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关爱献给每一位学生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g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既要热爱事业,又要热爱学生,才能够成为一位好教师。在教育工作中,教师要把“关心学生,热爱学生”这一师爱原则自始至终贯穿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爱,能让学生感到温暖,促使学生积极上进,化解师生间的矛盾。只要我们把关爱献给每一位学生,教育就会多一份成功。
  【关键词】师德;关爱;学生
  苏联教育家捷尔任斯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在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笔者深深地体会到:“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只有既热爱事业,又热爱学生,才能够成为一位好教师。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应该实施爱的教育。要把“关心学生,热爱学生”这一师爱原则自始至终贯穿在教育教学工作中。
  一、爱,能让学生感到温暖
  上学后,学生就离开了家庭,生活在学生与老师组成的大家庭中。教师的喜爱或轻视,成了学生最关心的问题。每个学生都不断做出评价:“我是班上最好的学生,老师喜欢我”“我脑子太笨了,学习不好,老师不喜欢我。”学生的自我评价主要来自教师,他们通过教师的语言行为,认识自己行为的对错好坏,从而形成自我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关心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绪。多年来,我已形成一个习惯:开学后一定要对学生的成绩、表现、性格、爱好、家庭情况等作全面的了解,然后因材施教,因人予爱。例如,2013年秋,新学期开始,一个在小学就全校闻名的特殊学生引起我的注意。据其班主任反映说,这个特殊学生小辉,自小生活在单亲家庭,父母离异,因缺少爱与管教,纪律较差,常常违反校规、缺课,导致班集体在学校“双优班”评比中被扣分,同学们因此也都不喜欢他。家长不管,同学讨厌,让他感受不到家庭的爱和集体的温暖,造成性格孤僻、自卑。升入初中后,面对新的同学和环境,他更加难以融入新的班集体,愈发自卑。在知道他的家庭环境和个人情况后,我主动申请蹲点到该班联系他,不但有意识地和他一起打球、聊天、谈心,关心他的生活,及时给予物质帮助,而且发动同学拉他一起参加班集体活动。一次和他谈心时,他难过地说:“我知道自己不好,但是老师的关心和同学帮助让我感受到爱的温暖,一定会努力改正。”说话时,我发现他的眼眶已润湿了。后来,他不但克服孤僻、自卑的心理,而且还担任班级的劳动委员,成为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好助手。
  二、爱,促使学生积极上进
  “真挚的爱是开启学生心扉的钥匙,它可以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激情。”教师关心、热爱学生,学生不仅为此感到温暖,受到鼓舞,而且还会对前途充满信心,从而变得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相反,如果教师讨厌学生、斥责学生,往往使学生自暴自弃,不思进取。教师对学生的关心、热爱,作为一种感情力量,能够转化为推动学生不断前进的动力。教师只有将这种关心、热爱渗透到具体、细微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才能启迪学生的心灵。学生的心灵得到温暖,进步的火花要迸发,才能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例如,2015届的小建,在小学时的基础已经比较差,进入初中学习后,由于要学习的科目更加多,所以成绩更加跟不上。从而无心向学,得过且过,甚至经常迟到、旷课。有一次全校搞卫生,我班清洁水沟。分任务时,我派他拉垃圾。他拉到半路,就停车休息。别的同学来回拉了好几趟,而他仍无动于衷。同学们反映后,我便去看,见此情况,我没有批评他,只是把他拉的垃圾拉走。他见了忙追赶过来,大声说:“老师!老师!这垃圾很臭,给我拉!”边说边抢着拉,于是我和他把垃圾拉走。这次清洁,他干得非常卖力。拉完垃圾,他还把车子洗干净。同学们都说,小建今天工作真积极。当天我便在班中表扬了他。接着我多次家访,在家长面前多挖掘他的优点。他有点滴进步,便在大小场合表扬。这样他不再拖班的后腿,使班连续几周都被评为“双优班”。从此,同学们都愿意接近他,有的还主动帮他辅导功课。少批评,少斥责,及时、适当的表扬、鼓励,集体的温暖,老师的关爱,在这温暖和谐的气氛中,不断地增强他的自信心和上进心,他逐渐进步了。
  三、愛,化解师生间的矛盾
  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所形成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关系,是学校中最普通、最基本的人际关系。现代教育教学思想提出,要构建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然而,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往往难免出现师生矛盾,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爱,“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氛围,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把爱献给每一位学生,有利于化解师生的矛盾,构建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例如,2017届的小辉,他的父母已经年迈,家里除了务农再没有其它方面的收入,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由于认为家里没办法供他读下去,所以不但无心向学,而且经常顶撞老师,引发师生间的矛盾。其中任教英语的是一位女老师,有一次,被他顶撞得没有办法坚持上完一节英语课。我和他所在班的班主任到他的家里家访后,考虑到他的家庭比较困难,特意和村委会沟通,在安排助学金的时候给他指标,让他能够继续完成学业。还有一次,他身体不适,发高烧,以为是感冒,喝几服药退了,但一停药到晚上又高烧,如此反复一个星期,病还没好转。我知道病情的严重,即带他到镇卫生院检查,结果诊断为“羊虫病”,要连续一个星期打针,于是我坚持每天带他到镇卫生院吊针,直到痊愈。一系列的关爱行动,让他非常感动,也彻底转变了他。不但再也没有顶撞过教师,而且努力学习,成绩从五六十分,上升到七八十分。同学们都高兴地说:“小辉进步了!”2017年,他考上县城一间高中。
  教师对学生的爱,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并决定着教育工作的成败。在教育工作中,教师要多给学生一点关心、热爱,少给学生一点批评、斥责。只要我们把爱献给每一位学生,教育就会多一份成功。
  参考文献:
  [1]倪敏.爱的教育让高中语文课堂更有滋味[J].语数外学习,2012(11):16.
