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特殊形成机理研究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eatsn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党的十八大明确表示,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当然,小康社会不仅表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社会人均收入的提高,还应包括环境保护水平的提高,尤其是能够让人们在良好的空气环境中生产和生活。本文从雾霾的形成机理出发,通过分析雾霾形成的社会、生产、能源等各方面因素,進一步确定雾霾气候的防治策略,以期针对我国当前雾霾严重的社会现实提供可行的治理建议。
  关键词:雾霾;形成机理;防治策略
  1.雾霾的本质与危害
  雾霾,包含雾和霾两个概念。当空气中的湿度达到90%以上,可形成雾,低于90%形成的则是霾。一般来说,霾是由于空气中硫酸、硝酸等颗粒物较多,形成气溶胶系统进而形成的。通常来说,当空气中直径为2.5微米或以上的颗粒物质含量超标,即PM(particulate matter)达到2.5时,会出现雾霾天气。
  当空气中的颗粒物直径达到2.5微米时,或者说当PM达到2.5时,空气中的颗粒物会伴随呼吸道进入人体内。由于颗粒中所含硫酸、硝酸、灰尘等危害物质较多,通常会对人们的呼吸道系统造成刺激。更严重者,甚至会影响总体的心肺水平,导致心血管疾病或者影响人体肺功能等。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可以总结,当每立方空气中的有害颗粒物质上升20微克,就会有34万人因吸入有害物质而死亡。且长时间的雾霾情况有可能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使得农作物减产,不利于人们的长期生存和发展。
  2.雾霾的形成机理
  2.1社会经济因素
  综合雾霾的形成情况来看,空气中的硫酸、硝酸等颗粒的形成与我国城市汽车数量增多导致的尾气排放量增加、生活生产中煤炭消费的增长等不无关系。
  尤其从我国近30年的研究来看,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不断上升,同时城镇化建设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到大城市发展。而国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刺激了社会大众购买汽车的需求,加剧了交通拥堵的情况。另外,虽然我国总体的经济结构还在调整,但是国民经济的支撑性产业依然是耗能较高、环境污染程度较大的第二产业,因此加大了煤炭的消耗量,同时也增加了雾霾产生的可能性。
  2.2生产方式因素
  从国内PM2.5超标城市的分布情况来看,乌鲁木齐或者兰州等城市受到气候和地形因素的影响,占据受污染城市的少数。大多数雾霾笼罩的城市包括北京、天津在内的经济较为发达的大城市。从我国现有产业结构来看,绝大多数经济水平较高的城市依然依赖于高耗能产业的发展。相应地,高耗能也意味着高污染,因此给环境治理工作也带来了巨大压力。
  2.3能源结构因素
  从我国现有能源消耗结构来看,由于第二产业依然作为支柱产业存在,且北方冬天取暖多用煤炭,我国煤炭的总体消费量依然维持在65%及以上,石油消费有所上升,天然气的消费比重则无明显增加。另外,水电、核电的一些节约能源的生产还未普及,能源消耗水平虽有上升,但是还有待进一步发展。
  煤炭是主要消耗能源,其燃烧之后会产生更多的硫酸、硝酸等的颗粒物质,对空气造成直接影响。因此,能源消耗结构不够合理的现实也进一步加剧了我国雾霾天气产生的危险。
  2.4其他因素
  作为一种天气现象,雾霾的产生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同时还有一些自然因素如气候、地形、城市建筑类型等的影响。比如北京地区汽车尾气排放量较多,且受煤炭消耗影响较大,总体建筑结构中大面积的高层建筑也是造成控制无法循环,进而导致空气中颗粒物增多的重要原因。再如兰州等地区群山环绕,空气中的污染物无法向外扩散,因此向内沉积,进而造成了雾霾现象。
  3.雾霾气候的防治策略
  3.1转变传统发展方式,改变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
  受到我国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影响,雾霾现象一度严重。因此,为提高雾霾治理水平,需要着重改善现有能源消耗结构,尽可能减少对于煤炭等一些传统能源的依赖度。从具体方式来看,如一,加强对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力度;二,加快建设一些高附加值的环保性产业;三,加强机动车排放管理工作,倡议大众积极选择绿色出行等。
  3.2将 PM2.5 治理纳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体系
  将PM2.5治理工作纳入政府的绩效考核体系,一方面需要制定明确的PM2.5控制目标以及目标达成的限期,明确治理工作在不同阶段的开展重点,比如确定到达某一时期,空气中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PM2.5以下。另一方面,则需要确定明确的PM2.5治理监测和奖惩机制,确定具体的检测标准以及考核规范,保证奖惩工作的有序展开。
  3.3建立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
  空气不分国界,同样,空气污染也不分国界。在此形势下,我国为体现负责任的大国形象,需要加快与其他国家的大气联防联控机制建设,做出明确的区域性大气污染管理工作员。另外,国内各级环保部门也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环境污染情况,结合我国环保部对于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要求,进行污染治理情况沟通,以凝聚治理合力,提高大气污染总体治理水平。
  3.4积极完善大气污染防治法律体系
  雾霾形成原因的复杂性使得我国雾霾治理工作难度也有所增加。在当前大气污染影响因素众多的现实条件下,为加大对多种污染物的有效防控和治理,需要不断强化和完善我国的大气污染防治体系,加快大气污染防治法律建设,使之能够与环境保护法、再生法能源等相互协调,共同致力我国大气质量的改善。
  结语
  综合雾霾的危害以及形成因素来看,我国雾霾气候的治理工作,需要从现有发展方式、空气质量考核方式、空气污染治理方式以及空气污染治理制度等几个角度进行完善。雾霾的形成非一夕之功,同样也需要政府、企业以及个人的多方努力,以便尽快转变我国空气质量情况,还大家一片晴朗的蓝天!
