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票傍上“红色收藏”走俏

来源 :金点子生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nny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国60周年大庆临近,红色收藏题材越来越火爆,粮票备受收藏者关注。粮票是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购买粮食的一种凭证,粮票最早出现在1955年8月,一直使用到1993年,粮票见证了共和国几十年的成长,其收藏价值不言而喻。
  
  90年代退市时就受关注
  
  佛山资深收藏家陈先生介绍,粮票无论是在使用范围还是影响力方面都非常广,算是“红色题材”中除了毛主席像章之外另一个收藏大门派。早在上世纪90年代粮票开始退出市场时,就有一批收藏家开始意识到收藏价值“不过最近确实多了很多收藏粮票的藏家,比去年至少多了一倍,而且以年轻人居多,这和最近热炒的红色题材收藏升温不无关系……”
  
  80年代新版全国票不值钱
  
  “物以稀为贵”这句话在粮票收藏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例如西北区粮食局预购提粮证(1954山西年版,面额50斤),据说国内存世量仅数十枚,现每枚成交价约1000元;山西省发行的兑米票(1948年版,面额12两),现成交价约500元;广东东江纵队江北支队流通谷票(1944年竖版,票面中部有黑色毛泽东头像),在2006年曾以一万元的天价成交。香港普艺公司在2005年8月6日举行的钱币邮票和日举行的钱币邮票和怀旧收藏拍卖会上,首度参拍的全套“中国粮票”,仅拍卖底价就高达2.4万港元。
  但由于肖价的票证在全国范围内发行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并不是所有的粮票都有很高的价值,例如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新版全国粮票价则便宜得很,每张仅为10元。总体来说具有地方特色的粮票收藏难,成套难,价值要高很多。
  
  行家指点明路
  
  资深收藏陈先生提醒说,和邮票等收藏品有所不同的是,粮票本身属于生活消耗品,在设计之初并没有重点考虑保存的问题,所以收藏难度不小,随着时间的推移,存世的粮票只能是越来越少。粮票收藏重点在于成套,某一类粮票若收集成套其价值远比单品要高很多,而由各省自行发行的省级粮票收藏难度最大,成套率极低,该类粮票的升值空间也是最大的。
  此外,在全国上万种粮票中,像1955年初始发行的“五五始发票”以及救灾粮票、侨汇粮食、井下工人粮票等专用粮票,其升值空间要比一般的粮票广阔,值得收藏人士格外留意。陈先生还说,粮票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其历史价值上,收藏粮票不要急功近利,一定要保持平常心。
其他文献
[摘 要] 有效教学即有效的教和有效学的结合体。教是教育的源点,选择并运用教学资源和教学媒体,学是掌握学习策略即“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有效教学是教者通过教学中介(教材,教具)用自己的创造性智力活动来呈现教学媒介所蕴含的人类文化讯息以影响并促成学者智力活动的一种人类精神活动。当下的小学英语课堂活动眼花缭乱,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兴趣盎然,但课下反馈的结果却不近如人意,学生并没有掌握本堂课的语言知识
当一群人排队有序地通过一个入口或出口时,可以保持顺畅,行进速度越快,流量越大.但当人群拥挤时,流量会大大减少.在公路上行驶的车辆,如果相互保持一定的距离,交通流量可以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