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英语课堂教学“协商”效果的实证研究

来源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30173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探求更佳的医学英语教学模式,采用实验对照方法调研"协商"对医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虽然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考试成绩差异不大,但实验组学生比对照组学生更认可所使用的教材,更满意教师的授课方式。同时,医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协商"让学生参与课堂决策,能够加强学生学习医学英语的主人翁意识,充分发挥其"主角"的作用;"协商"也能够让教师通过主导课堂而更好地发挥他们在教学中的另一"主角"作用。"协商"对学生和教师都有积极的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以社会发展对复合型医学人才的需求为出发点,研究高等医学院校体育学科如何依托医学教育资源,改革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构建医体结合的体育课程方案,体现优势特色。通过对济宁医学院的研究结果表明,医体结合体育课程教学不仅提高了医学生素质,而且能够培养医学生开医药处方和健身处方的"两栖处方"能力,实现了高等医学院校体育学科建设的职业性和特色性,为高等医学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目的探讨北京大学医学部七年制预防医学专业本科教育阶段现行课程模式,具体包括课程结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与学生培养目标之间存在的差距,为优化课程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北京大学七年制预防医学专业2012-2013学年本科教育阶段各年级学生所有必修课程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编制的结构化问卷收集必修课程的相关信息,分析课程结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基本情况。结果本研
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开展生命伦理教育,能够使学生加深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理解,从而尊重服务对象,完善自我人格。开展生命伦理教育的途径主要有课堂教学、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等。开展生命伦理教育的效果表现为,学生在医患关系协调、临终关怀服务、社会工作专业理念和技能方面都有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