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一个“快乐”的英语课堂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ingxian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英语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把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渗透到学科教育和教学之中,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那么积极开发和合理有效充分地利用课程资源,并进行适当的整合变化,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是否能为学生快乐学英语锦上添花呢?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巧用现有教材,激情于“境”
  牛津版小学英语教材设计新颖,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练习形式多变,蕴藏的信息也多,实用性很强。如果我们能把书里的语言场景搬到生活中,将会使学生更乐于接受该部分的知识。例如:5A/U3/At a Music lesson 和5B/U6/At a PE lesson,以及5B/U9/Shapes.我们可以把这三部分内容分别上成音乐课,体育课,美术课,用歌声,用画笔,用形体活动串起教学环节,使学生徜徉在美的艺术的熏陶中,唤起他们积极的情感,让他们快乐学英语。再如,教学4B/U8/ Open Day 的there be结构时,课文虽然有挂图、光盘,可我们的教室更直观,更能激起学生议论的欲望。我是通过以下几个问题来引出这些句型的。Where are we now ? Do you like our classroom?What can you see in our classroom?We can say “There is a/ There are some … in our classroom”.
  二、妙改教材布局,激情于“动”
  简单机械地使用牛津教材,那是拿来主义。作为教材的执行者,教师应该对教材创造性地利用,激情于“动”。
  (一)调整教学顺序。
  由于教材存在的局限性,要达到有效教学,就要善于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从多种渠道对课文内容进行取舍,重组教学。重组教学要遵循三个原则:根据知识内在的联系和系统衔接改;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改,做到早渗透,多复现;根据学生的心理愿望改,学生喜爱的内容先教,容易学习的知识先学。例如6B/U5/ Seasons,我把原来的A B C改成C B A的板块。先教B部分四季和四季的特征,再教C部分人们的活动,最后教A部分课文板块。通过预设重点句型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What do you usually do in spring?What’s your favorite season?形成一个对话思路,然后创设四个季节的情景,使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扩展,有情可表。
  (二)梳理知识结构。
  英语知识的形成是一个不断积累,反复复现,螺旋滚动的一个活动体系,因此要注重所教学的知识的内在联系,增加知识的复现几率,渗透和前移新知识,并与旧知识形成一个有机体,为学生的后学习早做准备。例如,教4B/U8/ Open Day,了解our classroom,同时学习my school。学习classroom,渗透:music room, reading room, Art room, PE room。学习songbook,渗透Chinese,Maths,English,PE,music,Computer Study,Social。这些知识提早进入学生的脑海,并不断反复诵读和运用于交际中,不仅丰富了原有课文内容,而且有助于学生轻松地学习五年级内容,减轻记忆的负担。再例如,要六年级学生学习日期和天气的表达方法,学生会学得很辛苦,而我们培养学生从三年级接触英语字母开始,每天就少量地经常性地在free talk中提问和回答,日后不断纠正和复习,使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跳跃的状态,新知识就变成了旧知识,习以为常了。
  三、细用文化资源,激情于“活”
  (一)提炼科学知识。
  现在的英语教科书仍然存在着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和教材本身内容体系不相一致,矛盾发展的问题。小学生具有好奇、好新、求知欲旺盛的心理特征,而英语教材表面上的东西只有语言信息,百科知识信息几乎为零。这就大大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对英语学习产生厌倦感。因此,开发课程资源应注意结合课文里的语言内容,补充百科知识,使之收到“一石二鸟”之效。例如,6B/U5/ Seasons中有一句,How many seasons are there in a year?我们可以继续提问:How many days are there in a year?How many days are there in February?(28或29)。再如5A/U8 /At a camping trip / Part E,我布置学生模仿写一段短文I have a toy。短文中有关动物的知识介绍比较少,我建议学生到图书馆查资料,找出动物世界之最:谁跑得最快(猎豹),跳得最高(跳蚤),游得最快的鱼(旗鱼)等科学知识,学生在学习英语短文的同时了解到更多的动物知识,学习兴趣一下子高涨起来,一贯枯燥的作业也变得生动活泼起来。
  (二)渗透文化意识。
  帮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英语,你会发现英语无处不在。例如,教see的过去式saw时,可以让学生猜猜看see-saw是何物。当学生得知就是他们小时候玩的跷跷板,并且知道其名称的由来时,显得兴趣盎然,从而加深对see的过去式saw的印象,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例如,教6B/U3/Asking the way,让学生想想最喜欢去的地方,比如KFC/ MC,说话的主题就是Go to the KFC。学生个个跃跃欲试。有了说话的动机和愿望,学生的思维就被激活了。然后我使用补充教材“课标导航”,让学生了解肯德基的来历,使这些生活中的英语真正进入学生的内心。同时渗透文化意识,了解到KFC是舶来品,我们更要学会珍惜中国本土的饮食文化。这些蕴藏于生活中的文化内涵要靠教师来发现和引导发现。
  四、延伸教材文本,激情于“拓”
