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现代电力企业管理重点学科建设为契机,对人才在三个方面通过专业的继续教育,加强学科学术带头人和学术团队建设,依托重点学科研究平台,在科研实践中锻炼、培养、汇聚一批在国内外同学科领域内有影响力的领军人物和学术团队长期持续从事电力经济与管理科学研究。通过产学研模式,利用其重点学科已研究成果对电力企业领导干部及中层管理层进行有关电力经济与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其电力企业管理层的市场意识、市场经营理念。
关键词:重点学科;继续教育;培养人才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一、重点学科建设的内容和任务
现代电力企业管理重点学科建设是上海电力学院电力经济与管理学科内涵建设的主要内容,该重点学科建设水平高低决定着我们在全国高校中电力经济与管理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高低,并直接影响其在同类院校的知名度和社会声誉。现代电力企业管理重点学科建设主要包括学术团队建设,人才的继续教育、创新型研究、科研成果转化为上海经济及为电力能源产业发展服务,推动电力科技管理水平创新,为解决电力能源经济技术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持从而促进学科水平乃至整个上海电力学院电力经济与管理学科水平的提高。
现代电力企业管理重点学科建设对人才的培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积极推进重点学科参与人员的专业水平的继续教育;二是通过专业继续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三是为电力行业和上海经济建设服务,特别是对电力企业及相关企业人员提供专业继续培训,更新专业知识,培养其核心力。
继续教育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和补充、扩展、深化更新的知识为主,同时注重提高人的素质和理解力,不断开发人的潜力和创造力,是终身需要进行的教育。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新补充知识,扩大视野、改善知识结构、提高创新能力,以适应科技发展、社会进步和本职工作的需要。
现代电力企业管理重点学科建设对人才在三个方面的培养体现了继续教育的内涵。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通过现代电力企业管理重点学科的建设,首先是给予参与重点学科人员继续教育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提高学科参与人员的专业学术水平,从而促进电力企业重点学科整体学术水平的提高。所以现代电力企业管理重点学科建设的关键是通过专业的继续教育,加强学科学术带头人和学术团队建设,通过产学研为电力企业培训高层次人才。
二、培养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团队
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学术团队的建设,是重点学科建设的核心。通过现代电力企业管理重点学科建设,为将来相关重点学科培养一批专业知识深厚、学识渊博、造诣精深的高水平学术带头人。
现代电力企业管理重点学科在电力企业安全评估及优化、电力金融、电力企业经济技术分析三个方面以项目形式有计划地选拔一些学术上有一定基础和影响力,且具有发展前途的科研骨干,以项目竞标形式确立学术方向带头人。
以带头人为核心自发形成学术团队,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继续教育措施如进修、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提高其素质,开阔其视野。依托学校现有的电力特色优势,在基础研究方面,强化创新意识,瞄准国际电力经济与管理学科前沿,重视培养新的学科生长点和学科交叉,争创一流科研成果;在电力经济与管理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方面,围绕国家电力能源战略及电力企业需要解决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努力创造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
三、结合重点学科建设,培训电力企业高层次经济管理专业人才
在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十一五”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明确了“十一五”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02]5号)确定的改革方向和总体目标,继续深化电力企业改革,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继续深化电力企业改革,尽快形成适应市场要求的企业发展机制和经营机制。
随着中国电力市场建设的进一步推进,打破了电力企业的垄断经营,以市场配置资源对电力企业经营产生了直接影响,为使企业在经营中立于不败之地,电力企业必须围绕国家电力能源发展战略确立自己的发展经营战略,培养自己的经营管理人才。
