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竞技篮球系统自组织演化过程研究

来源 :家教世界·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jl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高校竞技篮球系统是一个“人—人”或者说“人—物—人”的巨系统,它符合社会系统的一般规律。其自组织演化过程需经过高校教育功能和竞技能力的传承阶段;更新观念、改革体制,实现“教体结合”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创新阶段;以CUBA和CUBS为平台,将其合并,形成升降级,主动求变的选择阶段和选择后系统内外环境、政策体制、管理制度等一系列改变的主动适应阶段。(本文原刊于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12月)
  关键词:高校竞技篮球;系统;自组织演化
  我国高校竞技篮球系统是一个“人—人”或者说“人—物—人”的巨系统,它符合社会系统的一般规律,具有开放性、非线性、远离平衡态、涨落的特点,是一个自组织系统。其系统的自组织演化,不能完全等同于生物界的演化,因为生物的行为要遵从于自然法则,不具有人为的目的性,而我国高校竞技篮球系统是一个“人”的系统,所以,它对于环境来讲具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性,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目的,主动调整内部的机制,从而更适应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根据系统自组织演化的条件和一般规律,认为我国高校竞技篮球系统自组织演化过程要经过传承、创新、选择和适应四个阶段。
  1 我国高校竞技篮球系统自组织演化的传承阶段
  1.1高校教育功能的传承
  美国的竞技篮球水平始终引领世界篮球运动的发展,其成功的发展模式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竞技篮球的发展需要充足的后备人才,而NCAA正是美国竞技篮球发展的核心所在,鉴于美国篮球运动发展的成功启示,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发展高校竞技篮球的重要性。教育是人才培养的核心,竞技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也同样不能脱离教育。高校具有强大的教育功能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对培养和发展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1.2高校篮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传承
  我国高校篮球运动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从篮球运动传入中国,到CUBA和CUBS两大赛事的崛起,再到大学生篮球运动员代表我国参加国际赛事,都昭示了高校竞技篮球强大的生命力。我国高校竞技篮球运动在发展的进程中,虽然经历了体制和机制的变革以及各种人力资源的更新交替,但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却在系统的自组织演化过程中不断延续与传承,也正是由于高校篮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延续性,才使得高校竞技篮球有了一定的积淀和发展。
  2 我国高校竞技篮球系统自组织演化的创新阶段
  我国高校竞技篮球系统是一个开放的,以人为主导的自组织系统,它的演化具有一定的主动性,可以主动地改变自身,从而适应环境的变化。从目前我国高校竞技篮球的发展现状来看,还不能满足我国竞技篮球发展的需求,所以,我们应该主动地寻求改变和创新,以便适应环境变化、目标调整以及系统内部矛盾。但创新就存在着对现有体制和机制的冲击,使系统的环境、目标等要素发生变化,当其中的要素变化得到其他要素响应时,系统的涨落就会放大,进而引发整个系统发生质的变化,从而使我国高校竞技篮球系统向更高级的形态演化。
  2.1更新观念
  观念是一种思想意识,人们会根据自身形成的观念进行各种活动。对于我国高校竞技篮球系统的发展来讲,观念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三级训练网”的形成时期,我国高校竞技篮球运动的发展一度被弱化,实际上这就是一种观念的影响。传统的观念是建立在快速提高运动成绩基础上的,基本上是举全国之力培养少数的体育人才,忽略了育人功能的体现,从而导致我国竞技篮球后备人才不足,退役运动员难以安置的问题。所以,竞技体育必须回归教育,竞技篮球也必须重回校园。我国高校竞技篮球必须树立育人为本,培养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竞技篮球后备人才的观念,只有树立了这样的观念,我国高校竞技篮球系统才会自我调节,并且向更高级的形态进行演化。
  2.2改革体制
  目前,很多学者都对我国的竞技体育体制改革进行了有益探索,由此也加速了我国竞技体育走教育与体育结合之路的进程。体制对于我国高校竞技篮球系统来讲,相当于系统的结构,只有理顺了体制,我国高校竞技篮球系统才会更好地自我演化。竞技篮球之所以要回归高校,主要是突出一个“教”字,要突出高校的育人功能。体育部门的主要职能应该是注册管理和提供竞赛平台,而教育部门应该承担起培养和教育的作用。只有将教育和体育部门的职责和职能理清,才能够使我国高校竞技篮球系统的运行更加顺畅,为我国高校竞技篮球系统自组织演化提供保障。
  2.3引入竞争
  对于我国高校竞技篮球系统来讲,只有引入竞争才能够促进系统的演化,就像我国的篮球职业联赛引进外援一样,看似一个商业性的运作,却对整个职业篮球系统引起了很大的影响,也就是说外援的引入加剧了球员的竞争,从而提高了我国职业篮球的竞技水平。我国高校竞技篮球应该与职业篮球接轨,CUBA和CUBS之间也需要有联动性,在CUBA和CUBS之间可以形成升降级制度,CBA可以和CUBA、CUBS形成选秀制度。只有这种竞争机制的引入,才会使系统内的各要素产生涨落,从而使我国高校竞技篮球系统向高级的形态演化。
  2.4加强协同
  在系统运行方面,如果一个子系统得到了提升,而其他系统不能够很好协同的话,就会产生内部矛盾。在体制改革方面,我们要加强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的协同,科学合理地进行分工和协作,这样才能发挥更大的效用。对于大学生篮球赛事来讲,我们更应该协同,要让高校参赛队伍之间存在竞争又能够协同,这样才能促进整体水平的提高。总之,竞争与协同之间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通过竞争与协同,才能够促进我国高校竞技篮球系统的自组织演化,使其达到理想的状态。
