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有机更新与老旧小区绿色化改造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ing2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对于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目前,人们越来越看重城市的规划和布局,越来越注重城市的景观环境绿化建设,对居住环境的品质要求也从最初追求的耐用、实用,向绿色建筑、健康环保方向转变。在居住功能的基本要求之上,开始追求高端、美观和人性化。本文通过专门的调研,力求通过修建新建筑与改造老旧小区并举,提出一些完善城市整体形象,景观环境绿化水平的方法,应用了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力求讲绿色改造的接力棒传递下去,使城市更加美丽、更加合适人们居住。
  关键词:海绵城市;有机更新;老旧小区;绿色改造
  引言:
  我国在绿色建筑的道路上已经行走了十多年,这十年来,我国积极响应国家绿色、低碳、环保的号召,在城市的规划中,把绿化放在重要位置。前几十年,我国人口增长迅速,对住房的需求量大,于是施工单位往往追求数量,专业技术水平不够高,同时,也没有在建筑质量上引起重视,更加没有注重绿化建设,小区整体结构不合理,房屋寿命不长、抗震能力差,二三十年后,这些问题都一一显现出来,常常发生坍塌、洪涝灾害等现象,使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了威胁。面临出现的这些状况,我们主要采用一些绿色改造的方法,对老旧小区推行有机更新,积极构建海绵城市,使人们的居处更加宜人。
  1、目前城市建设出现的问题
  1.1城市规划论证不合理
  在城市规划中,要有坚定、统一的理念,要把规划的理念真正的落到实处。城市管理者要对于整个城市的未来发展动向有一定的战略规划,做到心中有数,使老百姓信服。规划一旦实施就要进行到底,即使遇到政府换届的情况,城市规划不能因为换了领导而半途而废,应该由接任的领导坚持到底,把一个好的规划落实到实处,做到“政府换届,规划不改样。”。
  1.2首都效应,城市同化现象突出
  在城市建设中,很多城市习惯性模仿首都的建设、布局,强行建设古城楼亭,这样生搬硬套的建筑,显得非常死板,有时与当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极不融合,缺乏生机,另外胡乱建设的花费成本很高,浪费了人力、物力、材料,呈现出千城一面的现象,让人产生审美疲劳。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应该尊重城市的本来面貌,在原有的结构上稍加改造,因地制宜,尊重自然生态资源,充分体现当地的文化内涵,体现地域风情等特色。
  1.3施工质量不过关
  很多城市建筑是政绩工程、泡沫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做好质量把关,没有做好预期的绿化工程,破坏了生态平衡。有关部门“在其位不谋其政”,做监督的“懒政者,没有严格按照施工监督管理规则严格执法,没有贯彻落实国家环保、生态的城市规划理念,这些管理上的疏忽,使房屋质量问题不过关,直接导致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出現坍塌、洪涝、泥石流等灾害,这些事故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
  2、城市有机更新方法
  当前,我国进行的老旧小区的更新方法,提倡的是有机更新。也就是对城市中格格不入的生态环境、文化环境、公共设施等加以适当的改造和更新,并不是全部拆除重建,还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改建,使之与整个城市和谐统一为一体,维护城市的生态平衡。
  2.1综合整治城市环境
  对城市建筑物周围的公共设施、医疗卫生服务、文化旅游服务、道路桥梁设置等进行综合管理整治,完善城市公共配套设施,提高城市服务的职能,加强绿化,构建观光风景,优化城市内部空气。对于城市中,以前没有的服务设施要进行修建,不完善的要加以更新改造,使它们跟上时代的潮流,不断进步,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2.2功能改造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对有价值的建筑物要加以保护,尤其是古建筑物,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改变它的功能,保留其建筑物所有者的权利。例如,对于一些小镇上古色古香的建筑物,要进行有范围的保护,有条件的可以形成一个古镇旅游区,发掘当地特色文化。这样,不仅使原有的古建筑不会遭到破坏,传承了历史文化,还能保护当地的地域特色,发展经济。这是一个建筑物由居住的功能,转变为居住与旅游观光合为一体的功能的例子。各地区在进行城市翻新改造时,可以合理根据当地特点,借鉴这一做法,合理地进行城市的有机更新。
  2.3重新开发新城区
  在城市改造中,对于不合适、不宜居住的危旧房屋等,要及时拆除重建,不能一直放任不管,不仅影响了城市的整体审美效果,还可能随时发生坍塌事故,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适当的时候,要及时进行建筑物的重建,开发新城区,新增城市生态功能,通过重建弥补城市中缺失的公共服务设施,使城市结构趋向合理、平衡。
  3、老旧小区绿色化改造
  3.1加强对老旧小区的绿化
  前几十年来,我国并没有把建筑绿化放在心上,一味地摊大饼的扩展城市,快速的城镇化,大批量的建设,钢筋水泥筑建筑物处处可见,严重破坏了地表结构,使城市生态环境失去平衡。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不得不加强对老旧小区的绿化,增加花草树木的种植,提高植被覆盖率,从而,有效增强城市的排水功能,减轻城市内涝的发生概率。
