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学体育教学改革与创新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lin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学科是学校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它不仅与学校的其他课程在很多方面具有一致性,而且具有自身的鲜明特性。体育学科为学生提供了独有的、开阔的学习和活动环境,以及充分的观察、思维、操作、实践的表现机会,对于促进学生提高创新能力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我认为,目前中学体育创新是一种演变的和渐进的过程,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理解和把握。
  一、培养体育创新的态度
  1.教师必须富有创新精神。
  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态度,教师必须首先成为富有创新精神的人,只有自身具有创新精神、富有创造力,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的学生。就教师的“创新精神”而言,它主要包括:创新思维、首创精神、成功欲、甘冒风险、以苦为乐精神。
  2.创新要以人为本。
  教师要创设学生还未想到,但必会喜爱的活动,要从学生喜爱的活动中找突破口,不因循守旧,主动突破教材定势与习惯性框框,在教学内容上要由以单纯地执行和完成《大纲》向以《大纲》为基础,补充具有当地特色、学校特点或时尚活动的灵活丰富的教学内容转变。例如当电视播放《排球女将》时,安排排球教学;播放《灌篮高手》时,安排篮球教学并结合“三对三”篮球比赛规则;全国甲A足球联赛期间,安排足球教学并结合“四对四”足球比赛规则,等等。只有在自身需要的推动下,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学生才能有效地促进创新态度的升华。
  3.创新必须大胆探索、求新。
  体育创新要常常突破传统方法,打破平衡格局。创新者的思想和行为,难免不为多数人所接受。在活动中,学生的种种创造性表现常常与错误、缺陷、顽皮、任性、争吵等联系。学生不断“犯错”的过程,其实是不断改正错误、完善方法的过程。假如教师不给予这类机会,轻易代替、否定,剥夺学生探索的乐趣,尝试失败、内疚、挫折的情感体验,会使学生变得懒于动脑,疏于尝试。教师应站在学生的立场,正确对待“良性争吵”,多给学生创造“犯错”的条件和机会,使学生大胆求真、求新。
  二、培养体育创新的技能
  创新是一种学习过程,需要技术知识的积累。因此创新过程是一种有组织的、时间序列的、不可逆转的和路径依赖的过程。创新所需要的技术技能知识与其说是一种大家都可获得的公共知识,还不如说是一种特有的和带有地方、学生色彩的知识,学生的技能创新有其本身自然的路径。尽管某项技术技能的创新发生在某一时刻,但是这个实现技能创新的学生一定已经有了较长过程的该项技能知识的积累过程和学习过程,没有这样的知识积累和学习过程、没有任何渊源关系,学生要根据公共知识,实现某一活动的突然的技术创新,是极其困难的。
  因此教师必须加强学生技能形成规律的定性和量化研究。例如,影响学生动作技能的因素包括哪些(如学生形态、身体素质、课堂教学结构、教法研究、学法指导、发展身体素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等)?哪些是主要因素?课堂教法主要有主题式、学导式、分层递进式、发现法、尝试教学法等,其目的之一是使学生能较快地形成动作技能的巩固的动力定型。没有体育技能,就很难有体育活动的创造力,在创造性的活动中,技能越高,就越会产生新设想、新活动。
  三、培养体育创新的思维
  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必须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讲究方法的灵活性。如果教学总是从确定的前提出发,经过确定的过程,得出确定的结论,就会造成学生思维的直线性,不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妨碍学生思维品质的优化。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尽量少讲,使教学内容保持一定的思维价值,推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掌握创新的方法。一种创新活动可能派生出另一种创新活动来,创新和创新之间可能有一种技术技能互补的关系。从更大范围来讲,一项活动创新可能引发另一项活动创新。教师教会学生各种技能技术,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程度选择组合。学生较好地理解掌握动作要领,产生更高的学习欲望,是尝试创新的好机会。如《五步拳》教学,教师教会步法:弓步、马步、歇步、仆步、虚步;掌投《五步拳》动作:并步抱拳—弓步冲拳—弹踢冲拳—马步架打—歇步盖打—提膝仆步穿掌—虚步挑掌—并步抱拳,然名要求分组自编一套《新五步拳》。
  以戏球为例,从人体部位活动角度思考:上肢创想、下肢创想、上下肢合作创想;从动静态角度思考:动态创想(投踢抛传等)、静态(小范围)创想(胯下抛接球、绕“8”字等);从组织形式角度思考:个人创想、双人创想、小组创想,等等。学生的创新不论怎样描述它,不论在多大程度上把它看成是一种内生、常规的活动结果,它总是带有不确定的属性。不同学生的创新过程是不同的、异质的、多样性的。
  总之,虽然说不能用某一个学生创新过程的典型事例来刻画其他学生创新过程,但每一个学生创新过程与他的创新态度、创新技能、创新思维是密切相关的。每一个创新过程都是一个特殊的过程,尽管以上简略刻画了创新过程的三个特征,但是每个特征的显著性在每一次创新过程中的比重和表现形式都可能不同。
其他文献
摘 要: 《机械基础》是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常用机构和常用零件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初步选用常用机构和通用性零件的能力,以及使用和维护一般机械的能力;学生掌握该课程的内容,会对学习专业课和新的科学技术,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进行技术改造产生直接影响。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实际教学的经验,从学生、实验教学、多媒体教学的角度探讨《机械基础》教学方法改革。  
非伤寒沙门菌是最常见的食源性和水源感染的重要病原菌。随着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和日益增多,耐药菌可随着食物链从动物扩散到人类,对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造成严重的威胁。氟喹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各种生产建设项目的数量得到了快速增长.在开展生产建设项目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的认识到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在整个工作中的积极作用.从生产建设项目
TORC1是重要的感知营养并调控细胞生长的信号中枢,其失调会导致癌症、糖尿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氨基酸是激活TORC1的关键信号,对维持TORC1活性至关重要.本文阐述了目前已知
2018年以来,福建某监狱努力探索罪犯心理矫治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将最专业、最关键的心理诊疗环节作为突破口,集聚力量、多措并举,努力提高心理矫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当今民事公益诉讼在世界各个国家正迅速发展.在民事领域呈现出个人为保障公共利益提起诉讼情况越来越多.与国际社会中民事公益诉讼的繁荣发展不同,本国民事公益诉讼发展相当
摘 要: 中国的小说史上有许多粗人形象,本文分析了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粗人形象在小说中的作用,以及在现当代小说中粗人形象减少的原因。  关键词: 中国小说 粗人形象原因    一提起中国小说中的粗人,我们可以毫不费劲地列出许多来:《三国演义》中的张飞;《水浒传》中的李逵;《杨家将演义》中的孟良、焦赞;《大明英烈传》中的胡大海;《岳飞传》中的牛皋;《隋唐演义》中的程咬金;《红楼梦》中的薛蟠;《三侠五
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情绪去面对学习。学生会因为喜欢一位教师而喜欢一门学科,同样,也可能因讨厌一位教师而讨厌学习。师生关系像电路适配器,相同的教育条件、教育对象,通过一定的师生关系配置,或许能爆发出强烈的教育能量,产生积极的教育效益,相反便会产生短路,使学生厌学。特别是对新课程而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显得更加重要和迫切。  为什么说新课程呼唤和谐的师生关系呢?  第一,新课程以发挥人的
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密不可分,为了更好地发挥文化教学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作用,使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更好的融合,必须重视专门的文化课程开设,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教学.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