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农村学校管理理念分析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torX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推行,农村学校管理要转变传统管理方法,进而满足新形势的需求,不断提高管理质量,适应教育改革。基于此,本文中详细分析新形势下农村学校管理理念与方法的创新。
  关键词:农村学校;管理方法;问题;优化措施
  近些年国家不断加大农村教育的扶持力度,农村学校已经发生较大的变化,但与城市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加上农村学生呈现出新的特点,都对学校管理工作提出新的要求。
  一、农村学校管理面临的问题
  部分农村小学地理位置偏僻,信息闭塞,交通条件不理想,教学设施、师资力量不足,学生亲情缺失。留守儿童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有的几年才回一次家,甚至难得打一次电话或见一次面,孩子缺少关怀,难以维系亲情。亲情的缺失造成留守儿童出现心理问题,进而影响到自身健康成长。大部分农村学生的家长文化素质不高,为了维持生活出外打工,没有时间管教孩子,造成部分学生出现行为不當。部分由老一辈管教学生,学校内外肆意妄为,不利于自身成长。祖辈管理学生时,大多只能满足其生活需求,无法基于学习帮助等。
  同时,新形势下虽然农村学校教师的专业技能与个人素质得到提升,但是他们普遍缺乏进修与外出培训的基础,日常教学工作中,教师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也没有空闲时间进行自我学习。加上农村学校教学条件相对落后、薪资待遇不高,因此很多优秀毕业生并不愿意前往农村支教,造成大部分农村学校出现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
  二、农村学校管理工作的优化措施
  1.构建和谐环境,深化教育改革
  农村学校虽然办学条件不是很理想,但是只要重视建立规章制度,也可以有效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管理工作中要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引入人本理念,构建平等的管理环境,帮助教师养成积极、乐观的情绪。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身职责,培养出优秀的毕业生。
  同时,国家与政府大力推行素质教育,这对学校教育与管理工作提出新的要求,需要转变管理理念推动教育质量提升。这就需要教师正确定位自身,日常教学工作中扮演着教育者与引导者的角色。教师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保证学生心理健康,此外,还要提高对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提供相应设备,建立健全奖励制度,推动农村学校健康发展。
  2.建立健全评价标准体系
  科学的教育质量标准应涉及到教学质量的各个方面,应参照优秀的管理经验,设立规范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科学的教学质量标准共有三大体系:管理标准、工作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是指建立健全学校的管理制度,制定严格的工作流程,管理范围、要求;工作标准是指按照不同工作的特点制定标准,包括工作的范围、程序以及责任;技术标准是指教学标准,即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方式、教材选用标准。给每一个环节都设有严格标准,确保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机制能够有效实施。以教学质量标准为依据,去评价教学质量和教学工作是否达到标准。质量评价的主要目标是学校培养目标与国家规定、社会需要标准相符合、学校整体状态与学校目标相符合、毕业学生与学校培养目标相符合。
  3.提高农村教师专业素质
  农村教师专业水平不一,有些教师并非毕业于师范教育,年龄较大、素质有待提高,难以满足现代学校管理需求,加上农村学校办学条件相对较差,师资力量不足,有时一个教师既需要上语文课、数学课,又需要上体育课,教学任务繁重,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与精力探究教育课程的方法。对此,农村学校应积极培养现有教师,比如,尽可能地提高教师薪资,与教师保持良好交流,促使他们产生情感共鸣;尽力为教师争取外出学习的机会,丰富教师知识、提升教师素质等等,与此同时,还要积极引进新的教师,从而壮大师资队伍,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农村学校发展需求,真正促进农村学校教育质量、管理质量的有效提升。通过各项制度的落实,大幅度提高农村学校管理质量与效率。
  4.打造一支有战斗力团队
  在小学教育中,师资力量是教学质量的保障。现阶段,教师在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同时,还要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的实践经验,这些都是对任课教师教学素质、个人涵养的基本要求。一支合格的教师团队,无论是教师的学历、职称、教学经验及个人年龄等方面都会配比合理。因此,在小学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团队构建和优化:首先,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老带新”协助制度,在发扬青年教师不怕苦不怕累敢于付出的精神下,还要建立一套关于“青年教师下基层”的鼓励机制。例如,为帮助学校年轻教师快速成长,可以采用“1+1”导师制度,从本校和外校寻找并聘请一些教学经验丰富、具有深厚理论知识及专业实践经验的老教师作为年轻教师的导师,协助并带领其快速成长,而且新进教师至少跟随导师学习两年,在导师汇报合格后才可独立担任教学工作。
  三、结语
  总之,新形势下转变农村学校管理理念已成为关键,有助于提高管理质量与效率。但要充分考虑农村学生的特点,为其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推动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以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为主题展开论述,首先对本文的背景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分析了护理管理中的风险因素,并针对风险的防范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风险管理;护理管理;防范  一、引言  护理工作的开展,是患者临床治疗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从患者角度来看,护理工作不当,会引发患者的不满,进而产生纠纷。从护理人员角度来看,在护理工作中会使用到很多医疗器械,如果护理工作操作不当,则很容易出
