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妙绘《静安八景图》

来源 :世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b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父杨国霖(1917—1998,字雨三,号妙霖居士,河北霸县人)的一生酷求书画艺术,他以书画广交朋友。家父幼承庭训,聪慧好学,13岁时即能画得一手漂亮的山水花鸟画,名闻乡里。他曾拜书法家王恩熙(王曾任徐世昌总统府秘书)为师,深得王的赏识。来沪后,他又师从上海宝山袁氏三杰之一的袁希濂及当时画坛有“张虎熊狮”之誉的熊松泉,并得到前清太子少保的金梁指教。从此,家父潜心专研,刻苦临摹,打下了扎实的书法、绘画基础。1978年家父退休,皈依佛门,在明旸师尊的法座下,仍不忘与金石、书画、诗词艺术相亲,与大江南北名人学士相交,发扬我国书画艺术的优良传统,用作品奉献于社会。
  上海的静安寺蜚声中外,是一座千年古刹,历史上曾遭多次兴废,“文革”动乱中彻底破坏。1983年,静安古寺被国务院列为全国佛教重点寺院。1984年3月,在市政府领导下,市佛教协会成立了静安寺修复委员会。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龙华寺方丈明旸法师要求重现“静安八景”。于是,他找家父商量,尽快绘制出古雅神奇的“静安八景”,让上海的著名胜景世代相传。
  家父领受师命后,立即寻找史料,熟悉寺院变迁,潜心研究历代诗人题咏静安八景的《静安八咏集》。家父凭借前人的记载,精心构思,创新手法,采用诗画结合,以写实的手法,终于绘制出生动逼真的《静安八景图》,于1984年底,静安寺还未修复之前,献给了寺院珍藏。此八景图分别为“赤乌碑”、“陈朝桧”、“虾子潭”、“讲经台”、“涌泉”、“绿云洞”、“芦子渡”、“沪渎垒”。后静安寺将《静安八景图》用汉白玉雕刻,立于玉佛殿回廊壁,供中外信众、游客瞻仰。
  家父为《静安八景图》,付出巨大努力和辛劳,从中可看出他对佛教事业的一颗顶礼膜拜的赤诚之心。友人万鸿章老人看了画作后,题诗赞赏:“杨翁妙笔自传神,逾越当年龙吴情。驰誉画坛洵美异,静安八景足纵横。”
其他文献
汪观清是一位紧贴时代脉搏的著名国画家。改革开放,共和国日新月异,每逢国有盛事,汪观清必会作出积极的文化响应和艺术家爱国情怀的奔腾释放,他的艺术追求,也在这种响应和释放中日趋璀璨光华。  1997年,香港回归,历史匡正,在当年七一前后,汪观清精心制作兼具艺术价值与历史意义的香港回归纪念封和首日封,共计百余枚。在其后十余年,百多位各界名人在上面赋诗题辞,留言签名,共记盛事。2009年,汪观清把这些弥足
为了使阳光体育运动在高校具有实效性的开展,以常州大学为例从"质"、"量"两方面探讨高校阳光体育运动二元运行模式的构建。"量"的保证主要依靠规范的教务管理、高效的考勤模式;"质"的
民办高等教育正处于起步向逐步完善的过渡阶段,教师群体日渐成为影响民办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要素。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提
阐述了执行力在企业发展中的意义,分析了企业管理中对执行力认识的误区,从企业文化、企业管理者、企业员工和社会环境等方面探讨提高企业执行力的对策,认为营造环境、明确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