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shuclover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初中英语课堂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将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参与能力和言语交际能力。那么,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是什么?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作一一论述。
  关键词: 合作学习 基本理念 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
  
  一、引言
  
  21世纪的教育目标应是教会学生“Learning to know”、“Learning to be”、“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教师应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创造多种机会,引导学生与同学合作、与老师合作,营造师生共同学习、探索和研究问题的氛围。
  
  二、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
  
  1.互动观
  合作学习视教学互动为促进学生学习的主要因素。这种互动观与传统的教学观有所不同。它不只局限于师生之间的互动,而是将教学互动扩展至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2.目标观
  合作学习是一种目标导向活动。合作学习的目标体系可分成学术目标(academic objectives)及合作目标(cooperative objectives)。
  3.师生观
  合作学习提倡教师应当好“导演”,学生要当好“演员”。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原有的“权威-服从”关系逐渐变成了“指导-参与”关系。
  4.形式观
  在教学形式上,合作学习强调以集体授课为基础,以合作学习小组活动为主体形式,力求实现集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
  5.情境观
  合作学习的倡导者认为,在合作、竞争和个人自学三种学习情境中,合作学
  习是最重要的一种。同时,这种形式的学习本身实际上就包含了合作、竞争和个人自学三种学习方法。
  6.评价观
  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追求的一种境界,同时也将它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和尺度。它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个人计分改为小组计分,把小组总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形成了“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使得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集体合作达标。
  
  三、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1.合理分组是合作式学习取得成功的前提
  在目前的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大多是面对授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临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这样的学习场面看起来很热闹,但对学生合作学习的提高和合作意识的养成并没有多大的促进作用。要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师首先必须进行合理的分组。
  小组合作学习有多种组织形式,小组成员的组成一般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这样既可增加小组合作成员的多样性,同时又有利于开展学习小组间的学习竞赛。结合初中学生的特点和英语学科特点,可以采用按座次就近组合和以任务为中心的小组组合两种形式。
  (1)按座次就近组合
  按座次就近组合,就是按班级正常的座次,将座位邻近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每组一般为4人左右。为了更好地实施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突出“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特征,任课教师可在学期初与班主任协作,依据学生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以至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异,以4人一组来安排学生的座位。这种异质就近组合的合作学习不同于传统的分组讨论。一般情况下,教学中的小组学习活动是随机、分散的,而异质就近组合的合作学习则是在共同学习目标进行的有一定聚合力的学习活动。
  异质就近型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可根据教学安排和教学内容的不同在课前、课中和课后进行。课前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一般围绕“预习课文”来进行,与一般的预习课文所不同的是,教师应提出富有挑战性的学习要求,如:让学生先独立预习课文找出难点,然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小组成员之间互帮互学。让学习小组在个人准备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加工,课堂上采取推选代表表演或学生自由发言等形式进行交流。这些教学活动既能营造课前合作学习的气氛,又能激发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兴趣。
  课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应自然融入课堂教学设计之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便于小组交流和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言语交际活动。小组活动时,教师应认真观察各小组的进展情况,启发和引导学生之间的互动、并适时地为学生间的言语活动提供语言、句式等方面的帮助。另外,教师还要有意识地组织小组学习成果的交流,以增强小组成员间的合作意识和竞争能力。
  (2)以任务为中心的小组组合
  以任务为中心的小组组合是围绕一项具体的学习任务,让学生按个人兴趣自由组成学习小组,一般以2至6人为宜。以任务为中心的合作小组的学习目标可由教师指定,也可由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后自主设定,允许各小组的学习任务在难度上有所差异,在学习时间上也可有灵活性。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现有教材中丰富多样的题材,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为载体,开展任务研究型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如在教学牛津初中英语7A Unit 4 Food前,给合作小组设置一个任务:以小组合作形式调查中国人、英国人、美国人等不同国家的人最喜爱的食物,哪些食品是既营养又健康的,哪些是垃圾食品,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为了更好地完成小组任务,小组成员利用课外时间分头查阅资料和相互讨论,这既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2.教师担当好学习促进者的角色是合作式学习取得成功的关键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成为学生学习的向导和促进者,有时还是共同学习的合作者。概括起来说,教师充当“促进者”的角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协调”——合作学习涉及多个要素,涉及多名学生,英语教师在将他们组织进一个有着共同主题的活动中的时候,发挥着创设学习环境和气氛、维持学习秩序等作用。②“激发”——学生的合作学习活动,有一个从被动到主动,由启发到自发的发动过程,这个任务是由教师来完成的。教师要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英语的需要:言语审美需要、言语交往需要、言语求和需要等;③“合作”——英语教学不仅是一个信息传授过程,在合作学习中,它更是一个人际交往过程,因此教师既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也是学习活动的共同参与者;④“监控”——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表现为学生的言语活动,这个言语活动有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当学生的言语活动出现严重错误的时候,英语教师必须指出并作出更正;⑤“反馈”——英语教师必须对学生学习的结果进行测评,以便及时提供反馈和相应的帮助。
  3.建立科学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是合作式学习取得成功的保障
  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追求的一种境界,同时也将它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和尺度。可见,学习小组的成功不仅仅在于能否达到某个小组目标,而且关键在于它能否提高小组中每个成员的学习成绩。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建立一种合理的,能够激发每个小组成员最大潜力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
  因此,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时要把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把对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把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结合起来,可以促使学生更关注合作学习的过程,并认识到从合作学习过程中体验合作学习方式、发展合作学习精神的重要性。同时,可使学习小组成员认识到合作小组是一个学习共同体,个人目标的实现必须依托于集体目标的实现,从而防止个人英雄主义、小组歧视等不良现象的出现。当然,在小组评价时,也要对个人合作学习的参与度、积极性、独创性等给予恰当的评价,这样可在小组内部树立榜样,激发组内竞争,调动每位成员参与的积极性,打消依赖别人的思想。
  
