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图表题作为一种新题型,与传统的文字题相比,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如果说文字题带给学生的是平面的感觉,那么图表题则充分地展现了历史学科本身特有的丰富广博、色彩绚丽的特征,使学生在答题中体昧空间运转变迁的美妙意境。这不仅丰富了试题的表现形式,使卷面变得生动活泼,而且能较好地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处理信息能力、历史知识的迁移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所以,对这种题型分析解答得好坏,是影响学生高考能否取胜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笔者以今年的高考典型试题为例,谈谈此类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参考答案及解析:B。本题考查学生从图片材料中获取信息解答历史问题的能力。宋代的地方行政机构设置为路、州、县三级,与题干图片相符合。另外由图片中的“知州”、“通判”、“转运使”也可得出正确答案。
例2.(2009年高考文综重庆卷第16题)读右图,除北京外,在A、B、C、D四个城市中,当时全国性的商贸城市还有( )
参考答案及解析: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地图的识记能力,当时全国性的商贸城市是北京和南京。
(二)教材知识延伸型
这类题的图表一部分来源于教材,一部分来源于其他资料,但和教材上的图片十分相似,所以学生并不陌生,但所涉及的试题内容却都是对课本知识的间接考查。
例3.(2009年高考历史上海卷第12题)以下为康熙时期地方增丁统计表,其中1676年福建莆田未做统计的原因可能是( )
A.三藩之乱
B.准噶尔叛乱
C.郑氏割据
D.大兴文字狱
例5.(2009年高考文综北京卷第40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年的外交历程,就是冲破各种阻力走向世界,与各种不同类型国家逐步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的历史。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形成了1949年、1972年和1992年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见下图)。请从中任选一次,指出促成该次建交高峰的国内外因素。
二、应试策略
1.带问读图:先看问题,再读图表,先弄清这幅图表所反映的大体情况,避免来回读图表看问题而浪费时间。读图表时要注意图示、图例、文字说明、图片出处、时间范围等内容。同时,要善于提取图表中与问题相关的信息,避免无效信息的干扰。
2.提炼隐性信息:问题清楚后,如何去分析?我们不但要看画面直接反映的信息,还要从其所提供的情境人手,提炼其隐性信息,如时间、地点、概念的界定,回答问题的范围、立足点和依据,事件要素的提示和意义等内容。
3.分解答题:大的方向确定后,就需要对具体问题进行分解,逐一作答。所谓分解就是将试题中很多笼统的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或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解答。所以在同学们今后的学习中一定要注重基础知识和古今知识对照学习,加强对问题的分解能力,构建优化有序的知识结构等。

参考答案及解析:B。本题考查学生从图片材料中获取信息解答历史问题的能力。宋代的地方行政机构设置为路、州、县三级,与题干图片相符合。另外由图片中的“知州”、“通判”、“转运使”也可得出正确答案。
例2.(2009年高考文综重庆卷第16题)读右图,除北京外,在A、B、C、D四个城市中,当时全国性的商贸城市还有( )
参考答案及解析: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地图的识记能力,当时全国性的商贸城市是北京和南京。
(二)教材知识延伸型
这类题的图表一部分来源于教材,一部分来源于其他资料,但和教材上的图片十分相似,所以学生并不陌生,但所涉及的试题内容却都是对课本知识的间接考查。
例3.(2009年高考历史上海卷第12题)以下为康熙时期地方增丁统计表,其中1676年福建莆田未做统计的原因可能是( )
A.三藩之乱
B.准噶尔叛乱
C.郑氏割据
D.大兴文字狱

例5.(2009年高考文综北京卷第40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年的外交历程,就是冲破各种阻力走向世界,与各种不同类型国家逐步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的历史。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形成了1949年、1972年和1992年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见下图)。请从中任选一次,指出促成该次建交高峰的国内外因素。

二、应试策略
1.带问读图:先看问题,再读图表,先弄清这幅图表所反映的大体情况,避免来回读图表看问题而浪费时间。读图表时要注意图示、图例、文字说明、图片出处、时间范围等内容。同时,要善于提取图表中与问题相关的信息,避免无效信息的干扰。
2.提炼隐性信息:问题清楚后,如何去分析?我们不但要看画面直接反映的信息,还要从其所提供的情境人手,提炼其隐性信息,如时间、地点、概念的界定,回答问题的范围、立足点和依据,事件要素的提示和意义等内容。
3.分解答题:大的方向确定后,就需要对具体问题进行分解,逐一作答。所谓分解就是将试题中很多笼统的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或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解答。所以在同学们今后的学习中一定要注重基础知识和古今知识对照学习,加强对问题的分解能力,构建优化有序的知识结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