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并发EB病毒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二例并文献复习

来源 :白血病淋巴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pbasic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并发EB病毒(EBV)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

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2例AITL并发EBV阳性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

结果

例1为混合淋巴瘤(CL)患者,以低热伴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起病,右侧腋窝肿物活组织检查示AITL并发EBV阳性DLBCL,予以8个周期化疗后达不确定的完全缓解;后续应用西达本胺维持治疗,仍生存中。例2为不一致性淋巴瘤(DL)患者,以皮下结节起病,后出现浅表淋巴结进行性肿大;皮下结节病理检查诊断为DLBCL,右腹股沟淋巴结病理检查诊断为AITL;接受7个周期化疗,因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而死亡。

结论

AITL合并EBV阳性DLBCL罕见,临床症状主要以AITL的表现为主,存在T细胞及B细胞免疫表型特征,预后差,治疗方案主要依据预后较差的淋巴瘤进行选择。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围放疗期全程营养管理在腹部肿瘤领域的应用及对营养现状、T细胞亚群、Kam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本院收治的152例腹部肿瘤放疗病人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7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营养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围放疗期全程营养管理.比较两组营养现状[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细胞免疫功能(CD4+、CD4+/CD8+、总B淋巴细胞、NK细胞、总T淋巴细胞)、KPS评分、患者主观整体评
潜水实践中,如果潜水员罹患潜水相关疾病,但现场既无加压舱也没有条件后送至有效救治机构进行治疗时,在设备条件和技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进行水下加压治疗.但是,并不是所有潜水相关疾病都需要进行水下加压治疗,也不是所有的情况下都适合进行水下加压治疗.同时,水下加压治疗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潜水作业现场,患病潜水员选择水下加压治疗时需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后做出选择.本文对选择水下加压治疗的条件及水下加压治疗存在的风险、治疗方案和实施要求进行简要总结.
目的 调查某岛礁作业人员航行期间运动病的发病情况和治疗效果,为指导部队开展运动病管理与防控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选择某岛礁驻防的相关人员中上岛时间、出海次数、乘坐舰艇、经历海况与居住条件均相同的132名作业人员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基本信息、晕船程度及伴随症状、治疗史、进食和睡眠情况,并分析与晕船相关的因素.结果 共发放问卷132份,收回有效问卷132份.132名调查对象中,女24人、男108人,6人(4.55%)出海前接受过防止晕船的前庭功能训练.航行期间16人(12.12%)无晕船症状,11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