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让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更加生动丰富,促进他们养成良好习惯、形成优秀品质,我们筹建了“共青团爱心超市”。“爱心捐建,志愿分管,热情积攒,快乐兑换”—这是我们爱心超市的主题,也是我们构建自主体验的德育创新形式。
爱心超市,“商品”来自奉献
“你有不用的书籍吗?你有闲置的玩具吗?你有多余的学习用品吗?你有现在已穿不上的,但依然很新的衣服、鞋子吗?……请捐献给‘爱心超市’吧!因为,这些物品对你来说可能是无足轻重的,但是有的人对它们的需求却是迫切的。帮你的这些闲置物品找到一个更需要它的主人吧,让它的价值得以充分体现,也让我们的校园充满爱心。请大家积极行动起来,收集你们的闲置物品,把它们送到爱心超市来,以一种有意义的方式‘出售’给那些更需要的人。”这是团委会和学生会发出的倡议。随后,全校同学立刻行动起来,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捐赠。没过多久,不到50平方米的爱心超市就攒足了琳琅满目的“商品”,只要是学生成长中用得着的学习或生活用品,在这里几乎都能找到。更富有创意的是,在每件捐赠的“商品”上都附带着一张卡片,上面留有捐赠者美好的爱心寄语:“希望这块手表能时刻提醒你珍惜时间,愿你学业有成!”“希望我的书本能够帮助你实现理想!”“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爱心是永不坠落的星辰,永远在人生征途中温暖地闪亮着。”等等。
“东西一定要保存完好才能拿得出手”,这是孩子们的共识。为了向爱心超市提供更多更好的物品,孩子们学会了节俭、懂得了爱惜。在筹建爱心超市的全程中,同学们不仅奉献了爱心,体会到了“赠人玫瑰”的快乐,还逐渐养成了勤俭节约、珍惜物品的好品质。
运营管理,招募志愿人才
爱心超市的经营管理全部由学生自主负责。团委会和学生会定期向全校公开招募志愿者,报名的同学需要在面试中宣讲自己在所申请岗位上的优势,还要应对来自负责招聘的老师和同学的质疑,许下自己的志愿承诺。面试通过后,小志愿者们便可以挂牌上岗,分管理货、划价、销售和卫生等工作。首先,由“理货志愿者”对“商品”按照文具、玩具、书籍、衣物、日用品等进行分类登记,并陈列上架。然后,由“划价志愿者”用代币奖励卡值对“商品”进行合理标价,如,一架电子琴标为“需10张奖励卡兑换”,一本《康熙王朝》标为“需3张奖励卡兑换”,一个金牛存钱罐标为“需2张奖励卡兑换”。接着,当每周五“超市兑换日”到来之际,“销售志愿者”便忙得不可开交,他们负责公平公正地、严格按照标价“出售商品”,回收奖励卡,并做好销售登记。
在整个经营过程中,孩子们真正实现了“我的地盘我做主”,他们的责任意识、实践能力在参与管理中得到提升,逐步养成了自主管理的好习惯,也形成了公平公正、认真负责的好品质。
消费购物,得用特殊货币
在爱心超市里,学生是奉献者、经营者,同时也是受益者。如果你看上了爱心超市里的一件物品,你可以购买它,但不是用钱,而是用特殊的货币—奖励卡。学生只要通过优秀的表现,就可以得到各类奖励卡,此卡由学校徳卫处委托各班班主任统一发放。奖励卡包括:爱心卡,发放给为班级、学校、社会义务做好事的同学;进步卡,发放给在学习上刻苦勤奋、进步明显的同学;劳动卡,发放给吃苦耐劳、为学校无私服务的同学;守纪卡,发放给在学校遵纪守法、无违纪行为的同学;朴素卡,发放给在生活上勤俭朴素、不乱花钱的同学;靓语卡,发放给在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的同学……同学们“赚”够了奖励卡后,就可以到爱心超市来“消费”,兑换自己想要的物品。
“代币法”是学生养成教育的有效手段。爱心超市正是运用这一方法培养学生的好习惯、好品质。学生只有好好表现、积极进取,才能赢得足够的奖励卡到爱心超市去“购物”。
目前,我们的爱心超市经营得如火如荼,孩子们的爱心和友谊在流通物品中悄无声息地传递,孩子们的责任心和进取心在经营和消费中不断提升。对于爱心超市,老师们非常认可:“为了能够兑换到自己心爱的物品,孩子们积极表现。与以往相比,他们更加勤快、守纪、积极向上了,看到这些变化我们感到由衷地高兴!”学生们也格外喜欢,纷纷说:“每次从爱心超市兑换物品,我们都觉得特别有意义、有价值!”“这些物品是我们用通过努力和坚持赢得的奖励卡换来的,尤其是看到上面附赠的爱心寄语,会感受到一种别样的温暖。”
