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草坪,温柔了时光

来源 :启迪与智慧·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54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指出:“大自然、大社会是知识的主要源泉。”众多研究也表明:与幼儿相互作用的环境才是有价值的环境,才能成为促进幼儿和谐发展的环境,环境就像一位默默无闻的老师,静静地发挥着它潜在的教育价值。幼儿园里的草坪就是其中之一,它不仅对环境起到美化、保护和改善的良好作用,草坪也是孩子自主探究的主要场所。
  “遇见草坪”缘起于疫情期间老师发了两张春天和冬天的草坪照片在班级微信群里,原本是想让孩子对比观察他们不在园的这几个月草坪上的变化,话题引起了孩子的共鸣,他们聊到了在草坪上曾经发生的故事,其中有很多孩子说到了曾经在这块草坪上摔过跤。于是,老师抓住谈话中的核心问题,针对几个核心问题进行了价值分析,并预设了初步的活动轨迹。在活动中,老师和孩子一起讲草坪上的故事;探秘草坪,认识草坪上的草、了解草的特点;改造草坪,按照孩子的设想把草坪变成孩子心目中的草坪。
  一、追随问题,激发探究热情
  知识经验丰富是引发孩子探究热情的必要基础,孩子对草坪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老师在与孩子关于草坪的谈话中抓住了问题的核心,即为什么会在草坪上摔跤?什么原因会造成摔跤?这些核心问题的认知来源于孩子已有的知识经验,正因如此,孩子们讲出了在草坪上曾经发生的故事。晨晨说:“这个地不平,有坑,脚踩上去不舒服也会摔跤的,而且我发现坑里没有草。”一一说:“我知道为什么大家都会摔跤了,这里有很多的坑坑洼洼,小朋友跑的时候容易摔跤的。”婧一说:“草坪上的草太高了,绊住了脚,我才摔倒的。”婧一则记起了那时候的草很高,缠住了她的脚才摔倒的。
  在老师适时地提问引导下,孩子们还原了事情的经过,他们运用已有经验推理问题的原因,他们能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去实际寻觅,通过观察、比较的方法找出问题的原因,如找出摔跤的原因,一个是发现了草坪上坑坑洼洼,还有发现了绊脚的草,草的变化等。此时,老师的作用是引发孩子对新问题的探究兴趣。
  二、追随兴趣,拓展认知能力
  探究活动是培养孩子积极情感的有效途径之一,因为源于兴趣,孩子们是自由的、快乐的。正是在自主、开放的探究中,孩子们的认知能力才得以进一步提升。在观察草坪上的草时,一一用手扒拉着草,他揪下了一根草:“你们看,这根草长不长,肯定就是这种草绊住我们脚的,它还在长。”一一的这个发现确认了正是它让我们很多的孩子摔过跤,也确认了草的名字叫“狗牙根”,又叫“绊根草”。孩子们一下子对草坪上的草感了兴趣,舟舟说:“你们看这棵草的叶子很特别,叶子尖尖的,我能不能叫它尖叶草啊。”他们要求我把他们找到的小草拍照、识别。一一又拔起了一棵草说:“这棵草的叶子好多,还有点毛茸茸的,是不是叫毛毛草啊?”通过手机软件我们确认了它是“飞蓬”,“飞蓬?是不是会飞起来的?会不会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飞着去旅行呢?”一一猜测了多种想法。
  几位孩子都对草坪上的其他草感兴趣了,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草的外形,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和想法,他们根据草的茎、叶的特征,利用自己的经验进行推理和分析,在他们观察、讨论的过程中,老师始终没有直接告知要怎么做,而是通过他们的疑问,一点点地引导他们思考和探索,如:把孩子们找到的这些草打印出来,并搜索了它们的生长习性和生长发育,并布置在主题墙上;让孩子持续关注飞蓬长大后是什么样子的,会不会飞;引导孩子去查阅飞蓬是怎么传播的。在这些支架作用下,孩子们的探究热情不减,兴趣越来越浓,在兴趣支撑下,孩子们的认知能力得到了拓展。
  三、追随过程,提升解决问题能力
  探究活动无疑需要孩子的亲身参与,那么如何参与成了活动的重点。在一次移栽矢车菊后的观察活动中,孩子们发现矢车菊遭到了破坏,他们进行了讨论,有的认为被兔子吃掉了,有的认为被黄鼠狼吃掉了……通过推理、分析,最终得出了被人为拔掉了的结论。我抛出问题:“那接下去我们撒的种子也长出苗来了,怎么样才能保护我们的花苗呢?”孩子们想出了办法:可以做个标记提醒别人不要踩、不要拔,也可以做个篱笆围起来。
  活动中,老师尊重孩子的想法并提供机会让孩子表达和表现出来,正是有了孩子之前切身的感受,他们每一个人都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设计出自己想要的草坪图,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始终没有给孩子定下具体的结论,完全在引导讨论中定下了方案,顺利地解决了问题,充分起到了教师的支架作用。在孩子们发现矢车菊被破坏后,教师引导孩子通过自己的观察去探究和判断,他们之间有语言的交流、有思维的碰撞、有经验的分享、更有问题的解决,同伴与同伴之间有很好的互动。所以,当出现问题时,老师可以等待一下,倾听孩子的想法,在必要的时候再给予支持,这样可以让孩子形成独立思考、相互沟通、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追随成长,发展合作能力
  活动之初是老师根据孩子的已有经验和兴趣点预设一些活动,再根据孩子的实际操作情况不断调整。孩子的成长是明显的,老师及时给予了肯定,在肯定的同时老师也提出新的要求和期望,如知道别人的想法有时和自己不一样,能倾听和接受别人的意见,不能接受时会说明理由;能主动承担任务,遇到困难能够堅持而不轻易放弃等。如玮玮想到了用吊床来替代秋千,在做吊床的时候,一一和萌萌提出了要试试的要求,一一给出了如何打结的建议,萌萌听取了他的意见并进行尝试合作,最终顺利地完成了打结。
  在整个“遇见草坪”的项目活动中,孩子们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践验证等进行科学学习,我们发现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习得了相关的经验,特别是在科学领域方面,学会了观察、比较、思考、推理、分析等,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对草坪的探究中,他们积极参与、大胆表达,获得了发展。
