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微课的应用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wang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肩负着传承中国深远历史文化的任务。但由于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必须及时扭转这种现状。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思维模式的培养。微课是网络时代下的一种教学手段,能有效活跃课堂气氛,拉近师生距离,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这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被广泛应用,深受广大师生喜爱。现就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谈谈拙见。
  一、增强微课对学生的吸引力
  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通常会一人兼顾不同班级,管理百余名学生。對此,教师经常感到疲惫、力不从心,不能同时满足不同学生的知识需求。使用微课视频教学模式后,大幅度降低教师教学压力,仅仅需要解释一些视频中未提及的问题即可,针对不同的学生一对一展开辅导。教师可以将精力重点放在提高教学水平上,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
  微课能否在课堂中充分发挥作用,关键在于其能否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确保学生在欣赏微课时保持精力集中,以此提高学习效率。在设置微课视频时,首先要保障其内容能引发学生兴趣。比如,教师在选择主题时,应尽量贴近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以及高考中频繁出现的问题,学生为提升考试分数,必然会对微课加以重视。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在制作微课时适当增加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事物,如讲《水调歌头》可以通过微课视频,把诗歌的内容用图画的形式展现出来,每一句所表达的意思都可以放到微课中,放给学生看。通过这种形式,学生对语文教学就会更加感兴趣,印象会更深刻。
  二、转变教学观念,激励学生合作
  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往往是被动接受学习,丧失了自主学习能力。不难发现,教学中经常出现学生有心学习却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大大消耗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达不到理想的学习效果,同时还浪费教学资源。要想实现自主学习,学生需要有所凭借。微课在教学中的使用,能在课外业余时间为力所不及的学生提供深层次的引导,促使其形成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水平。
  教师在教学中要紧随时代的脚步,改变以往传统教学中主宰者的地位,正确认识到自身只是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引者。要想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必须做好引导工作,鼓励学生采用合作的学习方式。比如可以在学生中划分微课小组,用多人协力合作的形式对微课展开分析和探索。教师还可以适时组织“微课设计大赛”,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微课的策划和制作中去,从而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
  另外,因为课堂时间有限,常常不能覆盖所有知识要点。所以,发挥微课的作用是势在必行的。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之后,可以利用一些闲散时间欣赏微课视频来补充遗漏知识。为使教学进程同步,教师还可以将微课布置为家庭作业。如在学习《雷雨》一文时,课堂时间无法让学生对文章形成一个系统的认知,所以需要学生在课后去深入了解。将观看话剧《雷雨》布置为家庭作业,让学生能对其进行全面了解。需要注意的是,布置微课作业时要控制其他作业的数量,杜绝作业过多给学生带来压力。
  三 杜绝课程碎片化,建设微课平台
  很多学生厌烦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出现不融洽的课堂气氛,阻碍了教学进程。微课在缓解课堂氛围上有重要作用,使课堂变得轻松愉悦的同时,还能增强师生的好奇感和新鲜感,确保课程有条不紊地进行。
  教师在使用微课开展教学时,应该尽可能地确保课程的整体性,杜绝知识的碎片化,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有计划、有目标地展开学习,对之前的学习查漏补缺。如学习《陈情表》,微课可以添加背景音乐,把作者悲痛的心情渲染进去,把丰富繁杂的教学内容变成简洁生动形象的视频,用美妙的声音,传递给学生,让这古代的感情融入到现代。李密从自己年幼的不幸遭遇开始,说明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特殊感情,叙述祖母抚育自己的大恩,以及自己应该报养祖母的大义;除了感谢朝廷的知遇之恩以外,又倾诉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辞意恳切,真情流露,语言简洁,委婉畅达。把祖母和李密的故事做成感人的视频,让学生了解文章的意思,背起来就容易多了。
  另外,不论微课内容多么丰富多彩,若没有一个优秀的平台作为基础,就无法从根本上体现出其具有的真正价值。即使现阶段互联网上已经拥有大量微课平台,但教师还不能结合实际情况和学生自身特点有效指引学生开展学习。所以,学校可以试着建设专属本学校的微课平台,充分发挥微课在教学中的优势和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虽然近年来我国微课发展十分快速,但仍处于初级阶段,需要不断加以巩固和提升。针对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加大研究、探索力度,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和丰富教学内容,全面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水平和综合素质,为其日后的发展提供有利保障。
  作者单位:安徽省宿州学院附属实验中学(234000)
其他文献
环境描写作为小说的要素之一,在小说创作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正如茅盾所说:"人物不得不在一定的环境中活动,因此,作品中就必须写到环境.作品的环境描写,不论是社会环境或自
期刊
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成熟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学生也是其人生观、社会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利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的教育过程来促进学生的身
运用文献资料、访谈法,以湖北理工学院健美操选项考核体系为例,就考核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并针对问题给出了合理可行的建议.
我国历史文化博大精深,语文学科作为我国五千年优秀历史文化的积淀,其所蕴藏的文学知识可谓是无穷无尽。因此,无论是在高中教材还是语文教学活动中都存在大量的隐性知识,而这些隐性知识是我国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陪伴莘莘学子走过其学习生涯。但在现今的高中语文课程中,隐性知识往往是教学中的重难点。为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向学生传授语文隐性知识,现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进行简要剖析。  一、如何评价隐
高中语文教学存在教学内容过于碎片化、形式雷同化的问题,导致学生思维不够深入,趋于表层化,对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和语文素养的优化产生了不良影响。要改变现状,教师就要充分重视语文知识的整体性,注重引导学生自主进行知识的建构,可以围绕所学课文展开听说读写交互共生的专题学习活动,为语文教学开辟出新的路径。  一、问题研究,发展思维能力  语文专题教学要关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在专题学习活动中探究的问题越
语文课需要在开放的情境中彰显人文化和多维度,越是开放化的语文课堂,越能使学生在不断强化识记和深化理解的基础上增长综合运用能力。打破传统的师讲生听模式,一方面,对活化课程资源起到一定推动作用,开阔认知视野和思维;另一方面,便于学生在栩栩如生的环境中主动尝试,帮助他们在深入探知的过程中感悟到文道合一。  一、类文引导,旁征博引  从教材中发现点滴,能使学生在举一反三的运用中收获更多新鲜知识。类文引导,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出现文明中断的国家。今天,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正在成为更具影响力的世界大国,也正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我国几千年的优秀文明很多都是以文言文的方式承载的,学习文言文,能让学生获得更好的文言语感,强化他们的理解能力,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言语实践是培养学生语文感知和应用能力的
进行了果园人工草地和天然林地放养绿壳蛋鸡的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果园下建植人工草地散养绿壳蛋鸡比天然林地散养效益高,经生态习性、经济效益测定分析,可降低精料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