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对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概念、特点及与传统信息服务的区别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对个性化服务系统的功能进行说明,对国内外Mylibrmy进行了比较,提出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实现基础,指出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0)03-0051-04
Research on Personalized Information Service of Digital LibraryLi Yongmei
(Library,Anhui Economic Management Institute,Hefei 230059,China)
[Abstract]The paper analyzed in-depth the concept of personalized information services,characteristics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raditional information services,and explained the personalized service function of the system,on the base of compared Mylibrmy at home and abroad,the anthur proposed the basis of realizing personalized information service and pointed out the personalized information service trends.
[Key words]digital library;personalized;information service
纵观图书馆的发展历史,从传统的图书馆到现代的数字化服务平台,无一不是个性化和人性化服务的典范,无论是传统的开、闭架的流通和阅览,还是亲切的参考咨询服务,图书馆无不在从事着个性化的知识交流与信息服务。进入数字化时代,迅速发展信息网络和数字信息资源体系正在造就一个全新的信息服务环境,我们不能再满足于组织众多的信息资源“堆放”在书架或数字图书馆的主页上,被动地等待用户前来选择,而应针对用户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信息需求,提供有效的、优质的个性化服务。
1 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概述
1.1 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含义和特点
个性化信息服务是能够满足用户的个体需求的一种服务,即根据用户提出的明确要求提供服务,或通过对用户个性、使用习惯的分析而主动地向用户提供其可能需要的服务。目前的服务主要以个性化定制服务和个性化推送服务为主,一方面是用户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和需求定制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和服务,另一方面是信息提供者针对用户的个性和特点,主动为用户选择并传递最重要的信息和服务,并根据需求变化,动态地改变所提供的信息资源。主动性和针对性是个性化服务的本质特点,其次,个性化信息服务也应该尊重用户的个性,具有良好的互动性。同时,个性化信息服务更应该是一种培养个性、引导需求的服务,通过服务引导和促进用户的信息需求向着更理性更科学的方向发展。
1.2 个性化信息服务与传统信息服务的区别
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核心理念是主动服务,与传统信息服务的共同特点都是以“用户满意”为目标,但传统信息服务是“有什么就提供什么”的被动服务,而个性化信息服务是“用户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的主动服务,主动向用户推荐相关的信息资料。在服务内容上,虽然都是信息,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内容更加广泛丰富,合理有序。信息不再只是一种平面的、静态的资源储备,而是被科学地整合为一个立体的、动态的知识体。在服务手段上,传统信息服务是以“人工”为主,从根本上制约了服务内容和方式的进步,而各种智能化的技术如信息挖掘、主动推送技术、智能代理等为实现个性化的信息服务提供了可能。
2 国内外个性化信息系统的比较
目前,国内外已有多个图书馆开发了可向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的Mylibrary系统,使得读者可以使用Mylibrary系统,根据特定的需求定制自己的图书馆,形成相对简单的WEB信息组织系统,并且可以通过Mylibrary对个人提供超越图书馆所提供信息的增值服务。本文根据其功能和使用情况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国外北卡罗莱那州立大学Mylibrary、康纳尔大学图书馆Mylibrary和国内浙江大学图书馆Mylibrary、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我的数字图书馆)进行比较分析。
表1 国内外个性化信息系统的比较分析
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主要功能北卡罗莱那州立大学图书馆