经营管理人才是企业之本,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体现,对企业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提高电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的有效手段是加强继续教育培训。继续教育培训作为电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开发的关键环节,是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也是电力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各电力企业加大了高级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通过产学研方式与上海电力学院华东电力继续教育中心合作,在原有“厂处级、科级领导干部工商管理培训”、“电力行业企业文化培训”、“电力施工企业项目经理、建造师继续教育培训”、“电力建设企业建造师(含一级、二级)培训”等模块的培训项目基础上,利用现代电力企业管理重点学科为平台的资源优势,开发了 “领导力与执行力”、“企业战略与风险预防管理”、“电力市场与电力交易风险管理”、“电力企业经营技术分析”等模块的培训。
华东电力继续教育中心由上海电力学院、华东电力集团于1997年联合组建,是面向电力行业进行继续教育培训的专职机构。中心主要职能是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和各发电集团的要求,对电力行业厂处级领导干部进行工商管理培训,推进电力行业科学化管理和市场化运营的步伐。中心成立以来,现已形成以厂处级领导干部工商管理培训为中心、以电力行业急需的独立发电公司高层经营管理人员培训、注册建造师考前培训、点检员培训、新电厂一线员工岗前培训、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培训、电网规划与输配电新技术培训等项目为主体的综合培训体系。近年来,服务范围已经超越华东,辐射全国,为上海、浙江、江苏、山东、安徽、福建、江西、湖南、新疆、青海、贵州、广东等省电力企业培训各类人才2万余人次。
现代电力企业管理重点学科的研究已同国际电力经济与管理学科前沿同步,对中国电力企业在市场化条件下经营也进行了深入研究,此次现代电力企业管理重点学科研究的三个方向,就是借鉴了国外电力市场改革的经验,结合中国电力市场特性提出的。我们将利用现代电力企业管理重点学科研究成果对电力企业领导干部及中层管理层进行有关电力企业经营与管理知识培训,并把最新成果录成影像资料通过远程教育系统及时传播至偏远的电厂和电网。
这种继续教育式的培训,理论联系实际,将大大提高电力企业管理层的市场意识、市场经营理念。同时通过产学研模式争取到电力企业的横向项目,不仅培养了电力企业高层次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同时也从电力企业实际中总结经验,丰富现代电力企业管理重点学科中经济管理理论的研究。
四、总结
总之,现代电力企业管理重点学科建设对人才在上述三个方面的培养体现了继续教育的内涵,其关键是通过专业的继续教育,加强学科学术带头人和学术团队建设,依托重点学科研究平台,在科研实践中锻炼、培养一批在国内外同学科领域内具有影响力的领军人物,围绕他们汇聚高水平学术团队,长期持续从事电力经济与管理科学研究。
通过产学研模式,利用现代电力企业管理重点学科已研究成果对电力企业领导干部及中层管理层进行有关电力企业经营与管理知识培训,提高其电力企业管理层的市场意识、市场经营理念。
责任编辑 郭延彬
关键词:重点学科;继续教育;培养人才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一、重点学科建设的内容和任务
现代电力企业管理重点学科建设是上海电力学院电力经济与管理学科内涵建设的主要内容,该重点学科建设水平高低决定着我们在全国高校中电力经济与管理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高低,并直接影响其在同类院校的知名度和社会声誉。现代电力企业管理重点学科建设主要包括学术团队建设,人才的继续教育、创新型研究、科研成果转化为上海经济及为电力能源产业发展服务,推动电力科技管理水平创新,为解决电力能源经济技术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持从而促进学科水平乃至整个上海电力学院电力经济与管理学科水平的提高。
现代电力企业管理重点学科建设对人才的培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积极推进重点学科参与人员的专业水平的继续教育;二是通过专业继续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三是为电力行业和上海经济建设服务,特别是对电力企业及相关企业人员提供专业继续培训,更新专业知识,培养其核心力。
继续教育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和补充、扩展、深化更新的知识为主,同时注重提高人的素质和理解力,不断开发人的潜力和创造力,是终身需要进行的教育。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新补充知识,扩大视野、改善知识结构、提高创新能力,以适应科技发展、社会进步和本职工作的需要。
现代电力企业管理重点学科建设对人才在三个方面的培养体现了继续教育的内涵。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通过现代电力企业管理重点学科的建设,首先是给予参与重点学科人员继续教育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提高学科参与人员的专业学术水平,从而促进电力企业重点学科整体学术水平的提高。所以现代电力企业管理重点学科建设的关键是通过专业的继续教育,加强学科学术带头人和学术团队建设,通过产学研为电力企业培训高层次人才。
二、培养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团队
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学术团队的建设,是重点学科建设的核心。通过现代电力企业管理重点学科建设,为将来相关重点学科培养一批专业知识深厚、学识渊博、造诣精深的高水平学术带头人。
