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钢:如此东方 如此当代

来源 :现代青年·精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i1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钢,1961年出生于北京,毕业于中央工艺美院,现为职业艺术家。他是中国艺术界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作品为国内外收藏家争相追随。2009年、2010年相继以公开拍卖数据登上胡润艺术榜身价最高的五十位中国艺术家。
  
  家学的渊源,文化的熏陶,时代的变革,给予了他创作的冲动。藉由多面向的文化艺术刺激,他的绘画中发展出另一种独特的多元文化、历史融合的绘画形式,其表现方式极具特色,难怪在中外已有多家国际知名的艺术公司纷纷抢着为他代理。他的后势发展,必定会是二十一世纪中国当代艺术家中另一位留名的大师。
  黄钢,出生于艺术之家,从小即对古玩有着浓厚的兴趣。而对于艺术品的好与不好,他也比更多人更早地获得了高标准的判断力。在少年时代,他师从著名的文学家沈从文练习书法,沈从文送给他的字帖上面留着“送给黄钢小朋友”的亲笔,这一切使得以后从事艺术创作的他一出手,其作品就显现出不凡的气质和深邃的东方精神。
  由于历史与艺术市场环境等客观因素,中国当代艺术在学术上的西方殖民化影响从未减弱,黄钢作为艺术家面对了极大的挑战,多种传统工艺也在他具有极强当代性与独立性的创作实践中得以发展,东方精神在他的艺术风格中以强烈的视觉语言得以辉煌重现。
  在黄钢的作品中,冲突无处不在。这种冲突,强调力量与和谐的相关性和对比度,从书法系列,到曼陀罗系列、经版系列、雪域系列、红五星系列,一方面是高昂的斗争精神,一方面又试图回归内心,获得平衡,呈现人性的两个不同的方面。人生的红与黑,在此全部容纳。
  他创作的第一批作品是以中国文字和书法为主题,用中国书法元素符号表现抽象的“书法笔韵”,他删除或减弱了书法文字的可识性表意功能,加强了书法中的绘画特质,传统的书法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除了创作之外,黄钢也是少数真正的古董专家之一,因为家学的缘故,他对丝织品、西藏艺术品、唐卡以及佛像都有极精到的研究,这也同时深刻呈现在他的日后创作中。
  相比较于前两年较高的拍卖价格,今年的市场缩水严重。寒暄之下,我们了解到黄钢在最近的重要拍卖和艺术博览会中(2009香港苏富比拍卖,2009中国保利当代艺术夜场拍卖,2009上海当代艺术博览会)都以超过百万级的高价成交。对此,黄钢表示其实真正的收藏家是以自己的喜爱和内心的感受来买艺术品的,而不只是投资。一个靠品位,靠眼睛而不是靠耳朵的收藏时代已经到来。
  我想,黄钢他所需要的不是站得更高,他比任何人都明白什么是文化和艺术应有的高度。他需要的是走得更远,经历时代的洗礼,个人的选择和命运的眷顾,如何在这个高点上,仅仅依靠黄钢这个人,就创造和延续出更远更不同的未来。
  
  每个艺术家存在的价值
  是不一样的
  
  现代青年:你被艺术杂志授予“2010中国艺术卓越贡献奖”,对此有何感言?
  黄钢:我的作品是带有浓烈的东方精神的。我想此奖项是对于我在创作生涯中对艺术的视觉语言、技法材料、精神指向等方面做出这种东方精神式的思辨的实践探索,并由此获得新的突破,同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的一种肯定,是对我作品创新的一种最高的鼓励。
  