  3 我国高校竞技篮球系统自组织演化的选择阶段
  3.1高校竞技篮球系统自组织演化选择依据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完整的发展,高校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同样,对于学校竞技体育来说,高校竞技体育也是其发展的高级阶段。竞技运动是高校实施多元教育的重要路径之一,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有利于更好的实现高校教育的本质功能。美国和欧洲许多发达国家十分重视竞技体育所蕴含的教育功能,通过竞技体育对人进行全面的教育。对于高水平篮球运动员本身来讲,高校良好的人文教育环境,雄厚的科研实力可以有效的促进竞技篮球后备人才的文化素养、知识学习、身心健康水平的提升,避免竞技人才培养过程中教育功能的缺失,使高水平竞技篮球运动员得到全面的发展。   3.2高校篮球系统自组织演化的选择过程
  高校竞技篮球创新路径的提出是基于系统内各个子系统之间的非平衡状态和内在联系,本着传承高校竞技篮球系统教育功能和竞技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宗旨,选择以学校为主体的教体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小学?中学?大学?职业联赛层级培养模式。加强高校现有两个联赛的整合,将CUBA和CUBS两个联赛合并,形成升降级制度,并将其作为CBA最主要的后备力量来源,这样便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竞技篮球人才培养体系。这套体系的选择与建立,既遵循了教育规律,又遵循了竞技体育人才全面发展的规律,对于建立我国高校篮球竞技系统良好的生态环境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这一培养模式的确定,能有效解决我国职业篮球竞技运动员无法将专业技能转化为职业生存技能的就业矛盾,高素质、高学历、综合型的运动员进入职业联赛,也会极大的提升联赛整体水平。
  4 我国高校竞技篮球系统自组织演化的适应阶段
  4.1选择后的系统适应
  高校竞技篮球系统自组织演化在经历以学校为主体的“教体结合”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阶段后,将建立一种新的系统平衡,即形成新的耗散结构。这种新平衡的建立也会促进高校竞技篮球系统各个子系统的协同发展,达到子系统间“多赢”的效果,是实现高校竞技篮球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这一过程便是系统适应阶段。这种适应必然会导致高校竞技篮球系统内部其它子系统水平的提升,如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政策体制等,使子系统更好的适应新的高水平系统的需求,这种适应使系统产生根本性的变革与发展。
  以高校为主体的“教体结合”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之后,高校成为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这一过程的实现需要加强体制改革,促进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的协同,共同致力于高校竞技篮球系统内、外部环境的改革创新。教育部门加强高水平竞技篮球人才培养环境的建设,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入高水平的职业教练员,增加科研投入,注重文化学习、实施科学管理等。体育部门应该充分认识到高校的育人功能,立足于高素质竞技篮球人才对我国职业篮球生态系统的积极促进作用,更好的为学生运动员提供注册管理和竞赛平台。这些内、外环境和子系统的改变都是为了适应新的“教体结合”竞技人才培养模式形成的需要,进而形成新的系统平衡。
  4.2适应阶段的相对性
  以高校为主体的“教体结合”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使高校竞技篮球系统由低水平的平衡状态发展到高水平的平衡状态,但高水平的平衡状态并不是发展的终点,它又是下一个更高水平的平衡的起点,高校竞技篮球系统的发展又对联赛的变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两个联赛的整合、升降级制度、完善的竞争机制等,系统环境的每一次良性变化都能对系统本身发展提供动力和契机,再经历选择的过程,旧的适应消失,新的适应产生,高校竞技篮球系统在这种“适应?不适应?适应”的周期变化下,为系统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因此说,高校对竞技篮球系统自组织演化的适应过程不是绝对的、完全的适应,而是一定程度上的适应,是相对的。
  5结束语
  高校竞技篮球系统自组织演化过程中,高校实现了其育人功能,促进了高水平竞技人才的全面发展,逐步探索了“教体结合”的新的模式,高校的内部环境要素协同发展,竞技能力和育人理念不断提升,原有的赛事环境已经不能满足高校竞技篮球发展的需求,促使了CUBA和CUBS两个联赛相继诞生,联赛产生后又促进了高校内部环境的变革和发展,许多高校开始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聘请职业篮球教练员执教,引入甲B,省青年队等高水平篮球运动员,同时又极大的促进了联赛水平的提升,培养了许多高水平运动员进入CBA联赛发展。现阶段,高校竞技篮球系统环境的发展迫切需要两个联赛的整合,形成CBA选秀制度,为我国篮球职业联赛输送高素质人才,当这一目标实现后,又对高校竞技篮球系统环境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进系统进一步发展。可以看出,新的适应产生后,促进了系统整体水平的提升,当这种适应不能满足系统发展的需要时,所体现出的不适应,迫使系统改革发展,形成新的适应,如此循序渐进,系统不断向前发展。(本文原刊于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12月)
  参考文献
  [1]谭晓缨.构建我国教育系统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体系的理论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6).