  参考文献:
  [1]顾为东.中国雾霾特殊形成机理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4(6).
  [2]刘思达.雾霾形成机理以及治理措施研究[J].技术研究,2015(3).
  [3]刘斌.雾霾产生机理及防治对策研究[J].科技传播,2014(9).
其他文献
摘 要:社会生活与生产水平均已提高,各领域对电能使用要求也越来越高,电力能源供应数量持续增长,推动电力企业迅速发展。作为一个具有服务性、效益性特点的发展行业,其企业管理必须具备一定的规范性与科学性。在电力企业经营管理中,人力资源是整个管理的主要核心,是调节与策划企业人力、物力及财力作用发挥的重要管理部门。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评价,实现现代科学管理模式的人力资源,保证资源配置科学合理,对企业发展意义
摘 要:在经济技术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电力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及生产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人们对电力的依赖程度也处于不断深化的过程中,一旦其持续运行环境受到破坏,将会直接带来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这就对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电力系统中,装表接电质量与系统运行指标的相对提升是密切相关的,只有确保该项工作接电效果能够与预设标准相符合,才能为电力系统的高效运行提供基础保障。本文就从装表
摘 要:煤矿回采防治水技术不仅仅能够提升煤矿开采效率,还能保证煤矿开采质量。煤矿在回采过程中受到多方面水文地质因素的影响,导致煤矿回采工作面出现水害现象,影响煤矿回采进度和质量。针对于这一点,必须提高煤矿回采工作面水害的研究力度,并据此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避免煤矿回采时受到水害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回采工作面水害现象,阐述煤矿水害类型,并制定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以确保安全高效回采。  关键词:回采工
摘 要:在现今城镇规划中园林绿化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尤其是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及在精神层次的需求使园林绿化工作显得更为重要,园林绿化在城镇中主要起到美化环境、调节气候,为人们营造健康适宜生活环境的作用。为此以下从园林绿化养护重要性的角度分析了现今园林绿化养护中存在的缺陷,同时也根据园林绿化的特点指出了其在养护中需要注意的要点,从而保证园林绿化设计及实施的合理性。  关键词:园林绿化养护;重要性
摘 要:建筑工程的急剧增多,使模板施工技术同样在不断更新。铝模板是现阶段建筑工程中通常运用的一种模板形式,其因为使用效果反馈良好,又具有节约材料资源、施工方便、使用员工少等优点,可有效的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与缩短施工时间,具有更加经济性的使用效益,因此被大多数工程所青睐。本文主要对铝模板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优势进行介绍,探讨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并分别从准备、施工、拆除三个方面的技术应用进行了分析
摘 要:本文介绍了110千伏GIS变电设备的基本情况和安装特点,分析了其在安装过程中质量问题的影响因素,并针对设备安装的质量控制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110千伏GIS变电设备;安装;影响因素;质量控制  一、110千伏GIS变电设备安装过程中的质量影响因素  1设备元件本身质量因素  对于110千伏GIS变电设备安装所需元件的出厂质量,以及经过运输、保管后的质量因素,是造成110千伏GIS变
摘 要:企业的一切生产实践活动在基层,而从事这些实践活动的是人,这些人的思想状况和精神面貌则是这些实践活动好坏的决定因素。因此,企业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好坏是企业做好各种工作的基础和保证。俗话说:"千条江河归大海,件件工作到基层"。基层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整个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本文通过分析如何做好企业基层政治思想管理,提出了一些新的建议和方法。  关键词:企业基层;政治思想;管理  引言  随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