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来源 :天津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jjed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据2021年3月1日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2020年,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意味着每四个孩子中就有一位受抑郁情绪所困扰。其中,高中阶段抑郁检出率接近4成,重度抑郁检出率为10.9%—12.5%。报告还显示,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的达标率仅为20.4%;当出现问题时,只有30%的青少年会找心理咨询师求助。青少年心理健康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如何有效改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课题。
其他文献
21世纪的时代发展要求进一步提高高职教育水平,高职院校要为社会发展培养越来越多的职业型人才,基于此,加强劳动教育也是高职院校开展日常教学活动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的内容。通过提高高职院校在劳动教育中的精细化程度和教学力度,能够令劳动教育达成预期教学目标的同时,对于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也具有极其显著的促进作用。文章基于劳动教育和“工匠精神”的密切联系,结合当下劳动教育现状,就“工匠精神”在高职院校
我国进入数字时代,数字基础设施成为信息化的重要支撑.通过分析数字技术应用的安全挑战,提出"3个1"软件定义安全架构和"113"数字基础设施安全解决方案,为企业或组织构建弹性、智能、协同和开放的安全防护,推进数字化转型进程,守护信息化发展成果,为数字中国建设保驾护航.
本文论述了中职思政教育发挥党建育人作用探索实践的意义,并以柯桥区职业教育中心为例,探讨中职思政教育发挥党建育人作用的实践路径以及实践成效。
在经典互动论看来,面对面式人际关系拥有不可置疑的本体论必然性。即使在这样一个由去身性话语和媒介关系所构成的全球性数字化世界中,主体在童年时期建立本体论安全感的关键依旧是具身的“重要他者”的存在。对成年人而言,“共同在场”可能是亲密关系的既不必要也不充分条件,然而,缺乏“具身性共在”也可能是发展和维系亲密关系的重大阻碍。此外,数字技术的影响并非由技术本身所决定,而是在日常生活与技术的交互作用中产生。
目的:观察藏医阿如色泄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6月山南市藏医医院脾胃科门诊或住院治疗的100例慢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给予藏药基础药加阿如色泄疗法,对照组单纯给予藏药基础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证候疗效及胆囊彩超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92.00%,46/50)、证候疗效(96.00%,48/50)及
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对企业的人才培养尤其是学习培训工作创造了新条件,也提出了新要求。数字时代,企业培训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哪些新变化?学习培训工作如何适应市场化、国际化、工业化、智能化发展的新趋势、新要求?如何构建企业培训管理体系,铸就学习型组织,使企业与员工相互成就、共同成长?本期,多家施工企业结合自身实践探索,分享新时期企业学习培训的新思路、新做法、新案例,探讨如何将学习
期刊
针对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校企对接不紧密、合作内容单一、机制不畅通等问题,提出以产业学院为牵引,以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为依托,以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为载体,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为模式,统筹学校、企业资源,搭建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平台,开展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有效促进了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和产业岗位需求结构要素的全方位融合,为职业院校产、学、研协同发展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