  [2]李培.“后奥运时期”高校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研究[J].教育研究,2009(5).
  [3]阳艺武,刘同员,黄彩虹.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演变及思考———兼论“体教结合”与“教体结合”模式[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24(3).
  [4]刘 成,王满秀,熊曼丽. CUBA与大超联赛运行机制比较研究——对我国高校竞技篮球“体教结合”的审视[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2).
  [5]曾国屏.论系统自组织演化过程[J].系统辨证学学报,1998,6(1).
  [10]张 昀.生物进化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
  范尧(1978-),男,博士,黑龙江哈尔滨人。研究方向:篮球运动教学与训练。
其他文献
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点,现代企业越来越重视绩效管理在企业的实践,然而绩效管理也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难点.本文通过对企业绩效考核实践进行总结归纳,剖析了绩效
期刊
摘 要: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之间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以及相互辩证的关系。本文立足于体育教育的实践过程,着眼于现代积极健康的生物体育观,从人的可持续发展角度来进一步认识健康教育,努力促进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之间的结合,并且积极提出它们之间结合的措施。本文意在说明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的结合是体育教育发展的潮流中不可改变的方向,从而为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的健康发展道路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健康教育;体育
摘 要:包装设计的印刷阶段在整个包装设计阶段占重要地位。如果这个阶段出现任何问题,都无法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会直接影响产品的销售,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欲。  关键词:包装设计;色彩;图片  包装设计的正稿制作阶段了,就是把我们前期完成的设计样稿,通过电脑、软件操作,变为符合要求的印刷稿,进行最后的印刷和输出,最终形成完整的包装设计作品。因此这个环节是非常重要的,无论你前期有多么好的构思,如果在印刷稿制
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占据着很大影响,其教学情况直接关乎于学生英语听力、口语表达、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各方面英语素养的发展.所以高中英语教
期刊
围绕生态宜居,加快美丽乡村提质扩面rn结合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乡镇创建,全面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发展环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从 “一处美” 向“一片美” 转型.rn重
期刊
摘 要:青年志愿者行动是新时期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综合青年志愿者行动的个体性功能和社会性功能,提出青年志愿者行动的价值导向、内化保证、自我实现等功能,探究如何充分挖掘这一资源,可以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有效地开展。(本文原刊于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12月)  关键词:青年志愿者行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项目支持:本文为上海师范大学校级文科项目“志愿者服务机制在高校
摘 要:(本文原刊于《学术界》杂志2012年12月刊)本文简要阐述了加强物资供应廉洁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从加强供应人教育引导,营造良好的物资供应廉洁文化氛围,建立健全物资供应廉洁制度,创新廉洁文化活动,不断增强廉洁文化的约束力和感染力作了浅析和探讨。  关键词:物资供应;廉洁文化;软实力  (本文原刊于《学术界》杂志2012年12月刊)中共中央在《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
计算是贯穿数学学习始终的重要环节,是数学的核心素养之一,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重要基础技能,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时代背景下素质教育的提出中,对学生进行计算能力的
期刊
相比较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探究式教学有它自身的优势,探究式教学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这种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可以有效
期刊
自从新课改实施以来,学校的课程开始重视科学探究,对于初中化学教育来说,开展探究性实验,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强化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学生的素质培养.rn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