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冬季路桥工程的施工建设中,混凝土是必不可少的施工材料之一,而混凝土的浇筑又是混凝土的施工工艺中最为重要的一步,尤其是在冬季寒冷环境里对路桥工程各方面的质量、方案有更高要求的时候,更是要求有更严格的标准。本文介绍了混凝土冻害原理,探讨了冬季路桥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技术,总结了路桥工程冬季施工的质量保证措施和防治策略。
【关键词】路桥工程;冬季施工;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防治措施
冬季路桥工程施工,一定要把混凝土的抗冻性能作为控制指标。通常情况下,当室外日平均气温持续5天在5℃以下则为冬季施工阶段,当温度在劫难逃15℃以下则最好不要做任何施工操作。因此,到达冬季之后,对于道路桥梁的施工则应该采取先进的技术,做好低温防范工作。而混凝土则是需要重点维护的对象,对于混凝土的运输则需做好有效的保护策略,控制其内部温度,增强混凝土结构的实用性能,从而促进了各工序的操作,剪短了路桥工作面暴露时间,避免造成过多的经济损失。
1、冬季路桥工程混凝土冻害原理
冬季路桥工程施工时,气温低直接导致水泥的水化作用减弱,新浇筑的混凝土强度增长明显的缓慢下来,当温度降到0℃以下的时候,水化作用基本停止,混凝土强度的增大也随之停止。温度继续降低,最终会导致在混凝土内部形成较大的冰胀应力,使强度还比较低的混凝土内部产生微小的裂缝,与此同时水泥和其他集料间的粘结力降低,最终导致混凝土的性能达不到设计标准,这些危害即使在温度回升到正常水平时也不能够再恢复到设计强度,这就是混凝土的冻害原理。
2、冬季路桥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技术研究
2.1混凝土运输。考虑到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常常会受到温度的影响,导致其结构性能减弱,在运输时可实施以下方法:对运输车辆进行清理,以避免装料后混入过多的杂质;运输道路需维持畅通,不得出现阻塞情况而造成运输时间变长;运至现场实施浇筑后需对速度严格把握, 从而减短车辆的等待时间,防止混凝土质量受到损坏。
2.2加热措施
2.2.1水蒸气加热措施。对制作场地需要添加蒸汽锅炉,并且划分为两条不同的支路导出蒸汽管道,第1条与拌合站水池相连接,第2条与预制场地相连接。蒸汽管道需和拌合站水池底部管端封口相通,对水池中的管壁制作不同的小孔, 以维持正常的热交换。在拌合采取通气处理, 在拌合水池上水口安装一个温度计,以及时掌握拌合水的温度变化情况。对拌合水池顶口需要添设适用的棚盖,以避免热量过度丢失。
2.2.2电加热措施。在变压器中选择适合的电缆连接于拌合站,并且根据具体位置安装漏电保护,并要求技术人员定期检查维护。对各个拌合站的水池底部添加35根1kw的电热管,使用上水口设置温度计对拌合用水的温度定期检测。对顶口添加棚盖结构,以避免热量过早丢失。同时还要添加备用水箱,当温度降低后可及时加热提温。若拌合站水池达不到施工用水量的需要, 则把高温度的水与低温度的水先融合,以对拌合水池补充拌合用水。
2.2.3火炉加热的措施。一般在较小的且条件要求不高的工地进行使用,操作简单且成本低,但使用火炉加热所能获取的温度不高,且容易引起室内干燥,放出的二氧化碳还会引起混凝土表面的碳化,影响到混凝土自身的质量。
2.2.4红外线加热的措施。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红外线加热也是可以投入使用的,用气体红外线发生器对混凝土进行密闭的辐射加热即可。
2.3现场混凝土浇注技术
为了保证混凝土在入模时的温度达到标准,则需要采取混凝土拌合的升温以及混凝土输送过的保温等相关措施。浇注操作时遇到低温阶段,需选择彩条布对施工点实施封闭,从而减小热量的耗损,从而维持浇注时施工点的温度。承台顶面混凝土在初凝之前,需要把电热毯覆盖且对土工布实施保温,这一环节中要保证电热毯下要衬铺塑料薄膜隔水;初凝收浆抹面之后参照温控方法选择流出的冷却水实施保温,相关步骤:先沿承台周围砌堰,高度在30cm,在逐渐把电热毯撤去,且把冷却水往顶面的堰内注入。结合封闭承台与钢桩围堰间隙的方案进行承台侧面的保温工作,主要方法为选择彩条布把承台与钢桩围堰间隙顶口进行密封,创造出棚状结构以降低温度消耗。当气温过低时则需对封闭的间隙内使用碘钨灯来增加承台侧面的温度。当完成浇注系梁操作后需进行必要的维护,顶面混凝土要在覆盖土工布之后添加一层塑料薄膜实施保温,气温低的可以增加电热毯。使用彩条布封闭系梁侧模的方式实现系梁侧面的保温处理。墩柱在浇注至拆模之前,都需要把模板用彩条布完全围住后实施保温。结束拆模后要尽快把墩柱运用土工布进行包裹, 再套上塑料薄膜袋进行捆扎。
