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拉克勒斯,大力神的苦差事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hl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久前去爱丁堡郊外的霍普顿庄园参观,我被圆形楼梯四周的壁画吸引。它们出自荷兰17世纪画家菲利普·蒂德曼之手,描绘了大力神赫拉克勒斯在特洛伊的场景。赫拉克勒斯力大无穷,解救了普罗米修斯,最后升天成为奥林匹斯众神的一员。无论在英国,还是欧洲其他国家,他的形象都经常能见到。赫拉克勒斯,也就是罗马神话中的赫丘利,对西方文化影响巨大,身影遍布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

鲁本斯钟爱大力神


  位于比利时安特卫普的鲁本斯故居,是这位名畫家最钟意的住宅。他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在那里度过。故居内陈列着多座赫拉克勒斯雕塑。显然,赫拉克勒斯是鲁本斯的宠儿。这一点还体现在鲁本斯的油画创作中,他画了无数幅以赫拉克勒斯为主题的油画。
  赫拉克勒斯是宙斯与凡间女子的孩子,生来就被天后赫拉排斥,天后作梗,让他杀死了妻子和孩子。他没有一蹶不振,而是甘愿受罚,历经十二项苦差赎罪。他的第一件苦差是为欧律斯透斯国王找来涅墨亚巨狮的兽皮。鲁本斯的作品《赫拉克勒斯和涅墨亚狮子》画的正是这件事。画中,赫拉克勒斯和涅墨亚巨狮正在搏斗,赫拉克勒斯的左脚踩在一只老虎身上,双手竭力遏制住狮子的头,任凭猛兽的利爪刺进自己的皮肤。赫拉克勒斯最终获胜,将狮皮制作成披风披在肩上,后来狮皮成了赫拉克勒斯的标志。在很多古希腊瓶画或雕塑中,人们能够很容易识别出大力神,原因就是他披着狮皮。
鲁本斯作品《赫拉克勒斯和涅墨亚狮子》。
鲁本斯作品《赫拉克勒斯和地狱犬》。

  鲁本斯的油画《赫拉克勒斯杀死赫斯珀里得斯花园的龙》呈现的是赫拉克勒斯斩杀恶龙的场景,这是大力神的另一件苦差——杀死护卫花园的龙,摘取能让人获得永生的金苹果。《赫拉克勒斯和地狱犬》也是鲁本斯画的苦差主题的作品。画中,大力神和守卫冥界的地狱犬刻耳柏洛斯争斗。赫拉克勒斯不仅能下地狱并平安归来,还成功带回了地狱犬。
  和前几幅作品大相径庭的是,在《喝醉酒的赫拉克勒斯》中,鲁本斯把这位希腊神话中的第一英雄画成了一个醉醺醺的胖汉子。画中的赫拉克勒斯没有在英勇搏斗,而是借酒放纵,不能自已。他那强壮的身体靠在萨蒂尔身上,而萨蒂尔原是酒神的随从。此刻,大力神失去了艺术家们通常赋予他的英雄气概。不过,这幅画恰恰体现了鲁本斯固有的风格。他的作品色彩鲜艳,充满活力和动感,并将佛兰德斯画派的现实主义风格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主义特点相结合。
鲁本斯作品《喝醉酒的赫拉克勒斯》。

  鲁本斯的画作《赫拉克勒斯的狗发现了紫色》,描述了古希腊紫色染料的由来。传说赫拉克勒斯打算向仙女泰罗求爱。他带着狗去找她,正沿着海边走时,狗突然咬了一只海螺,狗嘴被海螺血染成了紫色。后来,泰罗很喜欢这种紫色,并要赫拉克勒斯送她一件同颜色的长袍。这种紫色就是传说中的推罗紫。
  法国卢浮宫收藏有鲁本斯的画作《赫拉克勒斯和翁法勒》,这幅画呈现的是赫拉克勒斯给一位叫翁法勒的女王当奴隶的故事。鲁本斯带着对大力神的钟爱,讲述着他的故事。