Mylibrary@Ncstate①定制图书馆资源(学科模板);②查阅图书馆目录及借阅记录;③提供馆际互借和原文传递服务;④本站快速检索(或只查某学科资源);⑤与搜索引擎连接;⑥最新资源通告消息(全球消息和图书馆消息);⑦个人链接收藏(E-mail形式);⑧个性化页面及资源显示;⑨个人图书馆管理康纳尔大学图书馆
Mylibrary@cornell.edu①定制WEB资源(Mylinks);②周期性地最新资源(图书、期刊、电子资源和其他特定的资源)通告(Myupdates);③根据用户定制的方式(邮件或网络)传递最新的期刊内容列表传递(Mycontents);④定制图书馆目录的使用方式(MyCatalog);⑤PDF文件、书目以及部分学科其他资料的传递(MyDocumentDelivery);⑥个人图书馆管理浙江大学图书馆
Mylibrary①书签功能;②定制图书馆数字资源;③最新信息通告;④与搜索引擎衔接;⑤国内外著名图书馆的链接;⑥定制web页面样式;⑦用户密码经加密保存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我的数字图书馆①个性化定制与推送服务;②信息资源推荐;③新书通告;④个人信息管理;⑤数字化参考咨询;⑥读者荐书;⑦检索引导服务;⑧快速搜索;⑨界面风格设置
2010年3月第30卷第3期现?代?情?报Journal of Modern InformationMar.,2010Vol.30 No.32010年3月第30卷第3期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研究Mar.,2010Vol.30 No.3通过对国内外各典型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的调研和比较分析,我们发现国内外的个性化服务系统在功能上都较好的实现了个性化信息定制和推送服务;在信息推送这一层次的服务,国内外的系统都有待提高,但资料表明国外的推送技术和方式相对于国内的系统都要好一些;而不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的系统能提供的信息推荐服务都非常有限,从推荐内容到推荐模式都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与开发。两者相比较而言,国外个性化服务系统的资源更为丰富,系统的智能性和人性化程度更高。国内个性化服务功能相对较少,应用水平较低,虽然也提供基本的服务功能,但深层次的信息服务还没有广泛开展,需进一步挖掘与开发、完善推荐技术,加强智能功能,以免推送服务流于形式。
3 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的功能
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是指把用户感兴趣的信息主动推荐给用户的一种应用系统。通过记录分析用户的个人信息及关键行为,识别出用户的各种特征,建立起相应的用户模型。并根据这一模型主动搜索用户所需的专题资源,向用户推送潜在的有用信息,使信息用户以最少的上网时间和经济代价满足其特定的信息需求。
3.1 个性化信息检索
个性化信息检索是通过用户在网站上进行检索查阅的跟踪记录,了解用户所需的检索内容及兴趣,有针对性地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帮助用户扩大检索面,从而使用户能够快速、准确地从浩瀚的信息资源中寻找到所需的信息。该功能由索引服务系统和信息提供系统来实现。
3.2 个性化信息定制
个性化定制服务即在充分了解用户个人偏好的基础上,通过用户的主动参与为不同的用户提供不同的、有针对性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根据用户需求及资源本身的特点,对可提供的资源及服务进行分类组织,形成多个资源与服务模块,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要从中选择内容。通常包括系统界面定制、资源与服务定制、定题服务的定制以及检索定制、链接定制、电子邮件定制等等。
3.3 个性化信息推荐
个性化信息推荐系统指使用多种信息分析技术,向用户推荐其可能需要的文献信息,帮助用户完成信息获取,并根据用户的反馈进一步改进推荐策略,构建一个综合信息检索、信息过滤、数据挖掘等多种技术的个性化信息推荐系统。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服务内容的个性化。根据用户自身的兴趣、爱好和需求,并充分考虑用户需求的差别,向用户推荐感兴趣的信息。二是服务方式的个性化。信息提供者针对用户的个性和特点,主动为用户选择并传递最重要的资源和服务,并根据用户的需求变化,动态地改变所提供的信息。
3.4 个性化信息咨询
个性化信息咨询是一种以人力资源为媒介、以因特网为基础而提供的信息服务。咨询的方式可通过提供多层次的咨询服务接口,实现用户与虚拟咨询员的在线或离线讨论。还可设立交互式咨询台,直接解答用户输入的疑难问题。对用户的网络信息检索过程进行现场智能化引导,针对用户的信息需求进行智能化推送服务,同时用户可对咨询结果的提供方式提出自己的要求。
3.5 个性化信息决策支持
个性化信息决策支持即利用数据挖掘、知识发现等技术,对有用的信息内容再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与挖掘,向用户提供能够用于决策支持、智能查询、科学研究、解决问题的规则和模式。
4 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实现基础
4.1 资源基础
资源的极大丰富为个性化信息服务提供了前提,但同时也提出了难题,只有将这些资源进行整合,去重、去伪、分类整理,使之有序化、合理化,才有可能提供真正意义上的信息服务,因而必须将资源整合的理念贯穿始终。资源整合分为汇合整合、组合整合、重组整合三层次,这3个层次体现了资源整合优化程度的不断深化。除了信息资源的整合,人力资源的整合也是个性化信息服务实现的重要条件。
