也是他们兄弟姐妹写作业的桌椅,直到周国际接班进了哈密铁路局后,他家的生活才逐渐好转。1982年,周国际遵照铁路局领导命令,带着局工务段劳务公司30来个待业青年组建了建筑队。
说起周国际的知青建筑队的建筑水平,那简直是稀松得不得了。据哈密分局的人讲:建筑队成立后不久,分局就交给他们一项工程——为分局建一座供热站。可是,工程完工后还没用几天,供热站的墙体就出现裂缝。按说这么劣质的工程不仅要追回工程款,而且还得承担赔偿责任。但是,由于周国际能说会道,又与上面领导的关系不错,建筑队不仅没退工程款,而且还从分局多拿了不少工程款。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宋德玺一进哈密分局,周国际就立马闻到了味,没多久就跟宋德玺成了比穿一条裤子还紧密的把兄弟。尤其是宋德玺入主分局后,周国际的建筑队很快发展成了拥有国家二级建筑公司资质的、赫赫有名的金轮建筑有限公司。建筑队“秃鸡变凤凰”后,周国际便不再满足于垒砖头盖房子的小打小闹了,他开始将触角伸向了技术要求高、工程量大的铁路工程。
据乌铁局原中层干部透露:宋德玺当政时期,乌铁局系统铁路建设的项目虽然是公开招标,但最终大都落入铁路系统下属的企业囊中。尤其是在哈密,只要重大工程或者铁路工程招标,几乎全是金轮公司中标。1990年建设兰新复线,金轮公司就承揽了不少重大工程项目。而1998年10月1日铁路第二次大提速之前,乌铁局提速辖区内很多铁路需要将弯道取直或架设桥梁,其中绝大多数赚钱的工程都被周国际一人独得了。
2005年底五棵松的土地被出卖后,所获盈余1.8亿余元在通过周国际的金轮公司转出后,很快就从人间“蒸发”了。至于其中细节,周国际自然比任何人都心知肚明。多年来周国际和他的金轮公司几次被人举报揭发,而周国际本人也相继两次被公安部门请去问话,虽然后来均被宋德玺等人保出了,但却从此成了有关部门的重点“照顾”对象。
2008年初,国有资产18亿余元下落不明一事,被一神秘人物直接捅到了中纪委,因此周国际再次进入有关部门的视线。2008年3月初,乌铁公安局派人抄走了金轮公司及其下属机构的全部账目。
就像一位办案检察官所说的那样:“在所有的反贪案件中,交代最主动的永远是情人,揭发最坚决的永远是哥们。”周国际也不例外,他跟宋德玺称兄道弟无非是为了个人利益最大化,如今大势已去,周国际再次面对个人利益选择的时候,他利益的天平自然还是朝着自己的方向倾斜。所以,案发后不等办案人员多问什么,他便“竹筒倒豆子”交代了个一干二净。据悉,周国际的揭发对宋德玺造成最致命的一击。
经铁道部纪委初步查明,宋德玺涉嫌贪污人民币2400万元、美元10万元,受贿人民币110万元,滥用职权涉及人民币金额1600万元及包庇等违法犯罪,铁道部纪委建议全国人大依法罢免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职务。2008年7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经表决通过,终止乌鲁木齐铁路局原局长宋德玺的全国人大代表资格。2008年7月3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也罢免了宋德玺的代表职务。同日,铁道部纪委将此案移送异地检察机关侦查起诉。■
编辑:盛汉卿
生猛:“黄铺军校”的“小山东”
“小玺子”大名宋德玺,1963年7月14日生于山东平度,是新疆乌鲁木齐市铁路局(下称乌铁局)的局长。也许是应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老话,宋德玺从小就没让父母多操心,相反还经常帮着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可以说无论在父母的眼里,还是在邻里乡亲的眼里,宋德玺都是一个既孝顺又懂事的好孩子。
追溯宋德玺命运的转折,还要从他初中毕业那年说起。看到很多同学因为没有考上高中而要从此回乡务农,宋德玺死也不愿跟他们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苦作一生。于是他暗下决心一定要考上大学,永远离开平度这个穷山沟,但宋德玺又转念一想:想通过考大学这条路改变命运的人,又何止自己一个?自己要怎样才能考上大学呢?