《赫拉克勒斯升天》很常见


  在欧洲艺术界,赫拉克勒斯升天是艺术家们经常表现的主题,常见于天顶绘画。其中,最著名的一幅绘于凡尔赛宫。凡尔赛宫殿主楼二层东北角与北翼的连接处是赫拉克勒斯厅,得名于厅内天顶画《赫拉克勒斯升天》。它面积达370平方米,是所有厅中最大的。
  这幅巨大的天顶画是法国洛可可风格画师弗朗索瓦·勒莫因的作品。勒莫因一度被认为是17世纪法国宫廷画家,被路易十四称为“有史以来法国最伟大的艺术家”的画师夏尔·勒布伦的衣钵传人。勒布伦为凡尔赛宫画了大量壁画和天顶画,原本将《赫拉克勒斯升天》定为镜厅的天顶画,但后来改变主意,选择了体现路易十四赫赫战功的画作。半个多世纪后,比勒布伦小69岁的勒莫因决定重拾这个被前辈放弃的主题,希望以此和前辈装饰的镜厅相媲美。
  1736年,在耗时3年之后,勒莫因几乎凭一己之力完成了这幅480平方米的天顶画。画中包含的人物形象达142人,描绘的是天神宙斯、天后赫拉和女儿希比在奥林匹亚山一起迎接赫拉克勒斯的场景。英勇无畏的赫拉克勒斯屹立在战车之上,接受宙斯的祝福,这是他由凡人升天为神的重要时刻。画中诸神包括战神马尔斯、海神波塞冬、黎明女神欧荷伊和彩虹女神伊利斯等。整幅画气势磅礴,蔚为壮观。然而,这幅画作并非直接画到天顶上,而是先画在画布上,再将画布贴到天顶上。这种创作方法饱受争议。遗憾的是,勒莫因在完成这幅巨作的6个月后,自杀身亡。
  艺术史上,另一幅同样重要的《赫拉克勒斯升天》出自艺术家詹多梅尼科·提埃波罗之手。这幅作品由提埃波罗和父亲共同为西班牙国王查尔斯三世创作,目前收藏于西班牙的提森·博内米萨博物馆。画的中心人物是赫拉克勒斯,他坐在由4个半人马牵引的战车里,身披狮皮披风,手中握着象征大力神的棍棒。赫拉克勒斯注视着半人马涅索斯,一个带翅膀的仙女正将花冠戴到赫拉克勒斯的头上。英雄的随从中有一位是菲墨女神,她是名誉和名声的化身,她正吹着喇叭,向世人宣布这个重要的信息。画中有赫拉克勒斯之柱,上面刻着铭文“Non Plus Ultra”,意为“此处之外,再无一物”,表示这里是世界的尽头。这个柱子象征赫拉克勒斯的第十件苦差,即牵回巨人革律翁的牛群。革律翁住在大地的最西端,赫拉克勒斯抵达后发现那里有一个极窄的海峡,于是,他在海峡两岸竖起两根巨大的石柱,这也是直布罗陀海峡的由来。这幅作品用赫拉克勒斯象征当时的执政者,歌颂西班牙的君主统治。这幅充满政治寓意的油画在当时非常罕见。
凡尔赛宫内天顶画《赫拉克勒斯升天》
艺术家詹多梅尼科·提埃波罗的作品《赫拉克勒斯升天》。

  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以哈姆雷特的口吻提到赫拉克勒斯:“让赫拉克勒斯做他想做的事情,猫会喵喵叫,狗也会有走运的那一天。”

文學创作的源泉


  2000多年来,赫拉克勒斯的故事给很多作家、剧作家和诗人带来灵感。早在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作家赫西俄德就创作了长篇叙事诗《赫拉克勒斯之盾》,对大力神的盾牌进行了出神入化、空前绝后的描写。但也有人认为该诗篇是经由无数行吟诗人反复修订后完成的。古希腊悲剧作家欧里庇得斯以赫拉克勒斯为题材,创作了《赫拉克勒斯的儿女》和《疯狂的赫拉克勒斯》,前者歌颂雅典人民舍己救人,后者揭示因王后赫拉的嫉妒而导致的悲剧。
鲁本斯故居内陈列的赫拉克勒斯雕塑。

