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分娩方法的效果观察

来源 :右江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kuma5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较理想的分娩方法。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10年3月拟行自然分娩的单胎足月初产妇210例,分为A、B、C三组,A组74例未采取任何镇痛措施;B组70例采用单纯硬膜外阻滞无痛分娩;C组66例采用导乐联合硬膜外阻滞无痛分娩。比较三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剖宫产率、三种分娩方法满意度及对胎儿、新生儿的影响。结果A组与B、C组镇痛效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B组与C组镇痛效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A、B、C三组在产程时间、剖宫产率、满意度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B、C三组对胎儿、新生儿的影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采用导乐联合硬膜外阻滞无痛分娩为理想的分娩方法,值得推广。
  【关键词】 硬膜外麻醉;导乐;无痛分娩;观察
  文章编号:1003-1383(2010)05-0554-02 中图分类号:R 714.3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0.05.018
  
  “无痛分娩”即分娩镇痛技术[1],而不同的分娩镇痛技术给产妇带来不同的效果。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产妇对分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在有效的分娩镇痛同时要求缩短产程,减少剖宫产率,保证母婴安全。为了满足这种要求,我院于2008年1月~2010年3月对三种分娩方法进行观察研究,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月~2010年3月拟行自然分娩的单胎足月初产妇210例,分为A、B、C三组,分别为74例、70例、66例,A组年龄22~32岁,孕周37~42 W,身高153~162 cm; B组年龄23~32岁,孕周37~42 W,身高153~161 cm;C组年龄21~32岁,孕周37~42 W,身高153~162 cm。三组的年龄、孕周、身高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三组产妇体质均良好;胎儿大小有可比性,无头盆不称及产科麻醉禁忌证,无内科疾病或妊娠并发症。
  2.方法 A组未采取任何镇痛措施,临产后入待产室按一般常规观察接产。B组临产后转入待产室,待产程进入活跃期,宫口扩张至3 cm时,请麻醉科医师予以常规的硬膜外穿刺,于L2~L3间隙,向头侧置管3~4 cm。穿刺成功后,将配制好的药物(芬太尼30~40 μg加罗派卡因10 ml加生理盐水至50 ml)经导管首次注入6~8 ml,其余液体注入微量电子泵内硬外麻(PCA)自动调节,维持量6 ml/h。同时对产妇胎心、宫缩、产程进行全程监护,并建立静脉通路,吸氧,上多功能监护。C组在B组的基础上专派一位责任心较强的助产师对产妇实行一对一分娩全过程的观察,以谈心的方式安慰及鼓励产妇,向产妇讲解分娩的相关知识及无痛分娩的方法,播放一些产妇喜欢听的音乐,适时讲一些幽默的笑话或故事给产妇听,消除产妇紧张、顾虑、恐惧及疲劳,使整个产程在轻松和充满爱心、鼓励的氛围中进行。
  3.观察项目 ①镇痛效果,按WHO制定的标准,0级:无痛,安静合作;Ⅰ级:轻度疼痛,能耐受;Ⅱ级:中度疼痛,合作欠佳;Ⅲ级:重度疼痛,不能耐受,不能合作。疼痛0、Ⅰ级为镇痛有效,Ⅱ、Ⅲ级为镇痛无效[2]。②产程时间长短(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③剖宫产率及三种分娩方法满意度。④三组分娩方法对胎儿、新生儿的影响。
  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三组镇痛效果比较 A组与B组、C组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B组、C组镇痛效果较好,B组与C组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三组产程时间比较 B组、C组第一产程活跃期和第三产程明显短于A组(P<0.01),且C组产程明显短于B组(P<0.01);C组第二产程明显短于A组和B组(P<0.05或<0.01)。见表2。
  3.三组剖宫产率、分娩满意度比较 B组、C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A组(P<0.05或<0.01),C组的剖宫产率也明显低于B组(P<0.05);B组、C组对分娩的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P<0.05或<0.01),C组对分娩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B组(P<0.05)。见表3。
  4.三组对胎儿、新生儿的影响比较 三组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讨论
  