  因此,要因地制宜种树,使城市绿化结构多样化。充分根据当地地貌、气候、水土等,一定范围内整体设计规划,适应乔木、灌木、花草相结合,多样化选择绿色植物,形成多样化的生态景观,与当地的经济、文化协调统一,起到生态、净化的作用。城市绿化是本区域的名片,体现出一个城市的外在形象,应该与当地的文化联系,在公园修建亭台、池水等等,供人们休闲娱乐,展现出城市最美的公共空间的风度。
  3.2建设海绵城市
  向专家、技术人员咨询当地地理环境,合理根据当地情况,因地制宜加强改造老旧小区,将“海绵城市”理念贯穿改造中,增加各个小区在大雨后的吸水、蓄水、净水功能,使城市能灵活应变雨水,充分利用净化好的雨水,避免洪涝灾害。让城市像海绵一样,对水“收放自如”,灵活应对。
  对老旧小区道旁路、停车场进行地面改造,采用铺设陶土植草砖,向下铺设排水管道等,增加地面的排泄能力;在人工湖内设置人工湿地,增加植被覆盖率,对入湖的雨水进行净化,也气到了美观的作用;在老旧小区内增加雨后花园,修建一个生态蓄水池,蓄积雨水,模拟雨水循环,还原城市绿色生态环境,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4、结束语
  目前,我国正积极在城市有机更新和老旧小区绿色化改造上下功夫,提高了城市的绿化,有效恢复了城市的自然生态,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是,这条改造道路依然任重而道远,需要全社会共同出招,全面应对。我们还要不断去探索、学习新的改造方法,最关键的是,大大小小的城市要自主行动起来,把绿色、环保、生态可持续的城市发展观念落实到实处,真正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维护生态平衡。
其他文献
祁庆秦先生1941年9月出生于山东省章丘,大专文化,中国著名书法家,辽宁国画院副院长,书法创造委员会委员,一级美术师,中国辽宁经济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文联授予海峡两岸“
EPC是一种工程总承包模式,在业主授权下、结合合同内容承包工程项目设计、施工、采购等环节,对其进行全部承包或是部分承包.承包单位需要负责项目的施工质量、进度以及费用等
2009年8月9日, 首届中国包头·稀土产业发展论坛在包头稀土高新区隆重开幕.中国科学院院士、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徐光宪在致论坛的贺信中援引英国发表的文章指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们习惯于单一传授理论知识、应付考试的授课方式。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培养现代人才发展的需求。响应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号召,本文认为职业院校要在现代教学中求生存和发展,应进行教学改革,改变旧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落实国家关于“大力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的精神,加强实践课程的建设,强化学生的技能实践训练,形成明确的
闫良彬,字砚牛,1961年生于沈阳,自幼酷爱书画,进修于鲁迅美术学院,受季冠之、孙恩同指教。2002年中央4套、辽宁电视台《沈阳与世界》曾多次播放闫良彬的特别节目。2005、2006
摘要:在城市发展现状下,城市规划引导着城市的开发,城市的开发与房地产的发展情况密切相关,在城市规划中需采取相应的有效政策、技术、管理策略等作用于房地产的开发。而往往城市发展具有诸多不确定性会导致城市规划策略对房地产开发的作用为失效,因此针对房地产的开发,需结合城市市场中的外部因素、交易成本、发育状况等,提高城市规划的策略,使得城市规划与房地产开发处于协调发展的状态。本文通过分析2010年至2016
钢结构建筑因具有自重轻、强度高、抗震性能好、节约空间、质量可靠、施工速度快、绿色环保等多方面特殊的优势,在建设工程上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
“赞成68票,反对2票,弃权1票.通过!”2017年9月25日,河南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河南省物业管理条例(修订)》.《条例(修订)》将于2018年1月1日起正式施
期刊
【摘 要】本文针对当前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现状,通过分析应用写作教学要求及提出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些措施,旨在为应用文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参考和指导,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关键词】应用文 写作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7-0072-02     掌握写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全面提升写作素养,不仅是社会进步的必然需求,也是个体自身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军民融合发展成效显著,融合氛围日益浓厚,融合实践不断丰富,融合效益逐步显现,在重点领域、重点工程建设、重点区域取得明显成效.但重复建设、利益集团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