  四、结语
  
  新课程标准提高了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要求,课堂要努力实现从“传授和讲解语言知识”向“培养语言能力”转变。在这一教改背景下,每位教师面临着“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利用积极因素,采用更适合于学习者语言能力发展的课堂教学方法,以极大地提高课堂效率”这样一个关键问题。我们认为,合作式学习为着手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条可能的途径。实践证明,在初中英语课堂中采用小组合作式学习,将促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能够对自己学习负责的人,真正在学习实践中学会学习;同时通过合作式的交流,让学生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与他人互相合作,发挥同学间相互鼓励、相互启发的教育作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活动中完成合作意识的内化与协作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垣.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中国教育报,1995年12月29日.
  [2]赵笑梅.小组合作学习的四个基本经验.教育科学研究,2001年第12期.
  [3]郭华.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假设与实践操作模式.中国教育学刊,1998年第5期.
  [4]袁昌寰.研究性学习的产生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实施.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年第6期.
其他文献
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课堂教学从传统的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一个黑板的原始化、单一化教学方式向现代化、多样化的转变提供了现实的可能。和其他现代化教学手段相比较,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做到图文声像并茂,内容丰富多彩,趣味性强,把静态变成动态,抽象变成具体,化枯燥为生动,促使学生眼、耳、口、手多项感官并用,是创设教学情境的有力工具,大大优化了英语课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于
在全球范围内,供人类消费而生产的粮食,有1/3被损失或浪费,与此同时,世界上每天却有超过8.2亿人持续遭受饥饿折磨,气候变化、农业可持续性所隐藏的风险也正在发酵.这就迫切需
期刊
目的:本课题通过对在中西医结合康复模式的基础上予不同的针刺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探讨“针刺督脉经穴”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坐位能力的影响,寻求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法以指导
目的:研究观察口服痛可舒、内异灵Ⅱ号灌肠、以及二者综合疗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所致痛经的疗效。  方法:本课题选取我院妇科门诊及病房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患者60例,年龄为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改变旧有的单一的接受式学习模式,倡导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合作交流的新型学习方式。针对这一要求,我们农村英语教师一开始使用较多的是采取小组合作学习。并在有的课堂中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实践和探究,一改传统课堂教学中的那种单一化、模式化、教条化、静态化的弊端,将学习当作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从而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全面地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cooperative
背景和目的:  功能性消化不良生存质量量表(FDDQL)在国外被广泛应用,可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评价。本研究旨在研制出功能性消化不良生存质量量表(FDDQL)中文版,并对其信度、效
我国的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全面转轨,英语教学是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必须打破传统的、单一的语法翻译法的格式,取而代之的是教育观念的转变,各种不同的现代教学方法的实施。但由于农村中学学生的英语基础和学习英语的习惯一般较差,笔者作为一名初中英语教育工作者,从学生实际出发,遵循教学规律,对如何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进行探索。笔者认为,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提高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托尔斯泰也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专心听讲,积极思考。  “亲其师而信其道。”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让我深深地感受到,要让学生愿学,首先就要师生情感交融。教师需通过自己的一举一动去感染学生,把亲切、信任、尊重、友好的情感传递给他们。要让学生乐学,最重要的是需要教师想方设法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