因墩柱在施工时温度难以控制,其操作过程需避免温度过低。盖梁在浇注完成后的养护里,需保证顶面混凝土先覆盖土工布之后在土工布上使用塑料薄膜进来维持温度,气温过低时则采取电热毯。使用彩条布对盖梁侧面和底面进行全封闭处理以保证温度。拆掉侧模之后,对内层选择土工布来覆盖表面保温。箱梁在低温状态下实施混凝土浇注,需尽可能在早上开盘,该时期可不采取大功率加热,只需适当提前预热即可。因夜里的温度过低,对拌合水池采取大功率加热,这样可以减少电脑的过度消耗。施工缝混凝土主要结合碘钨灯或热水浇淋接茬部位大于5℃,混凝土浇筑结束之后要采取相应的保温措施,将温度高低维持在理想状态,且对相应的设备采取保温养护处理。
2.4蒸汽养护措施
对蒸汽实施维护前期,需要做好锅炉房的搭设以及管道布置。地下管道埋深要达到冻结的深度,对于多个构建都应采取保温处理,主要包括:架空管道、上水管、截门井等。箱梁外模板在蒸汽维护过程里是木模板,当温度在5℃以下进行混凝土浇筑时,运用彩条布对外模外侧的支架实施裹密封,从而建立起暖棚。暖棚和桥面质检的高度在45cm左右,对桥下暖棚的外面设置1吨的无压锅炉,且能够把蒸汽管链接于桥面上,沿桥的纵向方向添加两道主管,且对主管上每隔20米分布气眼,这样可以让蒸汽均与布置在桥面。施工过程中,必须要维持暖棚的密封性,从而使得蒸养处于恒温状态,防止温度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 3、冬季路桥工程施工的质量保证措施
冬季路桥工程施工中,在混凝土浇筑之前,需要把模板及钢筋等相关物体上得杂物清理干净,以保证混凝土内部的各项同性,同时保证温度应力的均衡。当环境的温度降到10℃以下时,则需要用暖棚法把直径大于等于25mm的钢筋都进行加温处理。另外不管是那种情况下,砼的灌注温度都要达到5℃以上,某些特殊的砼结构则需要达到10℃以上,且连续灌注不可中断。施工缝处的各类杂物均需处理干净,必要时可用水冲洗。
总之,在冬季路桥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当中,为了保证路桥工程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减少温度变化对混凝土浇筑质量的影响,必须从混凝土材料及配比、混凝土浇筑和振捣等方面,对施工方法加以改良,保证混凝土浇筑施工达到路桥工程的设计要求和建设目的。
参考文献
[1]苏畅,江阳,艾华.冬季路桥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浇灌的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铁道科学,2013(10):87-88
[2]胡丹峰.道路桥梁冬季施工中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3(1) :51-53
[3]郑学忠.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冬季路桥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3(9):63-66
[4]潘君,夏志忠.简述公路路基施工技术[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13(12):76-77
[5]龙山鑫,百果汇,荣苏州.北方地区道桥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抗冻性技术应用研究[J].时代建筑,2013(3):99-100
[6]杨廷贵,汤荣成,梁发山.北方地区混凝土工程冻害机理与防治策略[J].中国铁道科学,2013(6):63-66
[7]杨翠林,汤宜举,英梅.北方地区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与耐久性设计[J].建筑技术,2013(9):93-93
[8]王桂芳,张婕.混凝土掺引气剂的技术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13, (5):55-57.
[9]刘秉京.混凝土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32-33.
[10]徐德军,李汉武.混凝土的耐久性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3,30(6):61-63.