数据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信息资源的整合提供了技术基础,通过一定的格式转换就可以将不同类型、不同格式的信息资源统一为规范的格式,存储在数据库中供用户检索。先进的网络技术使得不同地域、不同来源的信息资源可以方便的进行传输和推送。同时,可以将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人力资源整合起来,为用户提供咨询、推荐等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4.2 技术基础
技术作为一种手段,已经深入到数字图书馆的每一个角落,“技术不是万能,但没有技术却是万万不能”,这正是数字图书馆的真实写照。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作为数字图书馆的子系统,涉及数字图书馆的各种技术,更应该成为各种个性化服务技术之集大成者。实现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关键技术有:智能代理与智能检索技术;信息过滤和协同过滤技术;知识发现与数据挖掘技术。
4.3 人员基础
包括用户的信息素养和图书馆人的整体素质,用户是信息服务的使用者,其信息素养直接影响着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发展水平和范围,只有当用户有相对明确的信息需求,能主动选择获取信息的渠道,并且具备最基本的信息技能时,个性化信息服务才能有效地开展。而作为服务主体的图书馆员,其素质是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成功与否的关键。笔者认为,在优化图书馆整体知识结构的前提下,图书馆员在自身素质发展过程中,应确立以用户为中心的观念,具备多学科知识背景,掌握数字图书馆的相应技术,以现代图书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基础,发展自己的特色和个性,有利于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开展。
4.4 资金支持
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目的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网络为全国乃至全球的用户提供服务。必然涉及数字图书馆硬件设备的投入和更新,数据库的建立和购买等各个方面,需要长期投入大量资金。在国内,资金问题一直困扰着图书馆的发展。国家不可能长期不断地将大量资金投入到数字图书馆单项建设中,若要迅速扩大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范围,提高服务质量,必须对资金管理实行“开源节流”。“开源”就是要借鉴国外数字图书馆经费模式,实现经费来源的多元化,“节流”是对个性化服务系统的建设实现统一规划,避免重复建设与浪费。
5 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
5.1 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的智能化
5.1.1 信息内容的挖掘、整合
信息内容挖掘不同于目前的信息检索和单纯的数据挖掘,它是一种通过内容识别,从由文本、图像、音频、视频、元数据等不同形式的数据组成的庞大多媒体信息资源中,挖掘和发现包含有用内容的过程。实现内容挖掘的前提是按照信息的内容来收集和整理信息,即对信息的内容进行划分和组织。知识表示和推理是信息内容挖掘的关键技术,知识表示是把用自然语言形式描述的信息通过形式化的方法转化为计算机可以识别和使用的形式,而推理则是根据系统所具有的知识和数据得到新信息的技术。将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的原理与技术应用于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中,实现数字资源的深层挖掘并提供有效的知识服务,是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
5.1.2 内容层次的个人决策支持
内容层次的个人决策支持即利用数据挖掘、知识发现等技术,对有用的信息再进行内容层次的分析与挖掘,向用户提供能够用于决策支持的知识信息。
数据仓库、联机分析处理和数据挖掘是内容决策支持系统的基础。数据仓库技术是从数据库技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为决策服务的数据组织和存储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决策支持系统能够存储的信息量和基于时间的信息分析能力。联机分析处理技术是一种对多维数据进行分析的技术,并从中获取用户所需的辅助决策分析数据。数据挖掘技术则是按照一定的规则对数字图书馆的大型数据库、数据仓库和浩瀚的网络信息空间中已有的数据进行信息开采、挖掘和分析,从中识别和抽取隐含的信息,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这3种技术从不同的角度辅助决策,其中数据仓库是基础,联机分析处理和数据挖掘技术是两种不同的分析工具,3种技术的结合能够使系统的辅助决策能力达到更高层次。
5.2 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的整体化建设
5.2.1 标准化建设
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建设首先要考虑标准规范问题。在开展资源建设时,要采用已成为国家、国际标准或既成事实的标准,对数字、数据进行加工,这样既可实现资源共享,又能保证长期利用。在进行系统开发时,要考虑系统框架、标准接口和采用的标准协议,以保证与其它系统的互操作。
