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视个性体验,倡导自由作文

来源 :江西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ndeadmoon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是十分个性化的创造活动,是个人情感、灵性的外化。古往今来,凡是脍炙人口、感动人心的作品,大多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只有自由,才能写出个性,才能抒发真情,才能“我手写我口,我口言我心”。
  
  一、减少束缚,营造自由表达的氛围
  
  留心每一个学生便可知,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似乎都有自己的妙言趣语。可遗憾的是作文中的语言却常常是众口一词,老气横秋,充盈着成人的思想,缺少创意和个性,使人感受不到儿童对生活独特的感悟和活泼烂漫的天性。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与作文教学对学生束缚太多有密切的关系。《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学生只有自由表达才可能出现“有创意的表达”。首先要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营造自由表达的氛围。对作文的内容、形式、时间、地点、字数等不作任何限制,提供广阔的空间,只要学生心中有话,哪怕一两句或一个片段都可以随时写下来。尊重他们的理解,允许发表不同看法,甚至鼓励他们提出不同意见,哪怕意见不一定是对的,也应保护这种可贵的创新精神,逐步引导他们树立真实、真诚、自然表达的观念。
  
  二、创设情境,激发个性表达的欲望
  
  1.绘画激趣。苏联著名教育家迪斯特韦说:“画一小时画获得的东西,比仅仅观看一小时获得的东西还要多。”写景作文可以引导学生选景绘画。把学生带到草绿花红的公园、硕果满枝的山林或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让他们通过观察体验大自然的神韵和魅力,鼓励他们自拟题目,选景绘画。灵动可感的绘画作品离不开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合理的想象力,他们不仅画得生动有趣,充满儿童的天真烂漫,而且能得心应手地用文字表达出来。因此,作文与绘画具有相互促进的正向效应,只要教师以艺术的思维规律探索两者的最佳结合方式,“鱼”和“熊掌”就可兼而得之。
  2.游戏激趣。冰心老人曾给北大附小题词:“专心地学习,痛快地游玩。”因此,让学生在玩中学,玩中练,玩中写,习作便会成为一种需要、一种乐趣。如,教学“记叙一次活动”时,我组织大家做手指操。“大拇指小拇指”“一打四”“一边倒”等动作一经我示范做出,便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大家争相练习,还爆发出一阵阵笑声。最后,我请各小组同学先进行初赛,再推选代表参加决赛。顿时,教室里成了欢乐的海洋,每个学生都笑得前仰后合。稍后,我略加指导,一篇篇习作便在短时间内跃然纸上。学生们在笑中说,在笑中写,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
  3.实践激趣。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许多教师都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但我认为“百见不如一试”,仅仅靠眼睛观察还不够,应该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课堂上做一做小实验。如,教学“一次有趣的小实验”中,我设计了“鸡蛋浮起来了”这样一个小实验,让学生在玻璃器皿中装水,放入食盐搅拌,当鸡蛋慢慢从水底浮上来时,学生兴奋得喊了起来:“嘿,浮起来了!”我趁势让学生讨论鸡蛋浮起来的原因,并把实验过程写下来。
  
  三、关注现实,体验自由作文的乐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教师不能被预先设计的教学计划所束缚,要抓住各种有利时机进行即情即写训练,让学生体会到真实的作文素材就在身边。一次课间,一只小壁虎忽然从旗框背面掉了下来,落在地上爬来爬去。这下,可把学生吓坏了,许多胆小的女同学尖叫着跑出了教室。上课铃响了,教室里仍然像炸开了锅……霎时,我灵感顿发,这不正是指导学生习作的好素材吗?于是,我马上调整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先组织学生仔细观察壁虎,接着召开一次别开生面的“壁虎”讨论会,然后布置写一篇作文,学生的作文写得颇有趣味。读着清新、生动的作文,想到他们神采飞杨、激情四溢的讨论情景,我想说的是:让教师关注学生的兴趣,涉及情感领域,捕捉兴奋点,诱发他们放胆抒发真情,让童真童趣挥洒得酣畅淋漓。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还作文教学一个“真”字!童心最真,童心是首诗,只要我们拥有“童心”,尊重学生真实的生活感受,珍视个性化的情感体验,就能拥有诗一般的教学艺术,达到诗一般的教学境界,这才是作文教学的真谛。(江西省高安市教师进修学校)■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在1977~2006年间先后8项大型临床试验证明,通过生活方式或药物干预,糖尿病前期人群中25%~60%可以避免发展为糖尿病.
人生总有很多意外也许是命中注定的一件事,一个人,甚或一句话,都会改变你一生的方向所以,如果没有那次深秋的舞会,没有那个美丽端庄的金发姑娘和她的那句话,格利雅又会以什
上海市普通中小学二期课程改革自2004年秋季至今,小学音乐新教材已经试行五年,完成了一个周期。五年的教学实践,使笔者深深体会到:紧紧抓住素质教育这一主旋律,用好新教材,就能让音乐课堂生动起来。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追求个性化教育。教育要面向全体,使受教育者各得其所。新教材的编排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个性化教育,凸现了音乐课程的特性。小学低年级即一至二年级,音乐课程名为“唱游”课,每学期四单元,每单元两
在数学教学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引导学生把书本知识和生活中的数学融会贯通,开拓学生的思维,不能局限于某一个点,做到点面兼顾,同时还要做到以点盖面,给学生留下更多的思考空间,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当学生能够自主解决具体问题时,这样学生的自身能力就得到升华。那么,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的方法呢?  主动挖掘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  经过课堂学习后,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一
现在历史教学中,学生不想阅读、不会阅读历史教材的现象相当突出,严重制约了历史教学质量的提升。针对这种现状,笔者粗谈浅识,供同行商榷。  一、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紧迫性  ⒈学生不会阅读教材内容  阅读是“学习之母”,是“智慧之星”。“历史教科书是开展历史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是历史教育资源的核心部分”,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主要渠道。因此,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阅读教材、理解教材、掌握教材内容,是学生接受
进入21世纪以来,一大批现代化教育媒体课件进入教育教学领域,为建立新的教学模式,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如何运用现代化的科技成果,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已成为现代教育工作者共同思考和探索的问题。而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电化教学的主体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在新形势下,探讨如何通过多媒体及其组合发挥其作用已成为新的趋势。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具有图文并茂、声像合一的特点,可以枯燥的课堂教学变得
当前, “语文课堂不可忽视静思默想”“既要书声朗朗更要静思默想”等观点获得了不少语文教师的认同。堪称培养学生思维体操的数学教学需要静思默想吗?笔者以为,数学课堂也需要静思默想。热闹的课堂并不一定是真正的思维活跃,静静的课堂中也有活跃的思维。如何让学生在静思默想中获得更好的发展,是一个值得数学教师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教学流程张弛结合,在静思默想中发现数学问题。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发展数学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那么,教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呢?笔者认为,要重视说理训练,改善思维品质;加强实践操作,启发学生思维;实施分层教学,促进群体发展。  重视说理训练,改善思维品质  在数学教学中,常常有一些学生对数学知识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有的虽然明白其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