作者简介
李鹏飞(1975.9.3-),男,助理工程师,大学本科,2002年7月、2015年7月先后毕业于辽宁干部经济管理学院财政金融专业和吉林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现任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道路桥梁工程处战备资产-125库主任,主要从事铁道建筑国防交通物资储备基础设施建设与研究工作,辽宁辽阳,111000。
【关键词】路桥工程;冬季施工;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防治措施
冬季路桥工程施工,一定要把混凝土的抗冻性能作为控制指标。通常情况下,当室外日平均气温持续5天在5℃以下则为冬季施工阶段,当温度在劫难逃15℃以下则最好不要做任何施工操作。因此,到达冬季之后,对于道路桥梁的施工则应该采取先进的技术,做好低温防范工作。而混凝土则是需要重点维护的对象,对于混凝土的运输则需做好有效的保护策略,控制其内部温度,增强混凝土结构的实用性能,从而促进了各工序的操作,剪短了路桥工作面暴露时间,避免造成过多的经济损失。
1、冬季路桥工程混凝土冻害原理
冬季路桥工程施工时,气温低直接导致水泥的水化作用减弱,新浇筑的混凝土强度增长明显的缓慢下来,当温度降到0℃以下的时候,水化作用基本停止,混凝土强度的增大也随之停止。温度继续降低,最终会导致在混凝土内部形成较大的冰胀应力,使强度还比较低的混凝土内部产生微小的裂缝,与此同时水泥和其他集料间的粘结力降低,最终导致混凝土的性能达不到设计标准,这些危害即使在温度回升到正常水平时也不能够再恢复到设计强度,这就是混凝土的冻害原理。
2、冬季路桥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技术研究
2.1混凝土运输。考虑到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常常会受到温度的影响,导致其结构性能减弱,在运输时可实施以下方法:对运输车辆进行清理,以避免装料后混入过多的杂质;运输道路需维持畅通,不得出现阻塞情况而造成运输时间变长;运至现场实施浇筑后需对速度严格把握, 从而减短车辆的等待时间,防止混凝土质量受到损坏。
2.2加热措施
2.2.1水蒸气加热措施。对制作场地需要添加蒸汽锅炉,并且划分为两条不同的支路导出蒸汽管道,第1条与拌合站水池相连接,第2条与预制场地相连接。蒸汽管道需和拌合站水池底部管端封口相通,对水池中的管壁制作不同的小孔, 以维持正常的热交换。在拌合采取通气处理, 在拌合水池上水口安装一个温度计,以及时掌握拌合水的温度变化情况。对拌合水池顶口需要添设适用的棚盖,以避免热量过度丢失。
2.2.2电加热措施。在变压器中选择适合的电缆连接于拌合站,并且根据具体位置安装漏电保护,并要求技术人员定期检查维护。对各个拌合站的水池底部添加35根1kw的电热管,使用上水口设置温度计对拌合用水的温度定期检测。对顶口添加棚盖结构,以避免热量过早丢失。同时还要添加备用水箱,当温度降低后可及时加热提温。若拌合站水池达不到施工用水量的需要, 则把高温度的水与低温度的水先融合,以对拌合水池补充拌合用水。
2.2.3火炉加热的措施。一般在较小的且条件要求不高的工地进行使用,操作简单且成本低,但使用火炉加热所能获取的温度不高,且容易引起室内干燥,放出的二氧化碳还会引起混凝土表面的碳化,影响到混凝土自身的质量。
2.2.4红外线加热的措施。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红外线加热也是可以投入使用的,用气体红外线发生器对混凝土进行密闭的辐射加热即可。
2.3现场混凝土浇注技术
为了保证混凝土在入模时的温度达到标准,则需要采取混凝土拌合的升温以及混凝土输送过的保温等相关措施。浇注操作时遇到低温阶段,需选择彩条布对施工点实施封闭,从而减小热量的耗损,从而维持浇注时施工点的温度。承台顶面混凝土在初凝之前,需要把电热毯覆盖且对土工布实施保温,这一环节中要保证电热毯下要衬铺塑料薄膜隔水;初凝收浆抹面之后参照温控方法选择流出的冷却水实施保温,相关步骤:先沿承台周围砌堰,高度在30cm,在逐渐把电热毯撤去,且把冷却水往顶面的堰内注入。结合封闭承台与钢桩围堰间隙的方案进行承台侧面的保温工作,主要方法为选择彩条布把承台与钢桩围堰间隙顶口进行密封,创造出棚状结构以降低温度消耗。当气温过低时则需对封闭的间隙内使用碘钨灯来增加承台侧面的温度。当完成浇注系梁操作后需进行必要的维护,顶面混凝土要在覆盖土工布之后添加一层塑料薄膜实施保温,气温低的可以增加电热毯。使用彩条布封闭系梁侧模的方式实现系梁侧面的保温处理。墩柱在浇注至拆模之前,都需要把模板用彩条布完全围住后实施保温。结束拆模后要尽快把墩柱运用土工布进行包裹, 再套上塑料薄膜袋进行捆扎。