商品有值,好习惯和好品质却无价。相信我们的爱心超市能越办越好,为孩子们创造更多的价值。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韩城镇中学)
责任编辑/程 曦
爱心超市,“商品”来自奉献
“你有不用的书籍吗?你有闲置的玩具吗?你有多余的学习用品吗?你有现在已穿不上的,但依然很新的衣服、鞋子吗?……请捐献给‘爱心超市’吧!因为,这些物品对你来说可能是无足轻重的,但是有的人对它们的需求却是迫切的。帮你的这些闲置物品找到一个更需要它的主人吧,让它的价值得以充分体现,也让我们的校园充满爱心。请大家积极行动起来,收集你们的闲置物品,把它们送到爱心超市来,以一种有意义的方式‘出售’给那些更需要的人。”这是团委会和学生会发出的倡议。随后,全校同学立刻行动起来,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捐赠。没过多久,不到50平方米的爱心超市就攒足了琳琅满目的“商品”,只要是学生成长中用得着的学习或生活用品,在这里几乎都能找到。更富有创意的是,在每件捐赠的“商品”上都附带着一张卡片,上面留有捐赠者美好的爱心寄语:“希望这块手表能时刻提醒你珍惜时间,愿你学业有成!”“希望我的书本能够帮助你实现理想!”“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爱心是永不坠落的星辰,永远在人生征途中温暖地闪亮着。”等等。
“东西一定要保存完好才能拿得出手”,这是孩子们的共识。为了向爱心超市提供更多更好的物品,孩子们学会了节俭、懂得了爱惜。在筹建爱心超市的全程中,同学们不仅奉献了爱心,体会到了“赠人玫瑰”的快乐,还逐渐养成了勤俭节约、珍惜物品的好品质。
运营管理,招募志愿人才
爱心超市的经营管理全部由学生自主负责。团委会和学生会定期向全校公开招募志愿者,报名的同学需要在面试中宣讲自己在所申请岗位上的优势,还要应对来自负责招聘的老师和同学的质疑,许下自己的志愿承诺。面试通过后,小志愿者们便可以挂牌上岗,分管理货、划价、销售和卫生等工作。首先,由“理货志愿者”对“商品”按照文具、玩具、书籍、衣物、日用品等进行分类登记,并陈列上架。然后,由“划价志愿者”用代币奖励卡值对“商品”进行合理标价,如,一架电子琴标为“需10张奖励卡兑换”,一本《康熙王朝》标为“需3张奖励卡兑换”,一个金牛存钱罐标为“需2张奖励卡兑换”。接着,当每周五“超市兑换日”到来之际,“销售志愿者”便忙得不可开交,他们负责公平公正地、严格按照标价“出售商品”,回收奖励卡,并做好销售登记。
在整个经营过程中,孩子们真正实现了“我的地盘我做主”,他们的责任意识、实践能力在参与管理中得到提升,逐步养成了自主管理的好习惯,也形成了公平公正、认真负责的好品质。
消费购物,得用特殊货币
在爱心超市里,学生是奉献者、经营者,同时也是受益者。如果你看上了爱心超市里的一件物品,你可以购买它,但不是用钱,而是用特殊的货币—奖励卡。学生只要通过优秀的表现,就可以得到各类奖励卡,此卡由学校徳卫处委托各班班主任统一发放。奖励卡包括:爱心卡,发放给为班级、学校、社会义务做好事的同学;进步卡,发放给在学习上刻苦勤奋、进步明显的同学;劳动卡,发放给吃苦耐劳、为学校无私服务的同学;守纪卡,发放给在学校遵纪守法、无违纪行为的同学;朴素卡,发放给在生活上勤俭朴素、不乱花钱的同学;靓语卡,发放给在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的同学……同学们“赚”够了奖励卡后,就可以到爱心超市来“消费”,兑换自己想要的物品。
“代币法”是学生养成教育的有效手段。爱心超市正是运用这一方法培养学生的好习惯、好品质。学生只有好好表现、积极进取,才能赢得足够的奖励卡到爱心超市去“购物”。
目前,我们的爱心超市经营得如火如荼,孩子们的爱心和友谊在流通物品中悄无声息地传递,孩子们的责任心和进取心在经营和消费中不断提升。对于爱心超市,老师们非常认可:“为了能够兑换到自己心爱的物品,孩子们积极表现。与以往相比,他们更加勤快、守纪、积极向上了,看到这些变化我们感到由衷地高兴!”学生们也格外喜欢,纷纷说:“每次从爱心超市兑换物品,我们都觉得特别有意义、有价值!”“这些物品是我们用通过努力和坚持赢得的奖励卡换来的,尤其是看到上面附赠的爱心寄语,会感受到一种别样的温暖。”
商品有值,好习惯和好品质却无价。相信我们的爱心超市能越办越好,为孩子们创造更多的价值。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韩城镇中学)
责任编辑/程 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