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考前失眠的泥潭

来源 :家庭医学·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ang257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
  王奇是一名初三的学生,每次重要考试前,晚上睡觉常常失眠,看着别人上课认真听讲,课下刻苦努力,保持着充沛旺盛的精力,而自己晚上睡不着觉,又担心影响第二天白天上课学习的效率,心里别提多急了。可越着急越睡不着,考前焦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的考试成绩,父母也跟着担心,快要中考了,这样下去该怎么办?
  失眠的症状
  作为一名即将面临中考的学生,出现失眠现象一定非常苦恼和着急。其实失眠与其说是一种身体疾病,还不如说是一个心理问题。但首先要搞清楚的是,像王奇这样的情况是不是失眠。
  失眠是指实际睡眠时间过短(包括入睡困难、睡眠浅、恶梦多以及早醒)或睡眠失常,缺乏睡眠感。失眠的症状主要有:
  入睡困难
  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睡,总觉时间过得太慢。
  早醒
  入睡虽然很快,但只要睡上三四个小时,马上就会忽然惊醒,然后就再也睡不着了,直到天亮。
  时睡时醒
  不能进入沉睡状态。
  整夜失眠
  躺在床上,努力想要入睡,却怎么也睡不着,直到天亮。
  偶尔一两晚睡不好,只是人在特殊状况下的应激反应,并不是失眠。只有长期、经常性的睡不着、睡不好才可以诊断为病理性的失眠。父母和孩子可以好好对照一下,看看自己有哪些睡眠状况,从而确定自己是不是真的失眠。
  考前安眠做好7件事
  如果想摆脱失眠,就必须先排除一些影响睡眠的心理因素,最重要的就是要不怕失眠。失眠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失眠本身的担心。或许是大家把睡眠的意义看得过重,其实我们偶尔出现一两次失眠,也是很正常的。当出现失眠的情况时,我们应当顺其自然,不要强迫自己入睡。那么为了避免失眠带来的消极影响,还有哪些方法可以预防和克服失眠问题呢?
  了解睡眠时间的个体差异
  每个人对睡眠时间长短的需求是有很大差异的,所以不要盲目对比和参考他人睡眠时间,觉得自己比他人睡得时间少就是失眠,其实只要自己在睡觉后觉得舒服,神清气爽就可以了。
  营造好的睡眠环境
  睡觉前创造一个舒适温馨的睡眠环境,比如:幽暗的灯光、轻柔的音乐、干净的被褥、温度适中、通风良好、尽量避免嘈杂的环境等,这些都有助于睡眠。
  保证营养均衡
  在紧张的复习备考中持续用脑,大脑容易疲劳,因此在饮食上要注重营养饮食,做到均衡饮食,保证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
  睡前应避免吃太多的食物,喝大量的水,咖啡、茶等刺激物也应避免;而在睡前吃适量的香蕉、温奶、蜂蜜、全麦面包、燕麦片等有助于睡前放松,提高睡眠质量。
  养成入睡的好习惯
  培养自己规律地上床睡觉与起床习惯。遇到周末或假期,最好不要睡懒觉;不要在床上看书、看电视、玩手机,养成上床便睡的好习惯;如果毫无睡意,也不要太勉强自己上床睡觉。
  劳逸结合
  睡眠需要身心和谐,全面放松。紧张的复习所造成的疲劳,更多的是精神上的疲劳,而身体并没有感到很疲劳,所以没有倦意很难入睡。
  每天参加半小时左右的体育运动,使身心和谐,有助于入睡,但注意不要运动过度,尤其不要在睡前激烈运动。
  做深呼吸放松
  如果睡不着的话,可以试着做一些放松的练习,采用腹式呼吸法,深深地吸气,等到吸入了足够的气体,然后停止片刻再慢慢地呼出,保持呼吸均匀,这样反复做几次,就能放松身体,平静心情。
  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
  想象身在一个景色优美的地方,如大海边,感受阳光温暖的照射,身下海滩上沙子的柔软,海风轻轻地吹来,带着一丝丝海腥味,自己躺在沙滩上静静地倾听着“哗哗”的波涛声……尽量想象得具体生动,全面利用五官去感觉想象。
  还可以暗示自己,“明早起来我会觉得身体很舒服,心情很好”、“今晚我会睡个好觉”、“明天又是美好的一天”等。
  心理暗示的过程要保持放松状态,如果配合深呼吸,效果就会更佳。
  勿盲目使用安眠药物
  如果失眠严重,应该及时去医院就诊,同时安眠药的服用,一定要遵照医嘱。
  实际上,完全没有睡着觉的情形是很少存在的,因此失眠一般并不一定影响学生在考试中能力的正常发挥。如果考前真的失眠了,在考场上,你自身的应激状态也会让你保持适度紧张,思维敏捷、活跃,处在兴奋状态。
  先对影响睡眠的各种因素认真分析,并找出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从而有效地改善睡眠。这也是一个学习和成长的过程。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脑瘫患儿父母生活治疗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8例脑瘫患儿父母为观察组,60例健康儿童家庭父母为对照组.对68例脑瘫患儿给予心理护理、康复护理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