因墩柱在施工时温度难以控制,其操作过程需避免温度过低。盖梁在浇注完成后的养护里,需保证顶面混凝土先覆盖土工布之后在土工布上使用塑料薄膜进来维持温度,气温过低时则采取电热毯。使用彩条布对盖梁侧面和底面进行全封闭处理以保证温度。拆掉侧模之后,对内层选择土工布来覆盖表面保温。箱梁在低温状态下实施混凝土浇注,需尽可能在早上开盘,该时期可不采取大功率加热,只需适当提前预热即可。因夜里的温度过低,对拌合水池采取大功率加热,这样可以减少电脑的过度消耗。施工缝混凝土主要结合碘钨灯或热水浇淋接茬部位大于5℃,混凝土浇筑结束之后要采取相应的保温措施,将温度高低维持在理想状态,且对相应的设备采取保温养护处理。
2.4蒸汽养护措施
对蒸汽实施维护前期,需要做好锅炉房的搭设以及管道布置。地下管道埋深要达到冻结的深度,对于多个构建都应采取保温处理,主要包括:架空管道、上水管、截门井等。箱梁外模板在蒸汽维护过程里是木模板,当温度在5℃以下进行混凝土浇筑时,运用彩条布对外模外侧的支架实施裹密封,从而建立起暖棚。暖棚和桥面质检的高度在45cm左右,对桥下暖棚的外面设置1吨的无压锅炉,且能够把蒸汽管链接于桥面上,沿桥的纵向方向添加两道主管,且对主管上每隔20米分布气眼,这样可以让蒸汽均与布置在桥面。施工过程中,必须要维持暖棚的密封性,从而使得蒸养处于恒温状态,防止温度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 3、冬季路桥工程施工的质量保证措施
冬季路桥工程施工中,在混凝土浇筑之前,需要把模板及钢筋等相关物体上得杂物清理干净,以保证混凝土内部的各项同性,同时保证温度应力的均衡。当环境的温度降到10℃以下时,则需要用暖棚法把直径大于等于25mm的钢筋都进行加温处理。另外不管是那种情况下,砼的灌注温度都要达到5℃以上,某些特殊的砼结构则需要达到10℃以上,且连续灌注不可中断。施工缝处的各类杂物均需处理干净,必要时可用水冲洗。
总之,在冬季路桥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当中,为了保证路桥工程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减少温度变化对混凝土浇筑质量的影响,必须从混凝土材料及配比、混凝土浇筑和振捣等方面,对施工方法加以改良,保证混凝土浇筑施工达到路桥工程的设计要求和建设目的。
参考文献
[1]苏畅,江阳,艾华.冬季路桥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浇灌的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铁道科学,2013(10):87-88
[2]胡丹峰.道路桥梁冬季施工中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3(1) :51-53
[3]郑学忠.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冬季路桥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3(9):63-66
[4]潘君,夏志忠.简述公路路基施工技术[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13(12):76-77
[5]龙山鑫,百果汇,荣苏州.北方地区道桥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抗冻性技术应用研究[J].时代建筑,2013(3):99-100
[6]杨廷贵,汤荣成,梁发山.北方地区混凝土工程冻害机理与防治策略[J].中国铁道科学,2013(6):63-66
[7]杨翠林,汤宜举,英梅.北方地区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与耐久性设计[J].建筑技术,2013(9):93-93
[8]王桂芳,张婕.混凝土掺引气剂的技术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13, (5):55-57.
[9]刘秉京.混凝土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32-33.
[10]徐德军,李汉武.混凝土的耐久性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3,30(6):61-63.
作者简介
李鹏飞(1975.9.3-),男,助理工程师,大学本科,2002年7月、2015年7月先后毕业于辽宁干部经济管理学院财政金融专业和吉林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现任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道路桥梁工程处战备资产-125库主任,主要从事铁道建筑国防交通物资储备基础设施建设与研究工作,辽宁辽阳,11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