思来想去,宋德玺想到了远在新疆工作的叔叔。由于国家考虑新疆是个多民族聚集的地区,因此在高考录取的分数上对新疆考生相对比较照顾。为了钻新疆考生录取分数线低的空子,宋德玺只身从山东来到新疆,投奔他在哈密三道岭煤矿工作的叔叔。
“功夫不负苦心人”,1982年7月,宋德玺得偿所愿地考入了兰州铁道学院运输系,1986年8月毕业,他被分配到了被新疆铁路人戏称为新疆铁路“黄埔军校”的乌铁局哈密分局柳园段工作。
说起柳园段,还要从柳园举足轻重的地理位置说起,你别看柳园小站既偏僻又小,但却地处新疆通往内地的咽喉要道,是新疆人去内地的必经之地。因此柳园段的工作人员要比其他段的工作人员更容易接触到高层人士,而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乌铁局留给柳园段的卧铺票比留给哈密铁路分局的还要多,而且,柳园段的工作人员获得提拔晋升的机会也比其他段多。加之,整个哈密分局的很多领导都出身柳园段,更有个别出身柳园的人还跻身乌铁局或铁道部,柳园段也就更加坐实了新疆铁路“黄埔军校”的名号。

虽然此时的宋德玺只有23岁,但相对其他同龄人他更加懂得一些“人情世故”,他心里非常明白:在铁路这个权利垄断的、半军事化封闭式管理的特殊部门,官员的任命也是被垄断的,要提拔什么人完全凭领导的情绪和喜好。虽然,自己已经得偿所愿地进了新疆铁路的“黄埔军校”,虽然,相比其他的“校友”自己手里还多了份凤毛麟角般的大专文凭,但是,自己想要从段里胜出,就必须时时处处留意掌控自己命运和前途的段长赵如春的态度,必须牢牢抱住赵如春的粗腿。
有了这样的想法,宋德玺便整天揣摩赵如春的心思,观察段长最近对自己的态度。为了得到赵如春的赏识,宋德玺开始煞费苦心地投赵如春所好,一有机会不是去拍就是去送,甚至连赵如春家的体力活都包了。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宋德玺一心琢磨着如何拍赵如春的马屁,自然很快就得到了赵如春的赏识,加上他原本就“机灵懂事”,不久便从一个普通值班员被提升为企管办干事,而后又被晋升为运转车间主任、车务段副段长、段长。到赵如春入主哈密分局时,他干脆随其一起打道进了哈密分局,成为赵如春的局长助理,随后,赵如春进军乌铁局,宋德玺也从哈密分局的副局长提升成了正局长。
郁闷:“虾米党”操刀乌铁局
一个全部心思都放在迎合领导的人,他又会对属下做些什么呢?在哈密采访期间,记者在铁路职工中所听到的,几乎全是对宋德玺的骂声,而且所有的骂者都是那样的群情激奋。有人骂他“没给职工办一件好事。把铁路职工变成了光让干活不准说话的牲口。”有人骂他“毫不利人专门利己,把自己当成乌铁局的土皇帝,把企业财产收入当成他家的,想怎么支配就怎么支配。”采访中一些职工告诉记者:宋德玺在哈密的家里有一个特大的豪华鱼缸,据说是在房子封顶前用吊车预先吊进他家里的。”
而宋德玺被骂得最多的是他给所有干部的硬性规定:“每个干部每月必须抓7个违章員工,否则这名干部将被淘汰。”记者了解到,由于宋德玺出台了这一规定,导致许多干部为求自保故意诬陷员工,致使员工们本来就很可怜的几个工资还被扣去。宋德玺的行为引起了铁路职工的强烈不满,为了发泄心中的愤恨,不断有职工写大小字报偷偷张贴在哈密铁路局外,尤其是2004年,大小字报几乎贴满了分局内外,以至于宋德玺为派人撕这些大小字报忙得头昏脑涨。
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就是这样一个被哈密铁路员工公认为“没给职工办过一件好事的”人,不仅没有在铁路职工的吐沫里淹死,而且还吐沫载舟舟更高,他扶摇直上跑到武汉局当书记去了。而更让大家惊掉了下巴的是:宋德玺高升武汉还不到半年,又旋风般地杀回新疆,被任命为乌铁局的一把手。
这一连串的事郁闷得哈密铁路职工几乎吐血。虽然从运量上看武汉局要比乌铁局大,但实际上乌铁局要比武汉局的既得利益实惠得多。打个比方:武汉局辖区铁路网密集,不可能再有更多的投资建设。而乌铁局则不同,仅建设投资就高达数百亿元;另外,每年从乌铁局运出去的物资也难计其数。宋德玺领到这样一份“肥差”,乌铁局不被他搅个翻江倒海才怪。哈密铁路职工纷纷预言:“乌铁局的人要倒霉了!”