  莎士比亚也对大力神情有独钟。他在《哈姆雷特》中几次以哈姆雷特的口吻提到赫拉克勒斯。比如,哈姆雷特说:“让赫拉克勒斯做他想做的事情,猫会喵喵叫,狗也会有走运的那一天。”“可是他一点不像我的父亲,正像我一点不像赫拉克勒斯一样。”1599年,莎士比亚创建的环球剧场招牌上画的正是古希腊英雄赫拉克勒斯。他用双手托着地球,下方用拉丁文写道:全世界都是剧场。如今,环球剧场的柱子也以大力神命名。这些“赫拉克勒斯之柱”均以400多年历史的橡木手工雕制而成。托马斯·莫拉雷斯是西班牙裔诗人,他对大力神的喜爱体现在其作品《大力神的玫瑰》中。
  美国旅行作家保罗·索鲁也同样迷恋于赫拉克勒斯的传说。他从直布罗陀的“赫拉克勒斯之柱”出发,绕着地中海旅行一周,最终抵达数英里之外的另一根“赫拉克勒斯之柱”。这一旅程长达一年半,其间他以汽车、火车或轮渡为交通工具,走冷僻路径,体验当地人的生活。他将这一路的经历写成了《赫拉克勒斯之柱》。
  赫拉克勒斯坚强勇敢,百折不挠,忍受了赋予他的所有苦难,即使升天成神后,依然是一名勇敢的战士,继续惩恶扬善。鲁本斯的画作让赫拉克勒斯的传说流传更广了,《赫拉克勒斯升天》的盛景揭示不屈的抗争终会有回报,受赫拉克勒斯影响的文学作品也不胜枚举。这位英雄的故事启示世人:生命之花只在不懈的奋斗中绚丽绽放,只要不屈服于命运,拥有勇敢和坚强的心灵,必定会拥有希望。
其他文献
平常,作者写一本书,出版社编个集子,总喜欢找名家写篇序,以广作品的流布,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我就爱看序。每每徜徉书店、报刊门市部,总要浏览一番图书、刊物上的序或前言、后记。自己买书,也总要先看看有无序或前言、后记,再要看看是谁写的。如果是自己平时敬重的老前辈或名家、权威写的,更是爱不释手,多半是要买下来的。  然而,最近,我却对序的传统观念有了一点变异。这是看了几篇序而引起的。一篇是王蒙同志给《短
曲论初探》(上海文艺版)是赵景深先生继《明清曲谈》、谈曲小记》、《戏曲笔谈》之后的又一读曲笔记。作者对散见于古代随笔杂著中的戏曲理论,多年来辛勤梳剔,变死书为活书,从中勾沉出不少珍贵的东西,丰富了我国古典戏曲理论的宝库。作者还曾多方搜求海内孤本。如一九五四年,他由墨遗萍处得知消息,不顾年老体弱,亲自到山西万泉县白帝村一位孙姓老艺人家中,从废纸中抢救发现了《三元记》、《黄金印》、《涌泉记》、《包公私
评王蒙《莫须有事件——荒唐的游戏》    我们的世界是如此庞杂,到处有尖锐的对立,到处有奇妙的统一。善善恶恶,真真假假,相互交织而又相互作用。……蓦地,恶战胜了善,是非仿佛整个地颠倒过来。  于是,我们真正陷入了惶惑之中——    周丽珠:她拥有正义和公理,但是她的结局却以悲剧的形式出现    周丽珠是一个气质平平的女性,心地善良但却过于懦弱。她需要的乃是生活的一种安全感。  可是,命运改变了她的
不久以前,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马洪、孙尚清同志主编的《中国经济结构问题研究》。这本书分上、下册,六十多万字。发行后,受到读者的欢迎,很快就已销完。一本比较专门的经济学著作能够受到相当多读者的重视,这反映我国读者出于对“四化”的热忱,关心经济论著,特别是这方面有新意的著作。我曾经参加本书的一些工作,了解一些情况,这里应一些读者的要求,介绍一下编写这本书的经过,谈谈我们的体会。  为什么要在现在编写这本书
中国抗战文学国际座谈会曾于一九八○年六月十六日至十九日在巴黎召开,应邀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荷兰、意大利、法国、新加坡、香港等地作家、学者一百数十人,宣读论文三十篇。目前,由出面邀请并主持、接待的辛格·波利尼亚克基金会(LaFonda-tionSinger-Polignac)将全部在座谈会宣读的论文汇编成集,以十六开本、四○二页、优质纸印成一厚册出版。  或许
《一千○一夜》是古代阿拉伯文学的宝,现在几乎全世界每一个国家都有该国语言的译本,《一千○一夜》对各国文学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我从小就喜欢这本书,记得小学三年级时,看到一本旧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儿童故事书,讲的就是黑檀飞马的故事,这故事把我迷住了。后来姐姐告诉我:“那是《天方夜谭》里的一个故事罢了,《天方夜谭》里这类奇妙的故事还多着呢。”可是当我拿起《天方夜谭》,却被它印得密密麻麻的细字吓坏了,这么厚一
(左右结构,“纪”字的左部分加“巂”字)    五十余年前,湖北蕲春黄季刚先生侃,甫由日本游学归国时,曾铅印所作《华词》一小册,收词约二百首左右。卷端有汪东序文,首称“黄生大弟……”云云。除分赠友好外,并在武昌发售,大概印数不多,未久即罄。  此集均系艳词。先生宗法李煜,颇有所得,工力亦佳,与纳兰性德略相仿佛。我所得一本,早经兵燹毁失,补购未得。只记得其中一词有三句云:“知有飘零,毕竟飘零,便是飘
黑格尔《历史哲学》第一部第一篇在谈到中国的文武官员和科举制度时,有下面这样一段话:“……据说‘满大人’还有极高的诗才。这一点我们自有方法来判断,特别可以引证亚培·累睦扎所翻译的《玉娇李》或者《两个表姐妹》;那里说起一位少年,他修毕学业,开始去猎取功名。”这段译文见于商务印书馆一九六三年新一版王造时译本第169页(三联书店版同)。文中的《玉娇李》显然是《玉娇梨》的误译,而《玉娇李》和《玉娇梨》是产生
党国英  关心政治的人每年这个时候都会听到一个词——“一号文件”,这是中央一号文件的简称,原指中共中央每年发布的第一份文件,现在已经成为中共中央、国务院重视农村问题的专有名词。  2月21日,《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正式颁布,这是新世纪以来中央连续颁布的第十八个聚焦“三农”(农业、农村、农民)的一号文件。近日,国家乡村振兴局也正式挂牌亮相。在全国两会即将到来之际,“三农”
读《费巩传》随想    收到副题为“一个爱国民主教授的生与死”的《费巩传》,一边细读,一边沉思。费先生殉难已快三十七周年了。  费先生慈眉善目的脸庞,温文尔雅的仪容,回想起来,就觉得一片温暖;费先生从善如流、疾恶如仇的品德,至今仍能给人以鼓舞督促的力量。而他竟遭到残杀,死得如此凄惨。在无可奈何之中,只有默默诵念“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来自我慰勉。  仅仅就这一点来说,《费巩传》的撰