在未来的数字图书馆中,个性化服务是一切工作的核心,随着不同服务的开展,将会产生很多新的需要规范和标准化的内容,如在对用户信息进行描述时,应采用统一的元数据标准;在用户兴趣建模时,应有相应的操作规范,建立标准化的模型,以便不同的系统使用。在个性化服务管理方面也需要相应的标准,如对用户隐私权的保护需要标准来约束,对服务质量的反馈与评估要有相应的参考标准等,这些都是含待解决的问题,也是个性化信息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
5.2.2 整体化建设
不论从人类资源共享的角度,还是从个性化信息服务自身发展的需求来看,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必须经历一个整体化的建设时期,将现有的不同语种、不同来源的信息资源,通过内容整合,给予信息清晰的定义与含义,使计算机和人更好地合作,并利用语义网充分发挥因特网的潜力,最终通过技术使机器支持全球化的知识交流。
事实上,要使用户能够灵活地处理信息、提炼知识和交流协作,数字图书馆必须提供一个聚合的数字空间,以围绕用户信息活动为核心的基础上,对所有的信息资源、信息系统和服务进行集成,通过对虚拟资源体系、跨系统多系统检索、分布式使用管理、分布式权益管理、分布式数字参考咨询服务、长期保护协调的集成,构造统一的信息服务系统,将形成与传统图书馆不同的新系统,这是目前数字图书馆技术研究、应用实验和开发的主要趋势。
展望未来,个性化信息服务是数字图书馆当前和今后服务的重点,也是图书馆界乃至整个信息领域服务的发展趋势,我们要更加主动的、有效的、个性化进而人性化的服务才是信息服务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于映红.论图书馆信息资源组织与用户的关系[J].情报探索,2003,(6):42-44.
[2]袁媛,等.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3,(5):8-10.
[3]谢亮.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综合谈[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3):30-32.
[4]蔺世杰.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的技术分析[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5,(11):80-82.
[5]楼靖华.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信息检索研究[J].情报杂志,2006,(1):121-122,125.
[6]黄志军.论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4):82-83.
[7]黄炜字.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浅谈[J].现代情报,2007,(10):81-83.
[8]江腾.数字化图书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8,(9):193-197,201.
[9]苏莉.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研究[J].科学之友,2008,(10):70-72.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0)03-0051-04
Research on Personalized Information Service of Digital LibraryLi Yongmei
(Library,Anhui Economic Management Institute,Hefei 230059,China)
[Abstract]The paper analyzed in-depth the concept of personalized information services,characteristics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raditional information services,and explained the personalized service function of the system,on the base of compared Mylibrmy at home and abroad,the anthur proposed the basis of realizing personalized information service and pointed out the personalized information service trends.
[Key words]digital library;personalized;information service
纵观图书馆的发展历史,从传统的图书馆到现代的数字化服务平台,无一不是个性化和人性化服务的典范,无论是传统的开、闭架的流通和阅览,还是亲切的参考咨询服务,图书馆无不在从事着个性化的知识交流与信息服务。进入数字化时代,迅速发展信息网络和数字信息资源体系正在造就一个全新的信息服务环境,我们不能再满足于组织众多的信息资源“堆放”在书架或数字图书馆的主页上,被动地等待用户前来选择,而应针对用户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信息需求,提供有效的、优质的个性化服务。
1 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概述
1.1 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含义和特点