果不其然,宋德玺入主乌铁局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换人。据乌铁局前高层干部透露:乌铁局多元化经营管理中心(下称多元化中心)下辖的很多企业都是乌铁局最赚钱的机构。宋德玺上任后,短短数月就把他在哈密分局的朋党统统调进了乌铁局和多元化中心,而仅多元化中心被他垄断的位子就占70%以上。大家气愤不过,私下里按照哈密两字的谐音,给宋德玺和他的“哈密帮”起了个极具讥讽意义的荤名:“虾米党”。
掌握了乌铁局的大局后,宋德玺和“虾米党”所干的第二件事就是搞车皮、捞钱。在宋德玺掌权以前,乌铁局60%的车皮都是由自治区确定的,剩下40%的车皮则由散户和多元化中心各占一半。可自从宋德玺和他的“虾米帮”把持了乌铁局多元化中心之后,留给散户的车皮还不到总数的5%,使得绝大多数的散户只有通过多元化中心的代理公司或专业公司高价发货。
说到激愤之际,乌铁局的这位前干部还向记者出具了一份乌铁局和多元化中心干部每月多种经营奖的发放情况:局长2800元/月,副局长2200元/月,处长1800元/月,副处长1400元/月,正科长1000元/月,副科长800元/月,其他300~700元/月。
号外:
乌铁局的贪官拉了一火车
通常,一个贪官普遍有着一个穷困的童年,一个奋斗的青年,一个高升的中年,以及一个悲惨的晚年。而宋德玺不同的是,他在青年时代既有“奋斗”,又有高升,也许正因为此,宋德玺的悲惨就注定要从中年开始了。
2008年3月5日是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的日子,作为新疆人大代表团成员之一,45岁的宋德玺也参加了这次会议。而据与宋德玺一起参加会议的代表Z先生讲:“两会”期间宋德玺一直很反常,好像非常焦虑似的,尤其是3月9日那天晚上,他好像预感到了什么似的,一直神秘兮兮地不断给人打电话。
也许是宋德玺的第六感官够准,也许是应了乌铁局职工说的恶有恶报,2008年3月10日一早,宋德玺就被中纪委的人请去“喝咖啡”了,而且这一“喝”就再也没有回来,直到第二天下午,新疆代表团的负责人才向与会代表宣布:宋德玺因严重的经济问题,已经被中纪委“双规”了。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小玺子”前脚刚被“双规”,后脚各种小道消息也通过各种途径一窝蜂地传到乌铁局,一时间被传得神乎其神光怪离奇,直到3月16日,乌铁局的领导才在很小范围内正式宣布:宋德玺被有关部门“双规”,他的位置将由北京铁路局党委书记罗金宝出任。其后在同一天的晚上,乌铁局电视台只是简单播发了宋德玺被免职、罗金宝上任的消息。这期间,还有儒雅职工为贺贪官宋德玺被抓即兴作七律一首:
贪足捞够尽疯狂,自比圣贤顺者昌。
买官卖官为主业,兼营国资皆败光。
权色交易数风流,勾结黑恶欺善良。
罪恶滔天不容赦,人间正道是沧桑。
3月18日这天对乌铁局的广大职工及其家屬来说,无疑是个比过春节还要开心的日子。因为就在这天,不仅“虾米党”的不少“虾将”因严重经济问题被抓,而且还被集中在由乌鲁木齐开往北京西的T70次列车的一节软卧车厢内,由专人荷枪实弹地押至北京。而这其中还包括已经退休的原工会主席屈德润、原副局长赵如春以及房地产处处长李殿文夫妇。为此,不少知情人士忍不住拍手讥笑道:“好啊!这可真是乌铁局的贪官拉了一火车啊!”