摘 要: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在人才培养上的优势相对于普通本科院校应更体现在人才对社会的适应性方面,在人才的培养上除了理论知识外,强调知识的具体应用,使之更符合岗位要求。本文以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为例,研究了在现阶段社会需求以及就业导向下在课程模式上存在哪些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优化教学策略,希望能够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供帮助。  关键词: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教学优化  在我国高等教育中,高等职
摘 要:目前我国大力倡导德育教育,旨在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促进学生价值观完善与发展,进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基于上述背景,中职院校日渐重视德育教育,并通过开展良好的德育教育活动,打造优秀的中职德育班风,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其实现全面发展。本文简要概述了中职德育教育的特点,并探讨了加强特德教育,打造优秀德育班风的有效措施,以期能为中职教育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德育教育
摘 要:在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手段不断发展过程中,知识传递速度越来越快,大专院校的图书馆信息管理工作也要不断的创新,这样才可以提升服务质量。对此,要加强对大专院校图书管理信息管理以及服务策略进行系统的分析探究。  关键词:大专院校;图书馆;信息管理;服务策略  在科学手段高速发展过程中,图书馆也逐渐的应用数据化的管理理论与手段,通过信息化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可以提升计算机管理系统的科学性,进而为图
摘 要:高中班主任在学生的德育教育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所以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的实践和实施成为高中生德育工作的重点和关键部分。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措施  目前大多数高中班主任将精力放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完成教学指标、升学指标上,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并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导致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受到阻碍。然而,高中时期正是学生各种价值观念和道德品质形成的时期,与此同时,由于面临高考的压力
摘 要:随着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虽说实行九年义务已经很多年了,但作为基础阶段的小学,学校应该更加负责任的去对每一位同学进行基础建设,让他们的不同方面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行政管理可能与教学没有太大的直接联系,但其中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良好的行政管理能够对教学质量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对老师的专业素质的提升有着不同凡响的力量,只有质量和素质不断提升,才能规范同学们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本文就主要分析了在现
学生的校园活动绝大部分是在班级中度过的,其活动的质量高低主要取决于班级活动的质量优劣,而班级活动的质量优劣主要决定于班级为每个学生提供的文化环境如何。班主任应创建能够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班级文化,应对班级文化建设进行反思,及时调整对策。因此本文主将对班级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并提出对策。  一、班级文化建设内容偏狭  由于对班级文化理解的肤浅,导致的一些班主任对班级文化的内容作了狭窄的理解,即
期刊
摘 要:家校合作的目的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让孩子充分享受来自老师和家长的关怀,以及使教育给孩子带来的欢乐。由于家庭的千差万别,家长对教育子女的目标、成才的观念各不相同,因此家长对子女的教育理念也不相同,所以家庭教育必须在学校教育的配合下,具体分析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正确引导孩子成才,让孩子健康成长,成为有用之才。因此,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一致配合,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
摘 要:作为教育需要对受教育者施行一定的管理,对受教育者施行管理不考虑任何教育成效,往往还是能够应付过去的。班级管理是小学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环节,若从成效甚至就是高效的角度去思考,那管理者需要管理出艺术水准。本文从润物细无声教育的角度所谈及的班级管理出成效,有许多值得人们借鉴的地方。  关键词:班主任;润物无声;班级管理;出效策略  我们小学班主任所管理的学生,是比较幼稚无知的,这应当就是相当自然的
摘 要:德育教育是学生全面素养提升的重要一环,在初级中学,班主任更多强调的是学生应付中考的工作,德育教育作为班主任工作的一部分,常常是被忽略的,本文重点分析了提升班主任德育工作专业素养,要增强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德育理念。  关键词:德育;提高素养  教育的源头是育人,终归是成人,它是以人本为中心,以人性为重心,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一个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