个性化信息服务是能够满足用户的个体需求的一种服务,即根据用户提出的明确要求提供服务,或通过对用户个性、使用习惯的分析而主动地向用户提供其可能需要的服务。目前的服务主要以个性化定制服务和个性化推送服务为主,一方面是用户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和需求定制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和服务,另一方面是信息提供者针对用户的个性和特点,主动为用户选择并传递最重要的信息和服务,并根据需求变化,动态地改变所提供的信息资源。主动性和针对性是个性化服务的本质特点,其次,个性化信息服务也应该尊重用户的个性,具有良好的互动性。同时,个性化信息服务更应该是一种培养个性、引导需求的服务,通过服务引导和促进用户的信息需求向着更理性更科学的方向发展。
1.2 个性化信息服务与传统信息服务的区别
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核心理念是主动服务,与传统信息服务的共同特点都是以“用户满意”为目标,但传统信息服务是“有什么就提供什么”的被动服务,而个性化信息服务是“用户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的主动服务,主动向用户推荐相关的信息资料。在服务内容上,虽然都是信息,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内容更加广泛丰富,合理有序。信息不再只是一种平面的、静态的资源储备,而是被科学地整合为一个立体的、动态的知识体。在服务手段上,传统信息服务是以“人工”为主,从根本上制约了服务内容和方式的进步,而各种智能化的技术如信息挖掘、主动推送技术、智能代理等为实现个性化的信息服务提供了可能。
2 国内外个性化信息系统的比较
目前,国内外已有多个图书馆开发了可向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的Mylibrary系统,使得读者可以使用Mylibrary系统,根据特定的需求定制自己的图书馆,形成相对简单的WEB信息组织系统,并且可以通过Mylibrary对个人提供超越图书馆所提供信息的增值服务。本文根据其功能和使用情况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国外北卡罗莱那州立大学Mylibrary、康纳尔大学图书馆Mylibrary和国内浙江大学图书馆Mylibrary、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我的数字图书馆)进行比较分析。
表1 国内外个性化信息系统的比较分析
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主要功能北卡罗莱那州立大学图书馆
Mylibrary@Ncstate①定制图书馆资源(学科模板);②查阅图书馆目录及借阅记录;③提供馆际互借和原文传递服务;④本站快速检索(或只查某学科资源);⑤与搜索引擎连接;⑥最新资源通告消息(全球消息和图书馆消息);⑦个人链接收藏(E-mail形式);⑧个性化页面及资源显示;⑨个人图书馆管理康纳尔大学图书馆
Mylibrary@cornell.edu①定制WEB资源(Mylinks);②周期性地最新资源(图书、期刊、电子资源和其他特定的资源)通告(Myupdates);③根据用户定制的方式(邮件或网络)传递最新的期刊内容列表传递(Mycontents);④定制图书馆目录的使用方式(MyCatalog);⑤PDF文件、书目以及部分学科其他资料的传递(MyDocumentDelivery);⑥个人图书馆管理浙江大学图书馆
Mylibrary①书签功能;②定制图书馆数字资源;③最新信息通告;④与搜索引擎衔接;⑤国内外著名图书馆的链接;⑥定制web页面样式;⑦用户密码经加密保存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我的数字图书馆①个性化定制与推送服务;②信息资源推荐;③新书通告;④个人信息管理;⑤数字化参考咨询;⑥读者荐书;⑦检索引导服务;⑧快速搜索;⑨界面风格设置
2010年3月第30卷第3期现?代?情?报Journal of Modern InformationMar.,2010Vol.30 No.32010年3月第30卷第3期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研究Mar.,2010Vol.30 No.3通过对国内外各典型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的调研和比较分析,我们发现国内外的个性化服务系统在功能上都较好的实现了个性化信息定制和推送服务;在信息推送这一层次的服务,国内外的系统都有待提高,但资料表明国外的推送技术和方式相对于国内的系统都要好一些;而不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的系统能提供的信息推荐服务都非常有限,从推荐内容到推荐模式都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与开发。两者相比较而言,国外个性化服务系统的资源更为丰富,系统的智能性和人性化程度更高。国内个性化服务功能相对较少,应用水平较低,虽然也提供基本的服务功能,但深层次的信息服务还没有广泛开展,需进一步挖掘与开发、完善推荐技术,加强智能功能,以免推送服务流于形式。
3 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的功能
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是指把用户感兴趣的信息主动推荐给用户的一种应用系统。通过记录分析用户的个人信息及关键行为,识别出用户的各种特征,建立起相应的用户模型。并根据这一模型主动搜索用户所需的专题资源,向用户推送潜在的有用信息,使信息用户以最少的上网时间和经济代价满足其特定的信息需求。
3.1 个性化信息检索
个性化信息检索是通过用户在网站上进行检索查阅的跟踪记录,了解用户所需的检索内容及兴趣,有针对性地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帮助用户扩大检索面,从而使用户能够快速、准确地从浩瀚的信息资源中寻找到所需的信息。该功能由索引服务系统和信息提供系统来实现。
3.2 个性化信息定制