宋德玺混得如日中天,“虾米党”也正闹得如火如荼,究竟是什么经济问题会导致宋德玺以及“虾米党”的倒台呢?人大代表Z先生透露说:“宋德玺被‘双规’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他的直接责任,导致了1.8亿余元国有资产下落不明。”
说到1.8亿余元国有资产,还要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说起。因为企业发展的需要,哈密铁路分局花2000万元在北京市的五棵松附近买了块地,要在那里建设哈密铁路分局驻北京办事处。事到2005年8月宋德玺挥刀入主乌铁局后,他为了集中权力便下令撤销分局、上下合并。随着哈密分局的被撤销,分局驻扎在北京的办事处自然也要跟着被并到乌铁局驻北京办事处。
分局办事处搬进乌铁局办事处后,五棵松的地皮也就没有留着的必要了,于是乌铁局作出决定,将五棵松的地皮卖了。但是,由于北京的地价连年飞涨,办事处原本2000万元买的地皮一下就涨到2亿多元。于是在五颗松的地皮被卖出后,其中的2000万元被归还乌铁局,而余下的1.8亿余元则像空气一样突然人间“蒸发”了。
案发:
“金轮王”绊倒“小玺子”
1.8亿余元没了可不是小事,这么大的事为什么当时就没有人发现呢?为什么事至今日中纪委才突然请宋德玺去“喝咖啡”呢?说到究竟是什么人扯了宋德玺的袜底子,新疆铁路职工茶余饭后聊得热闹得不得了。
有人说是因为“小玺子”与情人反目,被情人反戈一击举报到了中纪委;也有人说是乌铁局的党委书记黄永斌顶着恐吓、冒着自己和家人被打击和伤害的危险向中纪委反映的;还有的说,宋德玺倒台完全源于原哈密分局金轮建筑有限公司(下称“金轮”公司)总经理周国际的揭发。而综上种种,有近50%的知情人认为:宋德玺的“事发”跟周国际的关系最大。
周国际今年54岁,中等个头,有些中年发福的样子。由于周国际出身普通的铁路工人家庭,加之家中兄弟姐妹又多,因此他家屋里的大炕既是全家睡觉的地方,也是他们兄弟姐妹写作业的桌椅,直到周国际接班进了哈密铁路局后,他家的生活才逐渐好转。1982年,周国际遵照铁路局领导命令,带着局工务段劳务公司30来个待业青年组建了建筑队。
说起周国际的知青建筑队的建筑水平,那简直是稀松得不得了。据哈密分局的人讲:建筑队成立后不久,分局就交给他们一项工程——为分局建一座供热站。可是,工程完工后还没用几天,供热站的墙体就出现裂缝。按说这么劣质的工程不仅要追回工程款,而且还得承担赔偿责任。但是,由于周国际能说会道,又与上面领导的关系不错,建筑队不仅没退工程款,而且还从分局多拿了不少工程款。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宋德玺一进哈密分局,周国际就立马闻到了味,没多久就跟宋德玺成了比穿一条裤子还紧密的把兄弟。尤其是宋德玺入主分局后,周国际的建筑队很快发展成了拥有国家二级建筑公司资质的、赫赫有名的金轮建筑有限公司。建筑队“秃鸡变凤凰”后,周国际便不再满足于垒砖头盖房子的小打小闹了,他开始将触角伸向了技术要求高、工程量大的铁路工程。
据乌铁局原中层干部透露:宋德玺当政时期,乌铁局系统铁路建设的项目虽然是公开招标,但最终大都落入铁路系统下属的企业囊中。尤其是在哈密,只要重大工程或者铁路工程招标,几乎全是金轮公司中标。1990年建设兰新复线,金轮公司就承揽了不少重大工程项目。而1998年10月1日铁路第二次大提速之前,乌铁局提速辖区内很多铁路需要将弯道取直或架设桥梁,其中绝大多数赚钱的工程都被周国际一人独得了。
2005年底五棵松的土地被出卖后,所获盈余1.8亿余元在通过周国际的金轮公司转出后,很快就从人间“蒸发”了。至于其中细节,周国际自然比任何人都心知肚明。多年来周国际和他的金轮公司几次被人举报揭发,而周国际本人也相继两次被公安部门请去问话,虽然后来均被宋德玺等人保出了,但却从此成了有关部门的重点“照顾”对象。
2008年初,国有资产18亿余元下落不明一事,被一神秘人物直接捅到了中纪委,因此周国际再次进入有关部门的视线。2008年3月初,乌铁公安局派人抄走了金轮公司及其下属机构的全部账目。
就像一位办案检察官所说的那样:“在所有的反贪案件中,交代最主动的永远是情人,揭发最坚决的永远是哥们。”周国际也不例外,他跟宋德玺称兄道弟无非是为了个人利益最大化,如今大势已去,周国际再次面对个人利益选择的时候,他利益的天平自然还是朝着自己的方向倾斜。所以,案发后不等办案人员多问什么,他便“竹筒倒豆子”交代了个一干二净。据悉,周国际的揭发对宋德玺造成最致命的一击。
经铁道部纪委初步查明,宋德玺涉嫌贪污人民币2400万元、美元10万元,受贿人民币110万元,滥用职权涉及人民币金额1600万元及包庇等违法犯罪,铁道部纪委建议全国人大依法罢免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职务。2008年7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经表决通过,终止乌鲁木齐铁路局原局长宋德玺的全国人大代表资格。2008年7月3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也罢免了宋德玺的代表职务。同日,铁道部纪委将此案移送异地检察机关侦查起诉。■
编辑:盛汉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