  现代青年:你提到了你作品的“东方精神”,那么这种“东方精神”的具体体现是什么?
  黄钢:东方精神的体现是整体的、抽象的,具体到绘画技法中的体现是真实的、创造性的。在我的绘画中,用特制的透明棕色颜料,在白色的宣纸上像水墨一样自然泼洒、流动、扩散,形成浓淡层次,产生像宋画一样的色调及深远的空间。在绘画中,底色是用金箔和中国传统大漆,像制作漆器工艺一样,层层叠加,反复加减,强化了金色的表现力。这是用西方的技法做不到的,到此只完成了第一步,就像油画刚刚打完底色。在此基础上再用油画颜料,运用毛笔的中锋、侧锋及手腕的动作变化,像灵动的书法笔触,时而急速,时而轻柔,在起承转合,阴阳交错中唤醒那些古老的现成物的精神力量。在画面构成形式上,保持东方艺术中对称、均衡的结构,使画中诸多元素自然融为一体,形成独特的、强烈的视觉语言。
  
  现代青年:你感觉当代艺术的灵魂是什么?你的个人情感在绘画中占了多大的比重?
  黄钢:一件好的艺术品,该是有独立思想、独特气质的作品,是创作者有感而发的。因为作品只有先感动自己才能去感动别人。
  观念对当代艺术来说是灵魂,是主导,但它也是把双刃剑,玩得不好就会让人觉得是一种很无聊,无趣的事情。如果没有艺术,没有情感,没有精神上的感染力,再好的观念也是苍白无力的。我们在创作中不断寻求意义之所在,而意义是多元的,例如在观念性,批判性,形式美学,甚至在商业上的意义。这些意义有时是独立的,更多的时候是相互依存的,形成艺术作品的总体艺术气质,而我也在不断思考我的艺术有什么存在的意义与价值,有什么独特的气质。
  
  现代青年:那你思考出来了吗,你的艺术作品有什么独特的气质?你个人怎么去定义你艺术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黄钢:在当代艺术中,我们从来不缺少对西方艺术的学习和膜拜。看看中国当代艺术的现状,至少从形式上讲,充斥了山寨版的西方艺术形式,更谈不上什么学术上的原创,就我个人来讲也不例外。西方艺术的自由表现形式,对我们有太大的吸引力,我非常喜欢绘画中的表现主义,它的自由、力量、激情都是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但如何确立个人的艺术风格,是对艺术家的极大挑战。我自己在艺术风格上的追求既是当代的、独立的,又是东方的,它包括了艺术形式及精神层面的东西。在艺术上,融合中西文化也许是一种幻想,或者是一个伪命题,搞不好就是一种人为的矫揉造作,什么都不是。但想要从传统艺术中获取精神上的灵感,学习西方当代艺术在表现形式上争取最大的自由,倒是艺术家的一条可行之路,但这并不简单。这几年,我开始对自己民族文化的价值有所认知和觉醒,使中国美学和哲学的艺术观点与当代艺术创作有所结合。这并非只是形式上的结合,而是从其中发掘出来的东方精神方面的东西用国际化表达手法表现出来。
  我想,每个艺术家的存在和价值是不一样的,这应该是一种艺术批判的价值。我的价值还是在于我独特的东方审美和西方是不一样的。我希望我可以在中国文化中得以反省,把中国美学和哲学给继承下来。
  
  现代青年:艺术创作中你是如何平衡绘画中传统的工艺性与现代西方绘画中自由的表现性,如何像中国古代伟大工匠一样把工艺性自然上升到艺术与精神的层面,形成独立的个性艺术语言?
  黄钢:我强调表现性与工艺性的结合,工艺性是东方美学理想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几千年来无论是绘画,还是器物,许多伟大的艺术都与伟大的工艺不可分开。否定东方艺术中工艺性的美学取向是一种狭隘的眼界和品位的缺失。在我的艺术创作中如何平衡绘画中传统的工艺性与现代西方绘画中自由的表现性,如何像中国古代伟大工匠一样把工艺性自然上升到艺术与精神的层面,形成独立的个性艺术语言是我要坚持的艺术创作方向。
  