现代电力企业管理重点学科在电力企业安全评估及优化、电力金融、电力企业经济技术分析三个方面以项目形式有计划地选拔一些学术上有一定基础和影响力,且具有发展前途的科研骨干,以项目竞标形式确立学术方向带头人。
以带头人为核心自发形成学术团队,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继续教育措施如进修、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提高其素质,开阔其视野。依托学校现有的电力特色优势,在基础研究方面,强化创新意识,瞄准国际电力经济与管理学科前沿,重视培养新的学科生长点和学科交叉,争创一流科研成果;在电力经济与管理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方面,围绕国家电力能源战略及电力企业需要解决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努力创造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
三、结合重点学科建设,培训电力企业高层次经济管理专业人才
在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十一五”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明确了“十一五”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02]5号)确定的改革方向和总体目标,继续深化电力企业改革,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继续深化电力企业改革,尽快形成适应市场要求的企业发展机制和经营机制。
随着中国电力市场建设的进一步推进,打破了电力企业的垄断经营,以市场配置资源对电力企业经营产生了直接影响,为使企业在经营中立于不败之地,电力企业必须围绕国家电力能源发展战略确立自己的发展经营战略,培养自己的经营管理人才。
经营管理人才是企业之本,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体现,对企业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提高电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的有效手段是加强继续教育培训。继续教育培训作为电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开发的关键环节,是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也是电力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各电力企业加大了高级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通过产学研方式与上海电力学院华东电力继续教育中心合作,在原有“厂处级、科级领导干部工商管理培训”、“电力行业企业文化培训”、“电力施工企业项目经理、建造师继续教育培训”、“电力建设企业建造师(含一级、二级)培训”等模块的培训项目基础上,利用现代电力企业管理重点学科为平台的资源优势,开发了 “领导力与执行力”、“企业战略与风险预防管理”、“电力市场与电力交易风险管理”、“电力企业经营技术分析”等模块的培训。
华东电力继续教育中心由上海电力学院、华东电力集团于1997年联合组建,是面向电力行业进行继续教育培训的专职机构。中心主要职能是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和各发电集团的要求,对电力行业厂处级领导干部进行工商管理培训,推进电力行业科学化管理和市场化运营的步伐。中心成立以来,现已形成以厂处级领导干部工商管理培训为中心、以电力行业急需的独立发电公司高层经营管理人员培训、注册建造师考前培训、点检员培训、新电厂一线员工岗前培训、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培训、电网规划与输配电新技术培训等项目为主体的综合培训体系。近年来,服务范围已经超越华东,辐射全国,为上海、浙江、江苏、山东、安徽、福建、江西、湖南、新疆、青海、贵州、广东等省电力企业培训各类人才2万余人次。
现代电力企业管理重点学科的研究已同国际电力经济与管理学科前沿同步,对中国电力企业在市场化条件下经营也进行了深入研究,此次现代电力企业管理重点学科研究的三个方向,就是借鉴了国外电力市场改革的经验,结合中国电力市场特性提出的。我们将利用现代电力企业管理重点学科研究成果对电力企业领导干部及中层管理层进行有关电力企业经营与管理知识培训,并把最新成果录成影像资料通过远程教育系统及时传播至偏远的电厂和电网。
这种继续教育式的培训,理论联系实际,将大大提高电力企业管理层的市场意识、市场经营理念。同时通过产学研模式争取到电力企业的横向项目,不仅培养了电力企业高层次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同时也从电力企业实际中总结经验,丰富现代电力企业管理重点学科中经济管理理论的研究。
四、总结
总之,现代电力企业管理重点学科建设对人才在上述三个方面的培养体现了继续教育的内涵,其关键是通过专业的继续教育,加强学科学术带头人和学术团队建设,依托重点学科研究平台,在科研实践中锻炼、培养一批在国内外同学科领域内具有影响力的领军人物,围绕他们汇聚高水平学术团队,长期持续从事电力经济与管理科学研究。
通过产学研模式,利用现代电力企业管理重点学科已研究成果对电力企业领导干部及中层管理层进行有关电力企业经营与管理知识培训,提高其电力企业管理层的市场意识、市场经营理念。
责任编辑 郭延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