个性化定制服务即在充分了解用户个人偏好的基础上,通过用户的主动参与为不同的用户提供不同的、有针对性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根据用户需求及资源本身的特点,对可提供的资源及服务进行分类组织,形成多个资源与服务模块,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要从中选择内容。通常包括系统界面定制、资源与服务定制、定题服务的定制以及检索定制、链接定制、电子邮件定制等等。
3.3 个性化信息推荐
个性化信息推荐系统指使用多种信息分析技术,向用户推荐其可能需要的文献信息,帮助用户完成信息获取,并根据用户的反馈进一步改进推荐策略,构建一个综合信息检索、信息过滤、数据挖掘等多种技术的个性化信息推荐系统。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服务内容的个性化。根据用户自身的兴趣、爱好和需求,并充分考虑用户需求的差别,向用户推荐感兴趣的信息。二是服务方式的个性化。信息提供者针对用户的个性和特点,主动为用户选择并传递最重要的资源和服务,并根据用户的需求变化,动态地改变所提供的信息。
3.4 个性化信息咨询
个性化信息咨询是一种以人力资源为媒介、以因特网为基础而提供的信息服务。咨询的方式可通过提供多层次的咨询服务接口,实现用户与虚拟咨询员的在线或离线讨论。还可设立交互式咨询台,直接解答用户输入的疑难问题。对用户的网络信息检索过程进行现场智能化引导,针对用户的信息需求进行智能化推送服务,同时用户可对咨询结果的提供方式提出自己的要求。
3.5 个性化信息决策支持
个性化信息决策支持即利用数据挖掘、知识发现等技术,对有用的信息内容再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与挖掘,向用户提供能够用于决策支持、智能查询、科学研究、解决问题的规则和模式。
4 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实现基础
4.1 资源基础
资源的极大丰富为个性化信息服务提供了前提,但同时也提出了难题,只有将这些资源进行整合,去重、去伪、分类整理,使之有序化、合理化,才有可能提供真正意义上的信息服务,因而必须将资源整合的理念贯穿始终。资源整合分为汇合整合、组合整合、重组整合三层次,这3个层次体现了资源整合优化程度的不断深化。除了信息资源的整合,人力资源的整合也是个性化信息服务实现的重要条件。
数据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信息资源的整合提供了技术基础,通过一定的格式转换就可以将不同类型、不同格式的信息资源统一为规范的格式,存储在数据库中供用户检索。先进的网络技术使得不同地域、不同来源的信息资源可以方便的进行传输和推送。同时,可以将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人力资源整合起来,为用户提供咨询、推荐等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4.2 技术基础
技术作为一种手段,已经深入到数字图书馆的每一个角落,“技术不是万能,但没有技术却是万万不能”,这正是数字图书馆的真实写照。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作为数字图书馆的子系统,涉及数字图书馆的各种技术,更应该成为各种个性化服务技术之集大成者。实现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关键技术有:智能代理与智能检索技术;信息过滤和协同过滤技术;知识发现与数据挖掘技术。
4.3 人员基础
包括用户的信息素养和图书馆人的整体素质,用户是信息服务的使用者,其信息素养直接影响着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发展水平和范围,只有当用户有相对明确的信息需求,能主动选择获取信息的渠道,并且具备最基本的信息技能时,个性化信息服务才能有效地开展。而作为服务主体的图书馆员,其素质是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成功与否的关键。笔者认为,在优化图书馆整体知识结构的前提下,图书馆员在自身素质发展过程中,应确立以用户为中心的观念,具备多学科知识背景,掌握数字图书馆的相应技术,以现代图书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基础,发展自己的特色和个性,有利于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开展。
4.4 资金支持
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目的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网络为全国乃至全球的用户提供服务。必然涉及数字图书馆硬件设备的投入和更新,数据库的建立和购买等各个方面,需要长期投入大量资金。在国内,资金问题一直困扰着图书馆的发展。国家不可能长期不断地将大量资金投入到数字图书馆单项建设中,若要迅速扩大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范围,提高服务质量,必须对资金管理实行“开源节流”。“开源”就是要借鉴国外数字图书馆经费模式,实现经费来源的多元化,“节流”是对个性化服务系统的建设实现统一规划,避免重复建设与浪费。
5 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
5.1 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的智能化
5.1.1 信息内容的挖掘、整合