  现代青年:你曾说喜爱古物收藏,在你的创作中也使用大量古老木刻佛经,古老的西藏皮箱,古代的丝织品,甚至五十年前苏联红军皮带的铜扣,这种爱好的形成源于什么?
  黄钢:这个应该和生活背景有着紧密的关系。
  从小我就喜爱古物收藏,这种个人的审美趣味对我的创作有很大影响。我在创作中使用大量古老木刻佛经,古老的西藏皮箱,古代的丝织品,甚至五十年前苏联红军皮带的铜扣,我喜欢它们历经时空交错,靠自然与时间之手所创造的表面肌理之美,润泽细腻,让人爱不释手。在我的绘画中,我尽量保留这些自然的质感与色彩,我的任务就是通过运用多种人为的绘画手法,充分放大,展现这些非人为的自然之手所创造的神来之笔。在我的作品中,这些现成物被重组、被解构、被绘画,从而产生了新的双重的解读,有了新的含意。
  
   没有真正的人才
  会是怀才不遇
  
  现代青年:你作品风格的形成,和你的自身环境、成长经历有着怎样的关系?
  黄钢:其实在艺术上的独特性往往不是艺术家的选择,而是艺术家人性以及其生活环境、成长经历的自然反映。所以,我作品风格的形成和我的自身环境、成长经历有着很密切又很自然的关系。
  
  现代青年:有人说,现在中国艺术圈一个很奇特的现象就是,把每一个人都弄得像商人。有些批评家指出,这造成前卫精神的一种丧失,艺术依附于资本和市场,艺术家的独立精神和批判意识减弱了。你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
  黄钢:无论艺术家或是任何群体,我们都逃离不了社会,所以艺术也并非是一个纯洁的圣地。当然,所谓成功的艺术家需要的是坚定自己的立场。在商业上成功的艺术从业者不等于一个很优秀的艺术家。但是只要你真的是个优秀的艺术家,在商业上一定会成功。因为这个商业化的时代,没有真正的人才会是怀才不遇的。
  
  现代青年:现在无论做什么,都在讲“品牌效应”。想没想过,如何给自己打造一个品牌?
  黄钢:我想艺术和品牌没有关系!真正的艺术品牌就是靠自己的创作。
  
  现代青年:如果不搞艺术,想从事什么职业?
  黄钢:搞艺术是自然而然所形成的职业,走到现在,除了艺术创作,没有别的选择。
  
  现代青年:作为艺术家,怎么看待公益事业?对待生活和爱情是怎样的一个态度?
  黄钢:公益事业是需要去鼓励的。我也一直在从事公益事业,把自己的作品无偿捐出拍卖,得到的善款全部捐给灾区和需要帮助的人。我感觉从事公益事业是件很荣幸的事情。
  对于生活和爱情的态度是随遇而安。不同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生命、对时间的紧迫感会更加强烈。
  