其他文献
摘 要:对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学建构进行研究,丰富九年一贯制课堂教学建构的案例,揭示其教学建构的一般规律,本文从明“本色”,以德育课程启动教学建构;强“基色”,用常态研究促进教学建构;展“特色”,丰富教学建构的内涵等三个方面,阐述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学建构途径。  关键词:教学建构;途径;本色;基色;特色  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学建构,开展包括学科内的建构,即以课程标准为基准,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
期刊
医学论文摘要是医学科研论文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论文投送阶段,审稿人往往通过阅读摘要就大致形成了有关论文取舍的最初意见。读者也经常通过阅读摘要确定是否阅读全文。摘要虽然出现在论文的前面,但往往是作者完成论文主体写作后才动笔写的,需要真正体现和表达出论文的精华。
血压水平,既是心血管危险因素,又作为心血管风险标记,多年来始终是指导高血压治疗的目标.其依据来自大样本流行病学数据和随机对照临床治疗试验:血压水平与心血管风险呈对数线性的正相关,140/90 mm Hg(1 mm Hg =0.133 kPa)切点具有预测心血管风险较高的敏感性(80%)和较低的假阳性(20%);在收缩压降低10 ~12 mm Hg和(或)舒张压降低5~6 mm Hg显著减少心、脑血
期刊
目的 探讨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的水平与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及危险分层的关系,分析NT-proBNP对NSTE-ACS患者近期(6个月)发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 入选2009年6月至2010年9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NSTE-ACS患者231例,其中不稳定性心绞痛(UA)161例
目的 通过对原发性心脏肿瘤介导的室性心动过速(VT)治疗随访,总结心脏肿瘤介导的VT诊疗经验.方法 10例原发性心脏肿瘤介导的VT,分析临床表现、心电图特点,治疗方法并随访疗效.结果 10例患者经超声心动图、心肌磁共振或CT明确诊断.其中疑诊脂肪瘤7例,纤维瘤1例,脏层心包生殖类肿瘤和恶性淋巴瘤各1例.10例患者肿瘤生长均浸润心肌并导致顽固性VT.VT发作时心电图定位与肿瘤浸润心肌部位一致,其中左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发展,素质教育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学生的课业成绩是家长尤为关心的,但是在提高学生成绩的同时也更多地注重了学生劳动能力的培养。家庭农场模式就是培养学生劳动能力的一种创新教学方法,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可以参与社会实践,体会到获得劳动成果的快乐,并且在劳动的过程中可以认识到各种劳动工具,对以后的生活也可以起到帮助作用。所以各校领导及教师要重视家庭农场模式对学生劳动能力培养的作用,这
期刊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记忆功能的现状及血压水平对记忆功能的影响,为临床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唐山市工人医院高血压患者196例为观察组,应用英国 Rivermead康复中心设计的行为记忆测验第二版(RBMTⅡ)对患者进行记忆功能测评.应用x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检验影响高血压患者记忆功能的危险因素.结果 不同分级的高血压患者的记忆障碍的患病率及程度随着血压水平的升高而加重(x2
摘 要: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创造和谐、宽松、民主、自由、平等的学习气氛,重视信息技术的整合功能,从而把学生培养成为自主、能动、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养成主动探究物理生本实验的能力,真正做到物理生本实验课堂。  关键词:问题情境;小组合作讨论;信息技术;物理生本实验课堂  我国传统的“教学相长”理论精髓启示我们:教师和学生的相互作用是十分强烈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要进行合作交流,相互
期刊
目的 试点改革血脂检查报告单的报告方式,并评价此项改革对相关科室医生调脂治疗知识和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取自身前后对照的实验研究,以问卷调查形式,在报告单改革前后对中日友好医院调脂治疗相关科室医生(143人)进行普查,闭卷考核其对指南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了解医生对报告单有用性的评价.对相应的门诊患者进行抽样调查,了解医生处方率变化情况.结果 报告单改革后,医务人员对《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编辑同志:拜读贵刊2012年6月刊首篇“右心衰竭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一文,文中第451页体征一节中写到“Graham—Stell杂音”,我认为两英文名字之间不应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