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学与教育科研的关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txs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教学与教育科研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
  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其特点是通过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与掌握,使学生符合社会及个体的需要,在体力、能力、智力和思想品德等方面得到培养和发展。而教育科研就是为了提示教育规律和教育现象之间的必然联系,就是要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掌握教学中的一些基本规律,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进入一种和谐的境界,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学有成效;让教师教得自信,教得幸福,教有作为。教育科研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提高教师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有教师担心搞教育科研出不了成果,反而影响教学。教师的教育科研是群众性的应用性研究,不在于建立新型的教育理论,而主要立足自己的教学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优选先进的教学方法去指导提升教学实践。教育科研好比一滴水,教学好比大海,只有融入教学,教育科研才有生命力。
  教学实践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科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也必须以实践为基础。教学中既有许多理论问题需要研究,又有更多的实践问题需要探讨。教学实践和教育科研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只有二者有机结合,才能相得益彰。在实际工作中理论和实践往往容易脱节。第一线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虽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缺乏理论指导,如果不开展教研,对许多值得研究的现象、问题或熟视无睹,或束手无策,结果就会是方法依然落后,问题依然存在,质量难以提高;从事理论工作的同志又缺乏教学实践。要么对实际问题不甚了解,要么研究出新成果又无法及时推广应用,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教育科研正是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用理论引导提升教学实践。
  一、研而不教则废,教育科研应以教学为基础
  首先,教师要在教学中发现问题,把自己的教学问题作为调查研究对象。教育科研源于教学,服务于教学,教学活动是教育科研的基础,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学活动都会自然产生教研成果。教研成果是教学经验的总结,是对教学内容更加深入的理解,是个人对教学活动及教学方法的见解。有许多教师辛辛苦苦教了一辈子书,积累了许多教学经验,在实践中已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但由于在理论上缺乏更深层次的研究,缺乏系统地加工和整理,在教学研究上仍处于感性阶段。教师要搞好教研就应当把教研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不断发现教育教学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带着问题去调查研究,进行实验和探索。也就是说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最重要的教育科研成果。
  其次,要善于总结教学中的经验。在教学中善于发现问题是为了研究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自觉地运用先进的教学理率和教学经验去指导教学活动。这就客观上要求教师把教和研统一起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资料,及时地发现问题,及时地研究问题,做教学研究的有心人。
  最后,正确处理教与研的关系。教与研的重点在教,课堂教学的示范观摩、评课等是教研的经常性工作。教中研,研中教,研自始至终是围绕教学、服务教学,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的,有的教育科研“论文”脱离教学实际,脱离当前教学中的难点、热点问题,纸上谈兵,于教学无补。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学中的热点、难点要通过各种教研加以解决。因此,教育科研应重点研究如何贯彻落实教育上的重大决策。教师要在转变教育观念,端正教育思想,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这些关键环节上下真功夫。
  二、教而不研则退,教育科研能促进教师理论水平提高
  现代教学实践要求中小学教师应当从教学型向教学与科研结合型转变。要使自己成为一个教学与科研结合型的教师,就应当一边认真搞好教学,一边大胆探索,刻苦进行教学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发展的过程。教学经验,教学理论不应当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由教学到教育科研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过程。要实现这个飞跃,就要在丰富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经过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地进行教育科研,能促进教师不断思考、研究和学习,能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理论水平和自身素质。从事教学与写教育科研论文是相互促进的,因为经常写才会时时留心教学问题,才会更加主动积极地吸纳别人的成功经验,才容易发觉自身的不足,才能把握时机找到提高自身能力的切入点和教育教学能力的增长点。不写教育科研文章的教师是经验性的,而经常写的教师则是科研型的。越是优秀的教师,科研成果就会越丰硕,科研成果越丰硕,就越会视教学为一件富有创造性的且有意义的工作。
  教育科研既是教师迅速成长为优秀教师的捷径,又是教师获得教学乐趣与幸福的必由之路。
其他文献
每年的学校开学,许多商家都有各式各样的促销活动,品种也极其繁多,如:中小学生的名牌文具、高档书包、时尚服装等。全国各地开学已形成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然而对于那些学生背后的家长,对于大多数工薪阶层来说,孩子开学就意味着当月要承担不小的开支。这种状况,不仅对青少年自身发展不利,而且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导致家庭负担的加重和社会资源的浪费。我国现行的教育,致力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致力于培养适
摘 要: 当前,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单亲家庭越来越多。一些单亲家庭学生由于沉重的心理压力,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问题,他们常常感到孤独、自卑、恐惧、怀疑等。加强对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具有重大的意义。学校和教师要拓宽渠道,形成合力,要用爱的语言“打开”孩子的心灵,用爱的行动传递温情,用爱的激励使他们重拾自信,从而愉快、健康地成长。  关键词: 单亲家庭孩子 心理问题 疏导 爱心    一、单亲家庭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人们读完
摘 要: 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点工作,研究现代教育技术,推动素质教育深入发展,本文提出课堂教学应遵循主体性、效益性、艺术性三个原则。  关键词: 课堂教学 主体性 效益性 艺术性    以前课堂教学就是教师满堂课讲,学生只管听,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而现代教育理论强调主体性教育,随着主体性教育理论的确立,课堂教学也已发生了质的变化。我认为,在教育实践中,课堂教学应遵循下面三个原则——主体性
以知识经济为主要经济形态的未来社会即将来临,其突出的特点一是知识剧增、知识更新日益加剧,未来人才必须学会学习,具备不断吸收、创造新知识的能力;二是相互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协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未来人才必须具备自主、自立、自强、富有独创精神的坚强人格,善于交际、合作,能积极协调个人与社会、他人的关系。如今,“学会学习”成为人类在21世纪获得生存的基本能力。为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动精神,追求
目的:研究加味六君子汤对ob+/ob-小鼠脂肪因子的影响,探讨脾肾关系失调在肥胖病形成的作用机制。  方法:选取10周龄的ob+/ob-小鼠自发性肥胖模型,采用析因分析设计,利用qRT-PCR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课堂演化为各种形式,呈现出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的景象。传统的规范课堂已被打破,新的课堂秩序还没有建立,使得当前的课堂出现了诸多“异化”的现象:尊重学生被泛化、课堂民主被极端化、师生平等被僵化等;课堂秩序方面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课堂现场扫描  1.热热闹闹的活动多了,专心致志的思考少了。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话语权。于是,越来越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