  现代青年:给现代的青年朋友说些什么?
  黄钢:青春无敌。现在的青年朋友赶上了一个好的时代,只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然后为之一直坚持,那么你们的前途就是无可限量的!
其他文献
站在他的作品面前,你能感受到什么?睜开眼睛,是四面笼罩而来的汹涌生命;闭上眼睛,则是交织纵横的眩晕风景。这支画笔是任性的、挥洒的,却又是含蓄的、思索的、耐人捉摸的。吸引我们去捉摸的,不仅仅是如云色彩的铺陈和乐章般的点线跳跃,因为我们仿佛看到了风景,却又希望看到风景背后的离奇。  画面并非画家凭空的想象,要归功于画家的“写生”和拉开距离的表达。面对大自然作画,本身即是一种观察生命的方式。生命是流动的
结合海南省禁毒三年大会战“严教”工程的工作部署,共青团海南省委组织开展了“青春助力禁毒大会战”活动。  海口、东方等市县继续开展“青春助力禁毒大会战”宣讲活动,安排禁毒讲师深入学校开展禁毒宣讲活动,快速推进禁毒宣传工作。根据各市县团委提供数据,今年上半年共开展宣讲活动383场,受众人数225368人。  海口、临高、五指山等市县团委在中小学校组织开展以“珍爱生命、拒绝毒品”为主题的“国旗下的宣誓”
编者按:“诗行茶卡盐湖,歌吟天空之镜”——中国诗人茶卡盐湖采风活动于6月9日至10日在茶卡盐湖景区举行,舒婷等全国20多名著名诗人相约茶卡,用诗歌描绘中国天空之镜。诗歌抵达了这片美丽的盐湖,留下了永恒的诗篇。这次茶卡之行,是美景之旅,诗歌之旅,也是探索之旅,文化之旅,我們对茶卡盐湖的历史、人文有了更深的认识,特策划本次专题,将茶卡盐湖之美传播给更多热爱旅游、追寻美景的读者。
我爺爷光绪年间生人,家里有个“雍正制造”的粉彩“糕点匣子”,对瓷器懵懂的概念就是从这个糕点匣子开始的。  十几岁当自己可以坐车去北京磁器口大街开始,马路两旁的瓷器店便是我除去书店必去的地方。  八十年代,当北京第一个红桥自由市场开业,围绕着天坛外墙一个挨着一个的自由摊位贩卖着的古董、瓷器、玉石,又是我闲逛的第二个好去处,那时,我还在上学。  景德镇,我从小向往的地方。  2016年4月,我驾车来到
这条乌克兰最浪漫铁路,又叫做“爱情隧道”,位于乌克兰东部一个名叫克萊旺的小镇附近,是一个化工厂一段长约3公里的铁路专用线。它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其四周是由树木及绿色藤蔓围绕而成,绿色植物构建成了拱形结构,将整条铁路包裹起来,变成了一条绿色的通道。而且纵深感极强,光线巧妙地描绘出一轮轮深浅不一的轮廓,而专用线的铁轨和枕木虽因陈旧而显得有点破败,却无比潇洒地慢慢伸进那专为它们构建的环形通道中,形成了这
1984年的夏天,在哈尔滨,一个10岁的小男孩,人生第一次遇到小他5岁的小女孩。男孩吃着雪糕,虎头虎脑的;女孩在母亲怀里抱着,她长得像俄罗斯女孩,眸子很亮,她冲着这个男孩笑,男孩脸就红了。  又过了7年,男孩读了高中,女孩已是懵懂少女。在一个长辈的婚礼上,两人再次遇见,男孩从楼梯上往下看,女孩从楼梯下往上看,两人目光交错,双眼如水。  正是在人群中多看了这一眼,两个人便缘定了终生。后来,这个女孩成
左图右史?大不般配  “左图右史”是我国古代治学的基本格言。  华夏先贤很早就明白史地不分家的道理。图即舆图,今称地图。一张质量领先的舆图,更非普通书斋之物,往往是最高统治集团才能拥有,既是治国、征战利器,还是邦国版图的法理宣示。“图穷匕见”“张松献图”,无不体现了舆图的千钧之重。  限于技术条件,古代舆图其实相当概略,绝大部分领域只能大而化之,所以“左图”腿太短。“右史”却非常丰富,除了二十四史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回答“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而提出的重大命题。《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展示了这一思想的深化发展,它是站在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上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中国方案,彰显了中国的大国担当。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着眼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立意高远、视野宏大,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战略性、指导性,体现了高超的政治智慧、强烈的历史担当、鲜明的问题导向,是为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领航指向的纲领性文献,是我们必须坚守的“正道”和根本。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重要讲话蕴含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聚焦举
大集体时代,各生产队利用秋天农闲时搞点副业,赚点现金以补贴生产队,而这些副业,就是烧制秦砖汉瓦,用族众话说,就是做窑。生产队烧制秦砖汉瓦的地方,就是我们常说的窑上。窑上其实包括二块,一块是烧砖瓦的窑,依堤而建,顶部高出河堤约2-3米,形似一小山包;一块是窑前面的广场,也就是制作泥砖泥瓦的场所,称窑场。窑场很大,是一片很宽阔的平地,窑场前面的是一块鱼塘,塘名“斗九”,可能是指这块塘面积有一斗九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