  [2]教育部.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其他文献
【摘要】职业发展是一个终生发展的过程,初中阶段是职业发展启蒙阶段,初中教育阶段职业意识培养的缺失,必然会影响后阶段学生职业发展及人生规划。本文从符合学生发展需要及解决实际问题出发,探索初中阶段对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的有效途径,引导学生做出合理的职业规划。  【关键词】生涯发展观;初中生;职业意识  职业意识是指人对职业的意向、认识以及对职业持有的态度,初中生由于心理和生理逐渐成熟,并且已经初步形成了
【摘要】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教学助手,电子书包具有使用便捷,能提供多元的学习方式等特点,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价值。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对电子书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探讨,为以后更好开展教学提供一些想法与思考。  【关键词】电子书包;小学数学;课程教学  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数学是十分重要的学科。空间想象,抽象化,逻辑强等特点让很多学生望而却步,从而产生学习困
【摘要】德育一直以来都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校长的德育领导力对学校开展德育工作极为重要。在教育新常态下,校长德育领导力发生了新的改变,要想在学校中更好地发挥德育作用,提高校长的德育领导力,就必须对新常态有新的理解,要更主动地思考新常态下提高校长德育领导力的对策,做好学校的德育工作。本文分析了新常态下的教育以及办学理念、校长德育领导力提高所具备的思维,提出了新常态下提高校长德育领导力的对策。  
【摘要】一个学校的发展,不仅仅体现在高质量的教育教学上,更体现在富有特色和個性的校园文化建设上。校园文化不仅彰显着一个学校发展的理念,更彰显着发展方向。“着眼儿童终身发展,办有品质的教育”是容里小学秉承的办学理念和不懈追求。容里小学结合百年书院传统“润”文化核心精神,开展平等教育、自由教育、担当教育、美德教育、激活教育的特色文化建设,打造一所富有个性、内涵务实、群众认可、家长满意、孩子喜欢的特色学
【摘要】试卷讲评课是教学中的重要课型,也是较难把握的一种课型。分层走班模式下,优秀学生的课后学习氛围以及学习交流与竞争等方面也相对弱化,试卷讲评课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本文分析了一个分层A班一堂试卷讲评课,通过教师的教学目的与方法,剖析学生的学习心理,展示学生在知识、能力培养等方面的平顺性、有效性。  【关键词】分层走班;试卷讲评课;协作讨论探究法;核心素养  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基
【摘要】三年级是整个小学期间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应用题也比一、二年级多,其内容广泛、信息量多,且结构逐渐复杂,学生解决应用题的难度增大。三年级数学的應用题实际上就是现实生活问题在试题中的反映,解决应用题就是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而小学生没有多少社会阅历和现实生活体验,所以在解决应用题过程中会比较困难。本文经过剖析对于三年级数学应用题的一些解题技巧,以促进三年级学生克服解决应用题的障碍。  【关键词
本报综合报道 8月1日下午,2019年深圳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年度教师”现场评選活动在福田区明德实验学校举行。深圳中学物理老师殷杰从10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获得2019年深圳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年度教师”荣誉,并晋级参加全市的“年度教师”总决赛。  据了解,经各直属学校推荐评选,产生了10位2019年深圳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年度教师”候选人,他们分别是深圳中学殷杰、深圳实验学校李虹、深圳外国语学校何海辉
本报综合报道 为加快推进广东新时代新教育体系建设,提升电教系统管理干部的信息化引领及服务能力,9月18日至20日,我省组织各地市、县(区)电教系统管理干部及部分校长、骨干教师共180人参加全省电教系统管理干部信息化素养提升高级研修班,旨在引导电教系统管理干部把握教育信息化發展潮流与趋势,了解当前教育信息化的目标和方向,增强教育信息化2.0时代下电教人的时代感和使命感,建立自信活力、责任担当、创新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教育的含义  教育一词源于拉丁文,原本的含义为“引出”,后引申为通过一定的途径或者特定的方式,将原本在内心深处或者身体某处的东西导出来。教育的含义强调的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活动,通过一定的方式,将人自身的潜质以及能力激发出来,进而演变成一种状态。从广义的角度来看,教育是指一切能影响人的身体和心灵以及社会活动的变化;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活动的范围、根据特定的需求制定的教育
【摘要】朗读的意义重大,特别是在教学效果以及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方面体现出来:朗读能够有效对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进行反复的训练,使学生在一遍遍对课文的深刻阅读认识后,能够加深理解自身的语感,进一步提高情感与鉴赏能力,培养文化认同感与艺术感知力,从而在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两方面表现出来。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朗读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小学高年级课堂朗读的要求,即5~6年级能灵活运用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