信息内容挖掘不同于目前的信息检索和单纯的数据挖掘,它是一种通过内容识别,从由文本、图像、音频、视频、元数据等不同形式的数据组成的庞大多媒体信息资源中,挖掘和发现包含有用内容的过程。实现内容挖掘的前提是按照信息的内容来收集和整理信息,即对信息的内容进行划分和组织。知识表示和推理是信息内容挖掘的关键技术,知识表示是把用自然语言形式描述的信息通过形式化的方法转化为计算机可以识别和使用的形式,而推理则是根据系统所具有的知识和数据得到新信息的技术。将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的原理与技术应用于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中,实现数字资源的深层挖掘并提供有效的知识服务,是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
5.1.2 内容层次的个人决策支持
内容层次的个人决策支持即利用数据挖掘、知识发现等技术,对有用的信息再进行内容层次的分析与挖掘,向用户提供能够用于决策支持的知识信息。
数据仓库、联机分析处理和数据挖掘是内容决策支持系统的基础。数据仓库技术是从数据库技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为决策服务的数据组织和存储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决策支持系统能够存储的信息量和基于时间的信息分析能力。联机分析处理技术是一种对多维数据进行分析的技术,并从中获取用户所需的辅助决策分析数据。数据挖掘技术则是按照一定的规则对数字图书馆的大型数据库、数据仓库和浩瀚的网络信息空间中已有的数据进行信息开采、挖掘和分析,从中识别和抽取隐含的信息,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这3种技术从不同的角度辅助决策,其中数据仓库是基础,联机分析处理和数据挖掘技术是两种不同的分析工具,3种技术的结合能够使系统的辅助决策能力达到更高层次。
5.2 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的整体化建设
5.2.1 标准化建设
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建设首先要考虑标准规范问题。在开展资源建设时,要采用已成为国家、国际标准或既成事实的标准,对数字、数据进行加工,这样既可实现资源共享,又能保证长期利用。在进行系统开发时,要考虑系统框架、标准接口和采用的标准协议,以保证与其它系统的互操作。
在未来的数字图书馆中,个性化服务是一切工作的核心,随着不同服务的开展,将会产生很多新的需要规范和标准化的内容,如在对用户信息进行描述时,应采用统一的元数据标准;在用户兴趣建模时,应有相应的操作规范,建立标准化的模型,以便不同的系统使用。在个性化服务管理方面也需要相应的标准,如对用户隐私权的保护需要标准来约束,对服务质量的反馈与评估要有相应的参考标准等,这些都是含待解决的问题,也是个性化信息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
5.2.2 整体化建设
不论从人类资源共享的角度,还是从个性化信息服务自身发展的需求来看,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必须经历一个整体化的建设时期,将现有的不同语种、不同来源的信息资源,通过内容整合,给予信息清晰的定义与含义,使计算机和人更好地合作,并利用语义网充分发挥因特网的潜力,最终通过技术使机器支持全球化的知识交流。
事实上,要使用户能够灵活地处理信息、提炼知识和交流协作,数字图书馆必须提供一个聚合的数字空间,以围绕用户信息活动为核心的基础上,对所有的信息资源、信息系统和服务进行集成,通过对虚拟资源体系、跨系统多系统检索、分布式使用管理、分布式权益管理、分布式数字参考咨询服务、长期保护协调的集成,构造统一的信息服务系统,将形成与传统图书馆不同的新系统,这是目前数字图书馆技术研究、应用实验和开发的主要趋势。
展望未来,个性化信息服务是数字图书馆当前和今后服务的重点,也是图书馆界乃至整个信息领域服务的发展趋势,我们要更加主动的、有效的、个性化进而人性化的服务才是信息服务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于映红.论图书馆信息资源组织与用户的关系[J].情报探索,2003,(6):42-44.
[2]袁媛,等.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3,(5):8-10.
[3]谢亮.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综合谈[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3):30-32.
[4]蔺世杰.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的技术分析[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5,(11):80-82.
[5]楼靖华.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信息检索研究[J].情报杂志,2006,(1):121-122,125.
[6]黄志军.论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4):82-83.
[7]黄炜字.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浅谈[J].现代情报,2007,(10):81-83.
[8]江腾.数字化图书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8,(9):193-197,201.
[9]苏莉.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研究[J].科学之友,2008,(10):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