  开发课程资源也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鼓励和支持他们参加各种兴趣小组、竞赛活动。例如,6B/U3/Asking the way,让学生自己绘制小地图来认识路,教学6B/U5 /Seasons中,教学生写英语小短文来夸夸我们的常州,还可以把四季的图片画在卡片上做东南西北的猜谜语游戏。教节日单元,我鼓励学生上网查资料,并合作整理信息,相互交流结果。学生每经过一次这样的作业,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增长了见识,还锻炼了能力,同时加强了彼此之间的联系合作,这种作业的形式受到学生的喜爱。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更要关注学生学习情感态度的发展。如果我们积极地使用英语课本,抓住教材中的契机,用好课本,注意挖掘存在于课本中的有用信息,重新组合知识版块,开发拓展课程资源,关注情感因素,那么,就一定能给学生创造出更加人性化的发展平台,让学生真正以一种积极的情感态度,快乐学英语,这也就从根本上真正实现了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发展目标。
其他文献
摘 要: 初中生普遍具有逆反心理,以“对着干”作为发泄的方法,对其成长极为不利。从以情动人出发,找根源挖潜能,因材施教,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转变学生的逆反心理,可以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作为典型案例分析,这种教育方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问题少年 自信心 逆反心理 因材施教    一、基本情况  学生姓名:夏嘉伟,性别:男,年龄:13岁,班级:初一(196)班,来源:普通中学转入。  二、
一、教育需要爱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在这种传统思想的指导下,我们践行着“师道尊严”。可是,社会在发展,观念要更新,尤其在参加暑期培训学习之后,更是深有感触——教育需要“发乎‘情’止乎‘礼’”,教育需要爱,教育不需要体罚。  (一)学生需要获得爱。爱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是人类的永恒话题。心理学研究表明,爱是人们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需要,而在教育中,爱更是教育的灵魂和生命。人是社会人,
我在当班主任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问题:班上不少成绩优秀的学生或多或少都存在问题,为什么当老师时没有发现呢?这可能与老师日常教学时对学生的评价标准有关。当老师每天最关心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成绩好了自然就会表扬,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的问题。  小冬的功课很好,一直是其他学生学习的榜样。他平时话不多,课余时间大多埋头看书,做习题,同时他乐于助人,每当周围的同学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向他求助,他都十分乐意为他们讲
摘要: 笔者在研读《中国教育经典解读》时,联系当下学校教育中学生“幸福缺失”的现象,从学生的角度分析幸福缺失的原因,反思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一些片面的看法进行辩证分析。  关键词: 《中国教育经典解读》 幸福缺失 反思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同时,也在不懈地追求精神的幸福愉悦。然而,物质生产的效率很高,“精神”却不幸福,有时在某些领域某些人身上甚至是“不进
摘要: 为了促进学生自主复习,体验探索式的复习过程,掌握高效的复习方法,体现创新、高效的复习课堂,通过设计淘宝市场分析的场景和一系列淘宝任务安排,学生在不断完成淘宝任务的过程中,经历了渴望冲动、自主探索、实例验证、结果检测、总结提升的全过程。学生自主、高效地完成了回顾知识、实践知识、检测效果的复习任务。创设富有时代性而又赋予探究性任务的情境,是地理高效复习课堂的关键。  关键词: 地理教学
摘要: 目前经管类专业没有纳入卓越计划的范畴,为了提高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高校应根据各自的办学特色,结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按照“卓越计划”要求,制订经管类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方案,以教学改革为抓手,以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为突破口,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关键,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业能力与创新能力,创建经管类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卓越计划 应用型 经管类专业 培养
摘要: 引人入胜的课堂导入是高效课堂的一部分。如何在短短的两三分钟内吸引学生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是每一个老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就课堂导入总结了以下方法。  关键词: 初中数学 课堂导入 常用方法  一部好电影,精彩别致的开头能迅速地吸引观众,让人产生非往下看的强烈欲望;一首好歌,只要前奏一响,就可拨起听众心灵中的琴弦。课堂教学同样如此,引人入胜的课堂导入
一  古话说得好:“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作为一名教师兼班主任,我认为在培养学生智育的同时,更应该强调德育的发展,即学好知识文化,是为了更好地做人,为人民服务,为国家效力。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道德准则正体现了中学应有的价值观,中学生要以此为人生的坐标,指引自己人生前进的道路。在历史上不乏传统美德教育的典范。如:“北海牧羊”的苏武、“精忠报国”的岳飞、爱国
朱熹一生主要的事业有三个方面:教育、著述与政治。他进行了长达四十多年的教育活动,从创建寒泉精舍聚徒讲学,至建武夷精舍、竹林精舍、重建白鹿洞书院与岳麓书院,积有丰富的教育经验。朱熹宦迹所至闽、浙、赣、湘、皖等地区,从政不忘讲学论道,故其事业最显著处是在教育方面,其著述之宗旨也与教育相关。《四书章句集注》、《近思录》、《伊洛渊源录》、《诗集传》、《西铭解义》、《太极解》、《通书解》、《周易本义》、《易
一、活动内容  人造地球卫星的应用,航天事业的发展和成就。  二、活动目的  1.了解人造地球卫星的广泛应用,将理论知识与现代科学、技术、社会、生活结合起来,通过对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和成就的了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引导他们献身于振兴祖国的科学事业。  2.通过让学生搜集、整理资料,培养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活动准备  1.在授完《宇宙速度》一节的前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