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海域3~8月份南极磷虾挥发性物质变化

来源 :食品工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ddsteve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测定南极海域3~8月份南极磷虾肉中挥发性物质,研究分析南极磷虾气味随着月份变化的特点。利用气相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了其挥发性成分的变化,采用ROVA法确定各月份南极磷虾的关键风味化合物,并通过电子鼻对其整体风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极磷虾主体风味物质主要为醛类;3、4月份的主体风味物质较少,以壬醛、癸醛为主;5~8月份主体风味物质明显增加,有壬醛、癸醛、3-甲基丁醛、2-甲基丁醛、苯乙醛、1-辛稀-3-醇等。所有月份中都有D-柠檬稀,但阈值较低,推测其对南极磷虾风味形成有一定的修饰作用。该变
其他文献
每个时代的审美心理都如一把特殊的标尺,度量着这个时代的一切艺术形式。传统民族舞蹈艺术在当代西方文化的冲击下所面临的市场化生存困境,其症结恰恰就在于时代变迁中审美差
介绍了国内外微流体装置及系统的发展和应用,分析了近期有待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指出该技术富于挑战性,同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正> 苯甲酸钠(Sodium Benzoate)是酱油中的一种化学防腐剂。1978年国家颁布的食品卫生标准规定:在1公斤酱油中苯甲酸钠(以苯甲酸计算)最大使用量为1克。关于酱油中苯甲酸钠
清洁生产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可以保证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循环经济是国际社会在总结了工业污染治理的经验教训后提出的一种新型污染预防和控制战略,本文对清洁生产和
视觉时代,影视研究成为了社会人文学科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影视史学视阈下,解读2013年备受日本观众喜爱、并引发世界范围热议的宫崎骏电影《起风了》,有助于洞见创作
搭建基于Spark技术的网络大数据分析平台,对信令进行分析和处理,提升了分析效率。通过现网实际数据验证,该平台具有高效和可扩展性强的特点,未来可适用范围较广。
<正> 在豆腐乳生产中,用冷榨豆饼作原料时,添加纯碱提高豆腐坯的出品率,己经在生产中广泛运用,但以大豆为原料时,添加纯碱提高豆腐坯出品率的问题,尚未被人们广泛重视.现将我
期刊
本文就当前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培养大学生就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意义进行分析,阐述了金融类高校大学生就业核心能力的构成应包括专业技能、职业适应与发展、团队实践和个人特
对科学技术的批判实际上是整个法兰克福学派共同的理论主题,作为其杰出代表的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在这一问题上都有自己相关的论述。从三个方面的同异出发,论述了二者科技观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