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为目的。语言的习得与文化导入密不可分,在英语教学中,导入目的语文化,加强文化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习得水平。
【关键词】文化导入 高职英语教学 语言习得
一、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目标要求——应用型人才培养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高职教育的首要教学目标。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课程也必须围绕这个目标来进行教学。教师要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使学生具备用英语进行涉外交际活动的语言应用能力,成为用人单位欢迎的应用型人才。实用英语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语言习得中的文化导入教学。
二、文化导入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
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是需要在文化教学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交际能力。在学生实际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培养过程中,不能割舍与英语语言密切相关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有了良好的“跨文化意识”,才能利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如果在交际过程中,犯了与语法、语音和词汇相关的无意识错误,这只能说明说话人语言能力不足,是情有可原的。但如果能说一口标准流利的英语,但却出现了用语错误,就会被认为没有修养、没有素质,是对他人的有意触犯或侮辱。所以,随着毕业生涉外工作机会的增多,使用者应该能在实际应用中遵循一定的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恰到好处地同他人交往,尊重他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不侵犯别人的隐私和忌讳,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解和矛盾。
三、进行高职高专英语导入的教学的策略
1.制定相应的课程标准。高职英语文化导入的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一为浅表文化,它涉及英语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中的文化差异;二为深层文化,涉及人们在日常生活交际过程中语言的隐含指示意义以及句法、语篇结构中所蕴藏的文化;三为文化对比,即对中西文化相同文化主题的对比,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敏感度。将这些内容在课程标准中标出,使老师授课做到心中有数。
2.提高教师的跨文化意识。高职英语的指导思想是以语言运用为本,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宗旨。教学能力与文化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好的英语教师应具备较强的跨文化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英语词语义的文化背景有所了解,并能在教学内容中有意识的进行中西文化对比,让学生理解两种文化的异同点。引导学生在使用英语时自觉地排除母语文化的干扰,遵循英美国家或民族的文化习俗。
3.文化教学方法的改变。传统的文化教学单纯地将文化导入的教学内容作为知识来讲授,难以让学生产生切身体验,所传授的文化知识容易形成思维定式,不利于学生独立地思考问题,学生在真实的交际中无法应对各种不同的场面和对象。同时,传统单一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不能满足高职英语文化导入的教学需要,要采取提问法、旁白法、角色扮演法、小组讨论法等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英语文化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还可以使用多媒体和课件等现代教学手段,让学生接触真实的英语场景,让学生学会有用的表达方式。这样,高职学生才能在将来的涉外活动中,不会产生文化障碍从而影响与目的语国家人的交流。
4.开设专题讲座和选修课。教师在教学实际中,可以结合课堂教学的内容,有意识地对英语语言国家的价值观、语言规范、思维模式、审美趣味、道德情操、宗教信仰、民族性格进行专题讲座,帮助学生克服文化障碍。有条件的学校,可开设一些与“跨文化交际”和“文化比对”相关的选修课,帮助学生了解相关文化知识,增强文化交际的意识,同时也能增强学校跨文化交际的学术气氛。
5.进行“文化欣赏”。可以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让学生观看录像录影,并通过这些手段与中国文化进行比较使学生欣赏到目的语国家实况,了解丰富多彩的目的语的文化。
总之,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必须有文化导入。文化导入的教学有助于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加快语言习的进程,为社会培养更优秀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英语的教与学[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2]刘静,韩放.高职英语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J].职业时空,2007(6).
[3]刘淑艳.高校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现状及改革策略探讨[J].教育科学,2008(2).
[4]荣捷频.论高职高专英语课堂的文化教学[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
【基金项目】项目内容:2013年度广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桂教社科[2013]4号。课题名称:广西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磨蚀的实证研究。项目分类编号:SK13LX603。
【关键词】文化导入 高职英语教学 语言习得
一、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目标要求——应用型人才培养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高职教育的首要教学目标。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课程也必须围绕这个目标来进行教学。教师要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使学生具备用英语进行涉外交际活动的语言应用能力,成为用人单位欢迎的应用型人才。实用英语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语言习得中的文化导入教学。
二、文化导入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
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是需要在文化教学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交际能力。在学生实际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培养过程中,不能割舍与英语语言密切相关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有了良好的“跨文化意识”,才能利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如果在交际过程中,犯了与语法、语音和词汇相关的无意识错误,这只能说明说话人语言能力不足,是情有可原的。但如果能说一口标准流利的英语,但却出现了用语错误,就会被认为没有修养、没有素质,是对他人的有意触犯或侮辱。所以,随着毕业生涉外工作机会的增多,使用者应该能在实际应用中遵循一定的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恰到好处地同他人交往,尊重他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不侵犯别人的隐私和忌讳,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解和矛盾。
三、进行高职高专英语导入的教学的策略
1.制定相应的课程标准。高职英语文化导入的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一为浅表文化,它涉及英语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中的文化差异;二为深层文化,涉及人们在日常生活交际过程中语言的隐含指示意义以及句法、语篇结构中所蕴藏的文化;三为文化对比,即对中西文化相同文化主题的对比,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敏感度。将这些内容在课程标准中标出,使老师授课做到心中有数。
2.提高教师的跨文化意识。高职英语的指导思想是以语言运用为本,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宗旨。教学能力与文化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好的英语教师应具备较强的跨文化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英语词语义的文化背景有所了解,并能在教学内容中有意识的进行中西文化对比,让学生理解两种文化的异同点。引导学生在使用英语时自觉地排除母语文化的干扰,遵循英美国家或民族的文化习俗。
3.文化教学方法的改变。传统的文化教学单纯地将文化导入的教学内容作为知识来讲授,难以让学生产生切身体验,所传授的文化知识容易形成思维定式,不利于学生独立地思考问题,学生在真实的交际中无法应对各种不同的场面和对象。同时,传统单一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不能满足高职英语文化导入的教学需要,要采取提问法、旁白法、角色扮演法、小组讨论法等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英语文化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还可以使用多媒体和课件等现代教学手段,让学生接触真实的英语场景,让学生学会有用的表达方式。这样,高职学生才能在将来的涉外活动中,不会产生文化障碍从而影响与目的语国家人的交流。
4.开设专题讲座和选修课。教师在教学实际中,可以结合课堂教学的内容,有意识地对英语语言国家的价值观、语言规范、思维模式、审美趣味、道德情操、宗教信仰、民族性格进行专题讲座,帮助学生克服文化障碍。有条件的学校,可开设一些与“跨文化交际”和“文化比对”相关的选修课,帮助学生了解相关文化知识,增强文化交际的意识,同时也能增强学校跨文化交际的学术气氛。
5.进行“文化欣赏”。可以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让学生观看录像录影,并通过这些手段与中国文化进行比较使学生欣赏到目的语国家实况,了解丰富多彩的目的语的文化。
总之,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必须有文化导入。文化导入的教学有助于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加快语言习的进程,为社会培养更优秀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英语的教与学[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2]刘静,韩放.高职英语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J].职业时空,2007(6).
[3]刘淑艳.高校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现状及改革策略探讨[J].教育科学,2008(2).
[4]荣捷频.论高职高专英语课堂的文化教学[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
【基金项目】项目内容:2013年度广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桂教社科[2013]4号。课题名称:广西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磨蚀的实证研究。项目分类编号:SK13LX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