  1.分娩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它受精神、体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3]。传统的分娩给产妇带来了极大的痛苦,据调查,大部分产妇在待产过程中会感到“痛不欲生”,甚至丧失理智[4]。为了减轻产妇痛苦,目前已开展了多种镇痛技术。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围产医学的发展,产妇对分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在有效的分娩镇痛的同时要求缩短产程,减少剖宫产率,保证母婴安全。因此,如何使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无痛苦而又安全顺利的自然分娩,是我们产科工作人员一直以来探索追求的目标。本研究中, A组与B组、C组虽然在胎儿、新生儿影响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无论是在镇痛效果方面,还是产程时间、剖宫产率及满意度方面与B组、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而B组在镇痛效果及对胎儿、新生儿影响方面与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产程时间、剖宫产率、满意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只有C组,无论是在镇痛效果方面,还是产程时间、剖宫产率方面,基本上达到了产妇在有效的分娩镇痛同时,缩短产程,减少剖宫产率,保证母婴安全这种要求。因此,导乐联合硬膜外阻滞无痛分娩是最好的一种分娩方法。
  2.导乐联合硬膜外阻滞无痛分娩是人文关怀的表现。所谓人文关怀是指关心人之为人的精神问题,注重自我与他人的精神发展[5]。临近分娩时,产妇虽然采用了某种镇痛技术,但绝大部分产妇都会感到非常的紧张恐惧,在分娩过程中,产妇的恐惧心理和精神紧张可能导致产力异常而影响分娩[6],尤其是初产妇。导乐陪伴联合硬膜外阻滞无痛分娩(C组)是以产妇为中心,一对一的全程陪伴服务的新世纪护理服务模式,是在持续陪伴分娩中与产妇及家人接触,进行沟通、交流,并给予行为上的关怀,精神上的鼓励,操作上的娴熟,让产妇感到安全,并可帮助调整产妇的身心状态,减轻心理压力,解决医学技术不能解决的问题[5],是人文关怀的表现。在此过程中又能使大家相互理解,互相信任,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提高了服务的满意度,满足了产妇在有效镇痛分娩的同时,缩短产程,减少剖宫产率,保证了母婴安全的要求。因此导乐联合硬膜外阻滞无痛分娩是较为理想的一种分娩方法,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尚 获.158例无痛分娩效果评价[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8):156.
  [2]王晓娟,李兰芳.自控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462例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13):43.
  [3]陆龙勤.孕妇产前教育对促进自然分娩的效果观察[J].广西医学,2005,27(2):272-273.
  [4]郎秋英.产科分娩镇痛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07,14(22):1885.
  [5]周梅芳.人文关怀在电子胃镜下取异物中的应用[J].微创医学,2007,2(4):374-375.
  [6]费秀珍.导乐式分娩临床应用进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1,20(9): 409.
  (收稿日期:2010-06-24 修回日期:2010-08-26)
  (编辑:潘明志)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活血通对糖尿病大鼠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的影响,探讨中药复方活血通防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链脲佐菌素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预防组和治疗组,给予中药复方活血通灌胃,并以氨基胍作为对照,治疗12周,观察中药复方活血通对糖尿病大鼠血糖和肾组织AGEs的影响。结果 中药复方活血通预防组和治疗组血糖、中药复方活血通预防组、治疗组和氨基胍组肾组织AGEs均
【摘要】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先兆流产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160例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进行有计划、规范、系统的健康宣教。观察两组患者对先兆流产的认知情况,评估健康教育达标率、治愈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达标率、治愈率、对护理工作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 (P0.05),具有可比性。
【摘要】 目的 观察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佐治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  方法 将136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抗感染及对症等治疗,治疗组增加应用氧驱动泵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对照组给予氧驱动泵雾化吸入糜蛋白酶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6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均无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2.治疗方法 两组
【摘要】 目的 探讨口内美容切口微创手术治疗髁突颈下骨折的临床应用。方法 利用口内切口,借助穿颊器对13例下颌骨髁突颈下骨折进行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并随访3~15个月。结果所有病例切口术后均无感染,无面瘫及涎漏发生,骨折复位及钛板固定良好,髁突头在颞关节窝内就位良好,均获得良好的咬合关系、张口度及咀嚼功能。结论 利用口内切口,借助穿颊器治疗髁突颈下骨折,具有创伤小、疤痕少、美观、并发症少、术后恢复
目的探讨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49例随机分为微创治疗(微创组)24例和内科治疗(内科组)25例,以有效率、住院时间和6个月后
摘要 目的探讨院外健康教育对提高肠造口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行直肠癌经腹会阴联合切除且均采取肠造口术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针对生活质量问题进行院外健康教育,对照组32例未采取院外护理干预,两组病人均于出院后3个月、6个月进行问卷调查,评估生活质量。结果出院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有针对性地对肠造口病人进行院外健康教育可提
【摘要】 目的 观察参麦注射液在治疗剖宫产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 观察302例剖宫产术后患者应用参麦注射液后的头晕、恶心发生率,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24小时内阴道出血量、体力恢复正常时间,并与同期300例剖宫产常规用药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头晕、恶心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体力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缩短(P<0.01),术后24小时内阴道出血量明
【关键词】 归一分析法;床位工作效率;床位利用指数  文章编号:1003-1383(2010)02-0220-02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0.02.060    床位的利用情况是医院床位配置的重要依据,是衡量医院工作效率的重要指标。它主要包括床位周转次数和床位使用率,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反映病床利用情况,但有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